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今天是南昨天奠定的;明天将取决于今天的成果,最终要实现人生的理想目标。电学实验中也是这样进行的,没有第一步的基础,就没有第二步,同样三步都走好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我们就来看一下这实验三步曲。  相似文献   

2.
<正>亲爱的女儿:在这个万籁俱寂的午夜,我提笔给你写这封信。我想对你说:不要让昨天的雨淋湿今天的行装,不要总在回忆里徘徊,向明天问个好。从你呱呱坠地的那一刻,我便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与向往。看着你熟睡的脸庞时,我总在想象、构思着明天的生活;你走路时、牙牙学语时、玩耍时……每时每刻,我都觉得很幸福!因为有你,我总期待着明天。  相似文献   

3.
一、“五步十字”教学模式的提出 新世纪、新时代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同时也将会带来许多新的机遇:新课程改革迫在眉睫,2004年下半年新课改实验将首先在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四省区全面铺开,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新课程要求有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因为“我们不能为明天的生活做准备,那么我们明天就只能生活在今天的世界里”。  相似文献   

4.
综观今天的儿童教育,存在着两种迥然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一种是"明天"教育观,一种是"今天"教育观. 所谓"明天"教育观,是认为教育的价值在于未来,今天所受的教育,是为了明天的收获.例如,当孩子不认真学习时,很多家长都习惯用这样的话来教育孩子--"今天你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考上好大学.""今天你要好好读书,将来才能找个好工作."类似这样的话语,其实就是一种"明天"教育观的体现.正如斯宾塞所言,教育是为了明天更好的生活.为了明天的幸福生活,今天的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去接受那些对其未来发展最有价值的知识,今天教育的成功与否有赖于明天生活的检验.在这种教育观下,儿童一辈子似乎都是在为了所谓"明天的彩排".  相似文献   

5.
莫建明 《师道》2008,(11):45-45
教育一直在面对一个天然的挑战: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孩子过明天的生活。我们知道,昨天的知识只有被重新注入新的内涵,才有可能用来教今天的孩子;即使把人类的知识都教给了今天的孩子,也不等于就教会了他们过明天的生活,尤其是过明天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6.
明天     
“明天”,首先是实际的。清晨最迟七时必须“离家出走”,汇入车流中,那是一场车技大比拼,左冲右突奔向前,避过了迟到的危险,才坐在教务室里擦把汗。两三节课讲完后,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桌自叹息。备课,批改,听课,讨论。与个别学生唇枪舌战,和家长交谈通话。搞活动,迎检查,做评比……这就是等待教师的明天,单调、繁琐又忙碌的明天。“明天”,却又充满着理想和希望。今天想到的,明天要付诸实践;今天绘制的蓝图,要从明天开始,一步一步变成现实。在一个个五彩缤纷的明天中,教育事业的脉搏在激烈地跳动着;在一个个平凡美…  相似文献   

7.
"妈妈,开门,有好消息!" 伴着上楼欢快的脚步声,我知道女儿今天心情不错. "什么好消息啊,这么激动?"我问. "特大好消息,明天不用上学!"女儿激动得小脸都涨红了.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天地》2009,(10):39-41
哲学家说,每个人都生活在当下。历史学家说,人类的每一个脚印都遁入历史的河流。而诗人满怀激情地吟唱:张开手臂,让我们迎接美好明天!是啊,昨日也许失落,今天也许迷茫,明天一定会焕然一新;过去经历灾难,今天还有危机,明天一定会春光明媚。明天是什么?明天是理想,是希望。  相似文献   

