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前言 我省东部黄土高原具有高寒的气候特点,这一地区的土壤成土母质为黄土和第三纪红粘土,土料的特点是土层薄,土壤粘性大。独特的气候和自然地理特点,使该地区水坠法施工筑坝过程中一些影响工程施工安全和投资效益的问题愈来愈突出,水坠坝体脱水固结缓慢,坝体反滤及排水设施成为其中影响最大的问题。 聚乙烯微孔波纹管网状排水系统用于水坠坝排渗,在冲填土料为中粉质壤土的地区具有脱水固结快、投资省、施工简便等优点。对于高粘粒含量冲填土料,聚乙烯微孔波纹管在连续冲填条件下的应用情况和合理经济布设模式的研究是一片空白…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自然生态区划及其大农业的发展(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然界中的气候、土壤、水分、植物、动物等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大农业包括植物和动物生产.动植物依靠着一定的气候、土壤、水分而生活,反过来,气、土、水也受着生物特别是植物的影响.动物吃植物或草食动物,没有植物就没有动物.动物直接或间接地又影响着植物的生长.所以它们之间的相互生态关系是错综复杂的.自然生态区划的目的就是根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干密度对非饱和压实黄土状粉土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采用滤纸法对山西宁武地区的黄土状粉土进行基质吸力试验测定,得到不同干密度下的土水特征曲线,并采用Gardner模型、Brooks和Corey模型、Fredlund-Xing模型和Van Genuchten模型对试样的土水特征曲线进行拟合.试验结果表明:试样的干密度对土水特征曲线有显著影响.用质量含水率-吸力表示土水特征曲线时,在低吸力范围内干密度对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高于在高吸力范围的影响.用饱和度-吸力表示土水特征曲线时,饱和度一致,干密度越大,其基质吸力越大.VanGenuchten模型可更好模拟压实黄土状粉土的土水特征曲线.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飞跃的发展,从而有效推动了我国水利水电工工程建设的长远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应用过程中,无论是坝基,还是土石坝体结构,这两者都具备着渗水性特点。尤其是对于河流分布不均的地区来说,当土石坝受到外力作用影响下,可能会导致土石坝坝体出现渗水现象,甚至引发变形,不仅大大降低了水利水电工程服务质量,还极大危及了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笔者通过对土石坝渗透危害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讨论,并提出几点有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土石坝是当今水利事业中的常见挡水建筑物,也是水利坝体施工的主要方法。在过去施工中,因为我国国情、施工理念和技术影响,这种坝体结构存在着不少质量缺陷,不仅使得土石坝运行效率受到影响,而且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安全威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施工工艺的改进,提高土石坝工程施工质量和作用已成为业内人士研究重点,也是未来水利事业发展的主导方向。本文从土石坝抗震加固做了简单分析,旨在为同行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自治区的西部地区,气候特点为干旱、少雨、多风,年平均降水量低,水资源严重紧缺,而且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退化、盐渍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也非常突出.因此,应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合理调配、管理、保护水资源,从而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高州水库石骨主坝为碾压式土石坝工程,其坝体的稳定影响着整个水库的安全运行,涉及着整个高州水库坝脚下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而水库的变形观测就显得尤为重要.介绍高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固后运行初期变形观测的点布置、特点及相关技术问题.通过变形观测方法的应用阐述一些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坝体在填筑过程中影响坝体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如土料含水率、碾压机械、碾压遍数、施工方法、摊铺厚度等,但是土料含水率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在淹水培养条件下(土/水=2 g/40 mL),研究连二亚硫酸钠(200 mmol/L Na2S2O4)对p,p'-DDT在自然土和Na2S2O4还原土壤中降解历程的影响及机理.在自然土和还原土中添加Na2S2O4促进p,p'-DDT降解,2 d降解率分别为73%和79%,随后降解缓慢.p,p'-DDT在土壤中降解为p,p'-DDD和p,p'-DDE.p,p'-DDT主要被Na2S2O4降解,Na2S2O4还原土壤产生的Fe2+也有贡献.Na2S2O4与Fe2+体系对修复DDTs污染土壤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土壤、地形等因素对农田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三江平原1954年~2005年5个时期土地利用数据、土壤数据和DEM,通过使用Rough集理论进行重要性测度计算,发现三江平原农田化过程中,土壤类型的影响要大于地形因子的影响;地形特征中,坡度对农田化过程的影响程度较大,高程与起伏度的影响相当。从土壤类型影响农田化过程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在三江平原农田大幅度扩张期间,农田开发总体呈现出逐渐由松花江上游地区向下游地区过渡的趋势,土壤类型的开发也由分布于地势较高地区的草甸土向地势低洼地区的白浆土、沼泽土变化。从时间变化来看,随着三江平原不断地进行拓荒开发,草地、林地与沼泽湿地被大面积地开发为农田,使得相应的草甸土、暗棕壤、白浆土和沼泽土的农田开发比重越来越大,并且随着上世纪80年代三江平原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的增加,白浆土和沼泽土的农田面积比例进一步增大,2000年以后土地垦荒状况基本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1.
