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2010年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为契机,通过对镇江市城镇成年人进行体质健康抽样调查,依据社会分层理论对镇江市测试成年人群进行分组,对不同阶层成年人体质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镇江市不同社会分层成年人的体质健康状况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现场调研、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镇江市企事业单位职工参加体育健身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对影响镇江市企事业单位职工体育健身的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地、客观地分析。据此,提出了一些适合镇江市企事业单位职工体质特征的科学健身方法,进而为全面提高镇江市企事业单位职工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法、现场调研法、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镇江市企业单位职工参加体育健身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对影响镇江市企业单位职工体育健身的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客观的分析。据此,提出了一些适合镇江市企业单位职工体质特征的科学健身方法,进而为全面提高镇江市企业单位职工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姜淼淼 《冰雪运动》2015,(2):59-61,79
研究冬季体育教学干预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对冬季体育健身功能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探讨冬季体育教学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科学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体质与健康的含义和关系,阐述了冬季体育教学内容、方法及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干预的实效性,指出冬季体育教学干预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积极影响和存在的问题,从建立科学化的冬季体育健身课程教学体系,加强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科学指导,探索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冬季体育教学创新等方面,论述了充分发挥冬季体育教学干预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根据镇江市20-59岁成年人体质监测结果,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法,对镇江市成年人体质状况进行内部比较分析,研究和探讨了镇江市成年人体质的特征和变化规律,为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体质下降的现实困境与大学生体质与健康促进服务体系构建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大学生缺乏完整的健康知识理论体系和大学对体质测试漠视是大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完善大学生体质与健康促进的制度保障,建立大学生体质与健康促进的支撑平台,是促进大学生体质与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的主要方面。同时,大学生体质与健康促进体系的构建要达到服务对象全面化,兼顾不同体质水平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7.
李恒山 《体育世界》2007,(11):65-66
根据2005年镇江市20-59岁成年人体质监测结果及问卷调查情况分析,探讨影响镇江市成年人体质健康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巩固和促进镇江市成年人全民健身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高校实施对现代女大学生健康促进的影响,本文对华中师范大学1 217名女大学生进行了体质监测和问卷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依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1 217名女大学生体质的不及格率仅为1.64%,及格的女大学生体质状况呈现显著的分层;女大学生对体质测试结果的理解和应用程度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法,对镇江市的大学生进行了健康意识、健康含义、对一般疾病的态度、体育锻炼目的、对早餐重视的程度及饮食规律等进行了调查总结,提出了增强大学生健康意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周玲莲 《精武》2012,(33):90-91
文章以体质健康信念对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为中心话题,主要探讨分析了体质健康与体育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女大学生体质健康信念的测量、强化女大学生体质健康信念与健康行为的干预等相关问题。通过这样的调查、探讨与研究,能够较好的评估体制健康测评对激励大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影响力,能够为在学收体育教育中,运用体质测评促进健康行为的教育、干预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河南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体育锻炼习惯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质受环境、营养、医疗卫生、体育锻炼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提高的效果是其它影响因素所不能替代的.河南省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有喜有忧,体育锻炼是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在深入了解大学生体质自评水平和认知程度的基础上,探讨健康危险行为对大学生体质自评水平的影响,研究大学生体质自评状况与自我健康维护、健康支持环境之间的关系。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式,对2 096名大学生进行体质自评水平和健康危险行为调查,分析具有不同健康危险行为大学生的体质自评状况的差异。体质自评为很好、好、一般、差的大学生分别占调查人群的28.2%、43.1%、25.3%、3.4%。年龄、生源地、专业、学业阶段等基线信息以及自我健康维护、健康支持环境等客观因素均影响大学生的体质自评状况。特定危险因素和大学生体质自评状况显著相关,且危险因素的聚集可明显降低大学生的体质自评水平。大学生的体质自评能力亟待培养,其对自我体质水平的认知和体质维护行为存在明显的错位。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提高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学生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课余生活方式的调查,并对大学生体质、体能与健康指标进行测试分析,揭示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为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康奈尔医学指数(QvⅡ)>中M-R部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利用主成份分析法提取心理因子和三级模糊评判模型对大学生体质健康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精神病、焦虑、抑郁为代表的"个性特征"因素和以强迫、人际敏感、偏执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因子.通过模糊三级综合评判方法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动态分析表明,心理对体质健康的影响大于体质健康对心理的影响,由此可知有目的地引导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健康的整体提高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朱俊荣 《体育世界》2010,(3):118-120
本文是在重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健康重庆”的决定》的基础上和我院近几年来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健康体质调查研究,分析我院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与全国大学生和重庆市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找出我院大学生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各方面的差距。及时把握我院大学生健康状况,为建设“健康重庆”和深化我院体育教学改革,改善我院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体育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调查法和实验法,对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与其体质健康状况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了解体育生活方式与体质健康的关系,并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身体自我认知及健康行为管理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体质健康等级综合评价、身体自我认知、健康行为管理调查等方法,对深圳大学271名学生进行了测评及调查,结果显示:不同体质健康等级大学生对身体自我认知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客观性。体质健康优秀组的学生在身体的自我认知和健康行为管理上优于等级较低的大学生;男女大学生在身体自我评价中的性别差异,随着体质健康等级的提高逐步缩小并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参与体育课程改革的班级的学生体质变化的特征,了解体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为大学生健康管理及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实践数据参考.方法:以辽宁科技大学2014、2015级公共体育课学生为实验对象,严格按照“全国大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手册”对研究样本进行体质测试,现场收集样本数据.对所得数据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与统计分析.结果:体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能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大学生体质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发展,将安徽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全国大学生的平均水平进行横向及纵向比较,研究存在差异的具体原因,为有效遏制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发展趋势,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深化现阶段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大学生体育意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杨德荣 《精武》2014,(36):64-65
随着全面健身计划的大力推出,大学生身体素质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现代化建设中,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未来接班人,他们的体质健康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是保障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大学教育过程中,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是衡量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关键所在,与高校长远发展有着紧密联系。该文根据相关调查和资料分析,得出近年来大学生体质的现状,对大学生体质测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大学生体质测试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提高大学生体质测试数据有效性的相关对策,以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