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能也叫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指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包括与健康有关的健康体能和与运动有关的运动体能,主要通过体育锻炼获得.学生身体健康就必须以良好的体能为基础,只有保持好体能,才能精力更充沛,学习更有效,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身体更健康.1.2体能与体质、身体素质的区别体能与体质、身体素质还是有明显区别的.体质是人类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正>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目标,也是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价值所在。体能是体质的主要组成部分,体能也叫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  相似文献   

3.
李雷 《中国体育科技》2005,41(2):125-126
通过对北京、南京、上海、广州、西安市区成年居民一般生活满意感与体质适应性的研究调查 ,结果表明 ,成年生活满意感与体质适应性的相关性不大 ,主要是满意感与抗疾病的能力之间有较大的关联性。抗病能力越强 ,满意感得分越高 ;反之 ,越低  相似文献   

4.
运动生理学     
G804 20022519体质的概念及其与健康的关系[刊,中,I]/何仲恺//体育科学.-2002.-22(2).-37-38参3(LF)体质//概念//健康//关系对体育理论中的体质定义进行研究。主要结论:体质即人体的质量,是人体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和后天环境的影响下,在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身、心两方面相对稳定的特质。体质与健康的关系:(1)体质是健康的物质基础,健康是体质的外在表现。两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2)体质是一种特质,健康是一种状态。(3)体质是人体维持良好健康状态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人体动态稳定性理论及防跌倒扰动性训练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范围内老龄化社会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一些有运动障碍的特殊群体的扩大,致使跌倒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体动态稳定性理论是防跌倒研究的理论基础,目前已经取得了有价值的进展。人体动态稳定性理论不同于静态稳定性理论,后者给出的是人体质心位置与支撑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前者增加了人体质心速度的因素,给出的是人体质心位置—速度状态与动态稳定区域之间的关系,可利用稳度来判定人体所处的稳定状态,甚至定量评价人体的动态稳定程度。影响跌倒的主要因素有二:稳度为负和支撑不力。在防跌倒的研究中进行适应性练习可显著地提高滑前稳度和滑后稳度,分别体现了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对人体动态稳定性的神经生理影响。  相似文献   

6.
网球英语     
英语对网球的表达和描述非常灵活,有很强的口语感。了解一些英文相关词汇和用法对修养不无益处。 (一)基本术语 Winner:常译为主动得分。是如同Ace球一样在相持中令对手无法触及的得分的一击。既可以来自底线,也可以由自网前。是比赛中重要的数据统计之一。 Counterpuncher:以防守反击为主的球员。 Fitness:健康,包括体能、适应性、弹性等多方面的指数。  相似文献   

7.
一、体质的基本概念 1982年8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会在山东泰安举行学术讨论会,对体质概念进行了认真讨论。多数专家认为:“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一个人体质的好坏,通常表现为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即体格、体型、  相似文献   

8.
一.体质的概念一般人把体质看成是体格,也有人把体质理解为身体对外界刺激原(如病原)的一种特异性反应。根据这个反应把体质区分为正常体质和异常体质。常见的异常体质有过敏体质、神经体质、淋巴体质等。实际上,体质的概念远非如此。从广义上讲,体质是人体固有的素质或遗传素质。因此有人把体质理解为素质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遗传素质比起我们通常讲的运动素质含意要广泛得多。日本学者认为体质包括三种含意:一  相似文献   

9.
参考国内外一些专家对体质概念的论述,对于体质的概念,我们倾向于,以人体的质最这个含意较为妥当。我们考虑体质主要应包括健康状况(主要是有无疾病)、生长发育水平(主要指形态)、工作和运动能力(包括心、肺循环机能和体能)、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由于体质包括的方面较广,因此对体质评价所采用的指标应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代表性,体质的评价应是多指标的综合性的评价。但是,由于与体质有关的方面较广,影响体质的因素也多,对体质的综合评价却是一件较为复杂和较为困难的工作,确需认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实施者,担负着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任务.体育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直接影响体肓教学效率的个体心理特征,是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教师因素中最直接、最具效力的因素.对中学体育教师个人一般自我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的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