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敏和李讷     
唐若雨  华丽 《档案时空》2007,(11):25-26
毛泽东借用<论语·里仁>中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话,为他的两个女儿取名李敏和李讷.是希望她们成为少说空话,多做实事的人.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借用《论语·里仁》中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话,为他的两个女儿取名李敏和李讷,是希望她们成为少说空话,多做实事的人。  相似文献   

3.
在毛泽东主席诞辰114年前夕.我参加了一位老朋友儿子的婚礼。这引起了我对毛主席派我当“娘家人”.去参加毛主席女儿李讷婚礼的回忆。它是我一生参加的最深刻、 最平凡而又最有意义、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一次婚礼。  相似文献   

4.
李讷探监     
纪实长篇《"四人帮"兴亡》是作者花了二十多年时间完成的长篇新著。全书共25章、180万字,分上、中、下三卷,是关于"文化大革命"的重要史著。江青晚年,她的唯一的直系亲属是女儿李讷——毛泽东和她所生的女儿。李讷获准一次次前去探望江青。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参加了一位老朋友的儿子的婚礼.这引起了我对在毛主席办公室工作时的一段回忆.毛主席曾派我当"娘家人",去参加他女儿李讷的婚礼.这是我一生参加的最平凡却最有意义、最值得自豪、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婚礼.  相似文献   

6.
收到南京大学张志强教授赠送的《20世纪中国的出版研究》一书已有一年多,由于和本行有关,所以想细读之后再写点读书笔记,不料一拖就是数月,实在愧对这位讷于言而敏于行的青年学者。进入正题之前,先说点题外话。笔者从书店练习生起步,痛感根底浅薄,因此只能利用一切时间多学习。灯下静思,人生有限,知识无涯。人的一生能读多少书?粗算一下,如果从六岁开蒙到八十岁,每天读两万字(实际上十六岁以前难以做到),也就是五亿多字,还不到三套《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容量,实在非常有限。为了弥补知识的“黑洞”,只能找窍门快读。笔者曾请教一位大型出版社…  相似文献   

7.
过去一说起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从中共“一大”到“五大”连任五届的总书记陈独秀,就说他是造成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罪魁祸首,是“托派”,并被开除了党籍。他的名字一直只能排在中国共产党里的坏人之列,绝不能和毛泽东等其他领导人并提。因此,有人称陈独秀问题是中共历史上的第一大案。可是,今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开幕的前一天,即3月2日,新华社发了一条新闻———《全国政协委员有五十余位名人之后》,新闻列举的名单第一部分是“已故中共领导人之后”,其中有毛泽东的两个女儿李敏和李讷,邓小平之子邓朴方、之女邓楠等人,也有陈独秀之孙女陈红。陈独秀终于堂堂正正又归入了中共领导人的行列。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一生,前后有十个儿女,除后来众所周知的毛岸英、毛岸青、李敏、李讷外,其余六人早年不幸夭折或失落.而这六个孩子中,除毛岸龙是杨开慧所生外,其余五人均为贺子珍所生,然而活下来的,却只有一个李敏.  相似文献   

9.
彭波 《传媒》2011,(12)
“黑马”,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注释为“实力难测的竞争者或出人意料的优胜者”,是个透出儿分冷峻色彩的褒义词.其所形容的对象大多“讷于言,敏于行”,行事低调、不爱宣扬,但却常有创新之举、惊人之事.用这一词汇形容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笔者不能确信一定准确,然而纵观浙报发展的62年,它溶于骨血的性格基因与每一次取得的工作业绩,却与“黑马”一词遥相呼应.1949年,它的前身浙江日报社诞生;2000年,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成为浙江省第一家、全国第八家报业集团……此后,它在报业发展的诸多领域屡屡突破,几次漂亮的“战役”奠定了在传媒江湖中的重要地位.2010年,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终点;2011年, “十二五”规划的起始元年.二者对于中国的发展皆是重要的历史节点,之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更是充满了挑战、创新、奇迹与希望.笔者截取了这两个特殊年份的两个时间点,起于2010年9月3日止于2011年10月31日,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中,浙报借壳“白猫”,创下A股奇迹;继而招兵买马,吹响进军全媒体的号角.两件大事接连发生,彼此呼应、彼此助力,使得“浙报现象”再次成为今冬传媒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瀑落云山外,月入古松间”,月色溶溶,古松挺立,山高云淡,瀑声依稀,这是一幅苍劲幽远的《苍劲图》,当你走进某部工作接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幅王巨亭早期的作品。王巨亭,现任引515部队政治处主任,朴素、谦和而平易近人的外表和普通人没有任何区别,但他却是国内外知名画家。王巨亭敏于行而讪于言,感悟力极强,好沉思,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锣鼓、唢响、京胡他一学就会,而最让他”动心的是大自然的无穷造化,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展现出无尽美的色彩。他用画笔画心中所想,眼中所见,大人见了部喷喷称奇。王巨序取得了…  相似文献   