9.
作文与憧憬     
憧憬是想象中的一种,它经常出现在各类文章的写作中. 所谓憧憬,就是对未来的向往,包括理想、追求、志向、愿望等.哲人说,人是生活在今天而“怀有明天的身孕”,这“身孕”就是对明天的向往,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今天的生活总有诸多的不满意,总希望明天变得更好.所以健康的生活都是怀有憧憬的,以对未来的憧憬指引今天的生活,给今天的生活以力量,赋予今天生活以意义.心理学指出,“对生活不怀憧憬的人,不可能看到未来的远景,因而他就会成为一个鼠目寸光的人”,得过且过,感到没奔头,生活枯燥无味.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学习》2009,(12):44-46
哲学家说,每个人都生活在当下。历史学家说,人类的每—个脚印都遁人历史的河流。诗人则满怀激情地吟唱:张开手臂,让我们迎接美好的明天!是啊,昨日也许失落,今天也许迷茫,明天一定会焕然一新;过去经历灾难,今天还有危机,明天一定会春光明媚。明天是什么?明天是理想,是希望,明天是我们大显身手的舞台,是我们奋发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同学少年》2009,(12):57-57
哲学家说,每个人都生活在当下。历史学家说,人类的每一个脚印都遁入历史的河流。而诗人满怀激情地吟唱:张开手臂,让我们迎接美好明天!是啊,昨日也许失落,今天也许迷茫,明天一定会焕然一新;过去经历灾难,今天还有危机,明天一定会春光明媚。明天是什么?明天是理想,是希望,明天是我们大显身手的舞台,是我们奋发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2009,(11):30-31
哲学家说,每个人都生活在当下。历史学家说,人类的每一个脚印都遁人历史的河流。而诗人满怀激情地吟唱:张开手臂,让我们迎接美好明天!是啊,昨日也许失落,今天也许迷茫,明天一定会焕然一新;过去经历灾难,今天还有危机,明天一定会春光明媚。明天是什么?明天是理想,是希望,明天是我们大显身手的舞台,是我们奋发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女儿上科学课,让我帮忙的时候也多了,今天要我准备这,明天又要我准备那。一开始,我总是说:“你已经长大了,上课需要什么,要学会自己准备。”女儿从我这里寻求不到“帮助”(任务转移),就很少在我面前再提准备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14.
哲学家说,每个人都生活在当下。历史学家说,人类的每一个脚印都遁入历史的河流。而诗人满怀激情地吟唱:张开手臂,让我们迎接美好的明天!是啊,昨日也许失落,今天也许迷茫,明天一定会焕然一新;过去经历灾难,今天还有危机,明天一定会春光明媚。明天是什  相似文献   

15.
<正>面对渐渐长大的女儿,著名作家叶兆言常处于爱恨交织当中。一方面,他一直用自以为是的"理论"管教女儿;另一方面,女儿在潜意识里与父亲进行着抗争。有一天,叶兆言看到了女儿出国前的日记,在震惊之余开始反省自己。女儿的心灵日记当年,16岁的叶子作为交流生,要去美国读书一年。出国前,叶兆言夫妇总被一种紧张的情绪包围着,今天想买这,明天要买那;可女儿呢?喊她干什么,她都当耳旁风,每天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学习》2009,(11):44-46
哲学家说,每个人都生活在当下。历史学家说,人类的每—个脚印都遁人历史的河流。诗人则满怀激睛地吟唱:张开手臂,让我们迎接美好的明天!是啊,昨日也许失落,今天也许迷茫,明天一定会焕然一新;过去经历灾难,今天还有危机,明天一定会春光明媚。明天是什么?明天是理想,是希望,明天是我们大显身手的舞台,是我们奋发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初中生学习》2009,(10):45-47
哲学家说,每个人都生活在当下。历史学家说,人类的每一个脚印都遁入历史的河流。诗人则满怀激隋地吟唱:张开手臂,让我们迎接美好的明天!是啊,昨日也许失落,今天也许迷茫,明天一定会焕然—新;过去经历灾难,今天还有危机,明天—定会春光明媚。明天是什么?明天是理想,是希望,明天是我们大显身手的舞台,是我们奋发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虎姑婆     
乔丹 《课外生活》2014,(7):71-73
很久以前,在山里头住着一户人家,爸爸已经去世了,剩下妈妈带着三个女儿,虽然不富裕,却也过着快乐的日子。有一天,妈妈说:“明天是外婆的生日,妈妈要去给她老人家拜寿。今天,我们可要忙啦,要准备寿桃、寿面……乖女儿,你们会不会帮忙呢?”  相似文献   

19.
善于把握今天,而把美好留给明天。这就是作者的发现,也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把握的“度”。作者在文章开头就以老师布置作业时说的一个笑话,来阐述明天可期待,但今天更是需要把握住才有明天的幸福。作者在论述把“幸福留给明天”、“把轻松留给明天”、把“浪漫留给明天”和“把收获留给明天”这几个层次时,能正反互补,简明扼要,主题突出,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所启发,去思索明天的美好。作者强调“留给明天”,并不是消极等待明天,而是要积极创造明天,也就是要把握住今天。为此,作者从生活实际出发,从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谈起,积极解决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许兴亮 《教育》2015,(9):11
欣逢教育改革的盛世,近年来",高效"课堂改革轰轰烈烈,如火如荼。今天先学后教,明天只讲4分钟;今天一个"三环六步",明天就有个"二段十环";今天一个讲学稿,明天就有个"循环式"……真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台!然而,课堂背后学生学习的高效与否,实在令人忧虑。"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追求课堂的高效益。这本无可厚非,但深度透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高效课堂,不难发现,在关注学生表现力的同时,课堂表演作秀之风愈演愈烈。笔者曾多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