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
<正>一、盐类水解原理1.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阴离子或阳离子与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这种作用叫做盐类的水解。2.盐类水解的实质: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3.盐类水解的结果:盐的溶液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酸碱性。4.盐类水解的条件:(1)盐必须能溶于水中;(2)生成盐的酸或碱是弱酸或弱碱(有弱  相似文献   

2.
一、盐类的水解 (1)盐类水解的实质:盐电离出来的一种或多种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 H 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从而促进了水的电离. (2)盐类水解的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越弱越水解,都弱双水解.例1 在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若在该溶液中再滴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以离子方程式和简要文字  相似文献   

3.
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这样人们很容易误认为盐类的水溶液应该为中性,但实践证明,大多数盐溶液显示出了酸性或碱性,并用盐类水解原理得到了圆满解释。一、盐类水解的实质1.强碱弱酸盐水解。如CH3COONa在水溶中完全电离成Na 离子和CH3COO-离子,水可电离出极少量的OH-离子和H 离子,而H 和CH3COO-又可结合生成少量的CH3COOH分子,所以CH3COONa与水反应的实质是:CH3COO- H2OCH3COOH OH-溶液中〔OH-〕>〔H 〕,CH3COONa溶液显弱碱性。2.强酸弱碱盐的水解。如NH4Cl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以NH4 离子和C…  相似文献   

4.
盐所电离出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称为盐类的水解。其一般规律是: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两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越弱越水解.盐的水解出现在很多情况下,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盐类水解的实质是盐中的某些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或OH-生成弱电解质,促进了水的电离,增大了水的电离度,近10年高考,涉及盐类水解知识的试题几乎每年都有,是高考的热点之一,本文就高考涉及盐类水解的有关题型作系统归纳解析,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盐类水解的定义,可知盐类水解的关键是生成了弱电解质.(?)因此,盐中的弱离子(弱碱阳离子和弱酸根阴离子)一定要发生水解.一、盐类水解的规律1.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两弱相促进,两强不水解.  相似文献   

7.
板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使用得当,能显著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下面介绍化学课板书的几种形式及其作用,供大家参考。一、纲式要它的特点是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它能帮助学生掌握讲授要点或归纳讨论结果。例如:讲“盐类的水解”一节时,在讨论各类盐水解过程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归纳出下列要点,对他们理解和掌握水解原理及其有关规律,是非常有益的。 1.水解实质: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中和酸十碱(?)盐 水 Q 水解 2.特征:溶液酸碱性的改变。 3.原因:由于组成盐的离子和水中的H~ 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弱酸或弱碱),破坏了水原有  相似文献   

8.
梁军 《宁夏教育》2010,(7):104-104
在建立某一概念时,首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熟悉和掌握有关概念的例证、事实及现象。如学习盐类水解的概念时,要把握盐类水解的实质,即组成盐的离子与水反应生成弱电解质,这是概念的内涵;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弱酸根或弱碱阳离子的盐,  相似文献   

9.
<正> 盐类水解反应是无机化学中一类常见反应。从广义上讲,任何物质同水的作用都可称为水解反应,其实质可认为盐的离子破坏了水的离解平衡,由于无机溶液反应大多是水溶液中的反应,因而讨论盐的水解及其规律仍是必须予以关注的问题之一。再者,构成盐的离子的特点,使盐类水解产物较为复杂,有时产物不易确定,正确判断反应产物也是无机化学的教学热点,笔者因此从教学实际中体会到有必要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溶液中由盐电离出的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跟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盐类的水解.要想学好盐类水解,必须抓住以下六点.一、抓实质在溶液中,由于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跟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水的平  相似文献   

11.
可溶性盐类在水溶液中电离,若盐中含有弱离子,它还要发生水解反应,水解虽然微弱,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及在处理一些化学问题时,盐类水解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学生学习盐类水解的难点,我认为主要是盐与盐的反应。在什么情况下是离子互换的复分解反应,在什么情况下才是盐的水解反应?盐与盐反应大约有六种情况。不把这六种情况一一加以分析,学生在遇到盐与盐的具体反应时,往往还是把属于离子互换的复分解反应写成水解反应;属于水解反应的却写成离子互换的复分解反应。至于对盐与酸反应,盐与碱反应只要讲清成盐的规律就行了,学生根本不会涉及  相似文献   

13.
一、离子反应不是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进行。离子反应是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时进行的反应,凡非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没有自由移动离子参加的反应,一般不能写离子方程式。如实验室用N H4C l和C a(O H)2固体混合加热制N H3,虽然也有离子参加反应,但不能写离子方程式,只能写化学方程式,即:2N H4C l C a(O H)2=C aC l2 2N H3↑ 2H2O二、不遵循反应发生规律,主观推测反应的发生。1.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应先考虑:2N a 2H2O=2N aO H H2↑,钠与水反应生成的O H-再与C u2 反应生成C u(O H)2沉淀。2.盐类的水解方程式。由于盐类水解程度较…  相似文献   

14.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告诉我们,在已达到平衡的化学反应里,如果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则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着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着逆反应的方向移动。可是由强酸弱碱或由强碱弱酸生成的盐类物质在发生水解反应并已达到平衡时,无论增大被水解盐的浓度或是稀释被水解的盐溶液,水解平衡都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这就是说,无论增大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平衡都朝同一个方向移动,这不是明显违反平衡移动原理吗? 应该看到,这类盐的水解反应具有与一般化学反应不同的特点,这里的水既是反应物,又是溶剂。当我们用加水稀释的方法来减小盐的  相似文献   

15.
盐类水解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其实质是组成盐类里的弱碱阳离子或弱酸阴离子与水电离的OH-或H+结合生成难电离的分子或离子,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促进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在重新建立平衡时,往往溶液里c(H+)>c(OH-)或c(OH-)>c(H+),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相似文献   

16.
水解反应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弱弱双水解,谁强显谁性,都弱具体定。其中“弱弱双水解”是指弱酸根离子与弱碱根离子的水解相互促进,发生双水解反应,那么弱酸根离子与弱碱根离子相遇是否一定发生双水解反应呢?在探讨Fe(OH)2制备的最佳条件时,往FeSO4溶液中滴加饱和Na2CO3  相似文献   

17.
盐类水解的程度一般很微弱,通常不考虑它的影响,但遇到下列情况,必须考虑盐类水解:1.分析判断盐溶液酸碱性(或pH范围)要考虑盐的水解例如: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和盐酸混合后,因为完全反应生成强酸弱碱盐  相似文献   

18.
盐类水解知识在盐溶液酸碱性判断、离子浓度大小、离子种类判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盐类的水解情况,归纳盐类水解反应的具体情形以及相关知识,结合实例剖析盐类水解核心知识的解题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盐类的水解是《电解质胶体》一章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对于这一部分内容应搞清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盐类水解的实质及其影响因素盐类的水解是在水溶液中盐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 H~ 或 OH~-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由此可知:1.盐的水解实质是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且促进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2.盐的水解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是吸热过程且极其微弱。3.盐中必须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易水解,溶液酸性还是碱性由组成盐的对应的酸、碱相对强弱而定。例如 NH_4Cl 溶液显酸性、CH_3COONa 溶液显碱性、而  相似文献   

20.
1.提出问题 学习盐类水解,有这样一道习题:水解反应是广泛存在的一类反应,盐的水解即为一例.越弱越水解是盐水解的重要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