11.
胡耀邦(1915-1989)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市中和镇苍坊村,从小参加革命,是大家熟知的“红小鬼”.他与长他22岁的毛泽东相识相交近半个世纪.毛泽东曾经多次亲手指点他如何工作,当面给了他无数的教诲.可以说,毛主席对他既有师恩,又有知遇之恩. 胡耀邦第一次见毛泽东 1927年9月16日早晨,整个文家市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文家市人民奔走相告;“共产党的军队来了!”“毛委员来了!”  相似文献   

12.
林英 《档案天地》2004,(1):30-33
毛泽东的一生,前后有十个儿女,除后来众所周知的毛岸英、毛岸青、李敏、李讷外,其余六人早年不幸夭折或失落。而这六个孩子中,除毛岸龙是杨开慧所生外,其余五人均为贺子珍所生,然而活下来的,却只有一个李敏。  相似文献   

13.
“乔木是个人才”,毛主席说。对于胡乔木来说.一生中最重大的事件是成为东泽东的秘书。从此,毛泽东深刻地影响了他。胡乔木后来成为“中共中央一支笔”,也正因为他长期工作在毛泽东身边……笔者请胡乔木夫人谷羽回忆,胡乔木是怎样来到毛泽东身边的?谷羽指着坐在一侧的女儿木英说道:  相似文献   

14.
林英 《兰台世界》2004,(2):28-31
毛泽东的一生,前后有十个儿女,除后来众所周知的毛岸英、毛岸青、李敏、李讷外,其余六人早年不幸夭折或失落。而这六个孩子中,除毛岸龙是杨开慧所生外,其余五人均为贺子珍所生,然而活下来的,却只有一个李敏。  相似文献   

15.
三、关于“七君子案”的报道1.新闻工作者的历史抉择对三十年代中外瞩目的“七君子案”,《立报》曾利用报刊能使用的各种手段,做了突出而持久的报道,起到了一个报纸在历史上应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新闻思想发轫于本世纪20年代,全面形成于40年代延安时期,新中国建立以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有了重大发展。这是毛泽东新闻思想演进的“三部曲”。我们在前面两篇分析毛泽东新闻思想形成的文化氛围时指出。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新闻观点,曾先后不同程度地给予年轻的毛泽东以影响,他是从习练“康梁体”,追求“报馆味”而踏上新闻工作道路的。对祖国命运的关切,对“唤起民众”的责任,是青年时代毛泽东铭诸肺腑、萦怀心头的头等大事。他  相似文献   

17.
1967年1月,刘少奇在“文革”中被“打倒”之前,曾与毛泽东见过最后一面。毛泽东在谈话中要刘少奇“好好学习”,并推荐他读几本书,其中有两本外国书是西方哲学的著作,一是“海格尔的《机械唯物主义》”,一是“狄德罗的《机械人》”。刘少奇当时曾要身边的工作人员查找这两本书,但未找到。“文革”结束后,人们从毛泽东的“菊香书屋”到北京各大图书馆到处搜寻,亦终无所得。  相似文献   

18.
新闻摄影的优势在于凝聚最新的瞬间形象。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是记者为之追求的目标。1995年4月15日(傣历新年),在美丽的西双版纳,我成功地拍摄了“李讷欢度泼水节”的一级新闻照片,《都市周末》、《云南日报》周末版、《东陆时报》、《中国妇女报》等多家报刊采用(转载)后反映较好,成为我这个文字记者发挥新闻摄影优势的一次有益尝试。这次采访是必然中的偶然。4月15日上午,正在西双版纳军分区采访的我,获悉毛泽东主席女儿李讷和她的丈夫王景清以及毛泽东主席当年的秘书张玉凤,将于下午来军分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庆祝傣历新年主…  相似文献   

19.
文摘     
全国政协委员中的名人之后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的2200多位委员中,有50多位名人之后的名人。其中包括毛泽东的两个女儿和儿媳:现任中共中央办公厅正局级干部63岁的李讷;1996年起任国防科工委副军职干部67岁的李敏;现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主席、军事科学院正军职少将65岁的邵华;邓小平的儿子、现任中共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59岁的邓朴方;邓小平的女儿、现任科技部副部长58岁的邓楠;周恩来的侄女、曾任华声报社副社长、中国新闻社副社长66岁的周秉德;廖承志的儿子、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的写作,除完成指令性的任务,余者往往是心有所感而发为文章的。钱钟书举陆机《文赋》“思涉乐而必笑,方言哀而已叹”,加以阐发,指出情动而形于言,感生而发为文,“乐”而后“思涉”“哀”而后“方言”。所谓“情动于中而行于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