成都地区主要粘性土壤的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色土(成都粘土)、红色粘土和淤积土是成都地区主要的粘性土壤.采用化学分析、XRD、EDS和SEM等测试方法,定量测定3种土壤的矿物和显微结构.测试结果表明,此3种土壤化学成分主要由SiO2,Al2O3和Fe2O3组成,矿物组成中粘土矿物和石英占多数,均具有粉砂泥质的结构.黄色土为风成沉积,红色土为下伏侏罗纪和白垩纪泥质基岩风化而成.  相似文献   

12.
对土石坝的形成、坝体体型、坝体稳定要点、坝基接触带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寒地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地城市由于气候特点而具有不同于炎热地区的城市景观,我们应正视寒冷气候的客观条件,分析其利弊,通过设计来适应气候并改善城市建设中的不利因素,使寒地城市的滨水空间更加突出,居民的冬季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4.
土石坝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坝体形式,尤其是一些修建时间较早的堤坝,更是以土石坝为主。尽管随着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新型坝体逐渐也被广泛应用在现代现代水利建设中,如混凝土坝等。但土石坝仍然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坝体,应用范围也相对很广。现本文中就主要针对水利工程中土石坝的施工问题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湟水流域大峡渠灌区(下游)和北川渠灌区(中游)的春小麦进行了非充分灌溉和降低土壤含水率下限值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春小麦灌溉分蘖水和拔节水其增产幅度大,大多在10%以上,灌溉灌浆水增产3%左右,因此,适时灌溉分蘖水和拔节水是关键.②在湟水流域下游地区土壤含水率下限控制在55%、在中游地区土壤含水率下限控制在50%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黄河流域气候与水文变化的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同时,流域频发的水旱灾害也给黄河两岸的人民群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当前,由于全球增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影响,黄河流域气候及水文过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流域整体气候的暖干化和人类用水的不断增加使得黄河流域的水文干旱不断加剧。"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使得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得到极大改善,有效地抑制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但同时也导致该地区土壤的干化和干土层的加厚,这些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涉及气候-水-生态-人类社会如何协同发展的基础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来自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及国家气象中心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在陆面水热交换模式研究中引入植被动态生长的过程,提出了具有特色的植被-大气相互作用模式AVIM,是实现动态植被过程的陆面模式. 研究人员以AVIM为框架,在物理过程基础上发展了陆地生态系统植被和土壤的碳-氮循环过程模块,将含有碳氮过程的陆面模式与全球和区域气候模式耦合,实现了陆地生态系统和气候的双向相互作用.在全球和区域尺度上对碳循环的气候效应进行模拟研究,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生态系统净生产力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通过陆-气耦合模式进行了碳-气相互作用研究,发现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与气候相互作用强烈的地区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带,这一地区的地气碳-水-气相互作用强度明显强于全球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18.
1 灌区背景   巴盟河套灌区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区,年均降水量仅128~213mm,且年际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3%左右;年均蒸发量高达2 105~2 298mm,主要集中在5、6、7三个月,占全年蒸发量的52%左右,降水少、蒸发大,干旱少雨是这一地区的主要气候特点.长期以来,引黄灌溉导致土壤含盐量、地下水位较高,因此而造成的盐渍化土地面积占灌区耕地面积比例高达68%,土壤盐渍化是这一地区的主要土壤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point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较大的危害性,既威胁环境的安全,也给人类健康带来较大危害。本文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特点,以及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探讨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技术,并对各种生物修复技术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分析,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不可逆性、长期性以及隐蔽性,会改变原有地基土的特性,对地下结构物的安全使用构成威胁,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多数重金属通过水、植物等介质进  相似文献   

20.
林俊 《科技风》2013,(9):159
我国岭南地区地处亚热带,其气候主要特点是炎热、潮湿、多雨。在岭南地区的建筑中,考虑解决气候带来的影响是很重要而且很必要的一个问题。岭南传统民居居住环境在解决气候条件方面有较好的经验和理论,其经验对今天的新建筑还是有一定的参考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