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了解异国文化,尊重异国文化从而实现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是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价值之一。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并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相互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和平和更加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奥林匹克运动试图架设沟通各国人民之间互相了解的桥梁,增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人们之间的了解,使奥林克运动所提倡的国际交流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奥林匹克运动不仅仅是一场比赛,它意味着更深刻的含义.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没有任何歧视,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促进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方式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和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运动来源于现代奥林匹克主义。现代奥林匹克主义是皮埃尔·德·顾拜旦提出的,它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没有任何岐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奥林匹克运动的活动是持续的、全球  相似文献   

4.
《奥林匹克宪章》中指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开展符合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由此,作为青少年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应倍感肩负的历史责任和现实使命的重大。如今,奥林匹克教育在北京开展已近一年,从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到同心结活动,奥林匹克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并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而其中北京各区县教委的指导与规划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对于丰台区教委而言,其在奥林匹克教育中的一系列举措起到的强大推动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5.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先驱者,在继承古代奥林匹克传统的基础上,创立了当代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精神的基本宗旨“和平、友谊、团结、进步”,是奥林匹克运动存在和发展的主要保证,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目的。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回答记者“哪一  相似文献   

6.
<正> 尊敬的大会主席、女士们、先生们: 100年以来,基于追求建设一个维护人的尊严、和平与更加美好的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始终遵循奥林匹克宪章的原则和精神,积极拥护和参与奥林匹克运动,努力为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  相似文献   

7.
尹晓辉 《新体育》2011,(6):27-27
在中国体育博物馆,珍藏着一个的奥林匹克杯。 奥林匹克杯诞生于1906年,是由“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先生倡议,在1906年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会通过的,旨在表彰对奥林匹克运动做出很大贡献的国家和地区奥委会或其它社会团体。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当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价值观进行多维审视。研究表明,世纪之初,罗格领导下的国际奥委会创新性地提出了"卓越、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核心价值观,集成了顾拜旦倡导的传统奥林匹克价值体系的精髓,有力地回应了奥林匹克运动面临的实践困境与道德诘难。国际奥委会通过创办青奥会、推行价值观教育计划、创新奥运城市教育项目、促进国际奥林匹克学院的学理研讨以践行奥林匹克核心价值观。应在审慎批判的前提下,更加务实地推动奥林匹克核心价值观在多元文化世界中的教育传承。  相似文献   

9.
2002年8月24日,国际奥委会“寓教于体”(EducationThroughSport)世界论坛在德国威斯巴登市举行。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的代表及雅典、都灵、北京奥组委的代表和国际奥林匹克教育、文化专家出席了会议。作为中国奥委会派出的代表,我参加了这次会议。深刻体会到教育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重要地位及奥林匹克教育多元化的价值。一、会议简况会议由国际奥委会执委、国际奥委会文化与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主席何振梁先生主持。何主席在开幕式的致辞中阐述了教育和文化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作用:体育与教育、教育与文化、文化与体育、,这…  相似文献   

10.
《奥林匹克宪章》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根本法,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全面体现,是奥林匹克运动的行为准则。《宪章》是国际奥委会为发展奥林匹克运动所指定的总章程和总规则,为国际奥委会所承认的国际单项运动联合会、国家(地区)奥委会、奥运会组委会以及洲际或世界性的国家奥运会协会所遵守。因此,我们要全面学习和了解奥林匹克运动,我们必须对《宪章》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21世纪已然到来,一个新的千年在人们的美好祝福中开始了,一个更强大的奥林匹克运动己随之步入了一个新时代。回首奥林匹克运动百余年的历程,我们会有无数的感慨。一切如白驹过隙,我们何妨大胆地设想:本世纪的奥林匹克运动将会是怎样的?那又会是何等美妙的乐章呢?对此,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给我们作了近乎完美的描述:“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亦即奥林匹克新格言。格言不仅表现了国际奥委会将以更年青、更新鲜、更开放的形象进入新世纪,而且表明国际奥委会为推动奥林匹克运动朝更加纯真、更加友善、更加具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奥林匹克宪章》的研究发现:以奥林匹克为核心的奥林匹克基本原则,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保障;以国际奥委会为最高权力机构的奥林匹克组织,是实现奥林匹克目标的组织保证;以夏、冬季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奥林匹克竞赛活动,是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重要杠杆。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奥林匹克教育的意义及其推广。奥林匹克运动的精髓是教育,奥林匹克教育的内涵极其丰富,在当今体育社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国际奥委会在全球大力推广奥林匹克教育,并以奥林匹克运动为方式,以奥林匹克教育计划为手段,以奥林匹克博物馆为载体,以各国奥委会为基础,以国际奥林匹克学院为课题。对在我国推广奥林匹克教育的建议:实施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建设新的中国体育博物馆(中国奥林匹克博物馆);成立国家奥林匹克学院;利用南京青奥会契机普及奥林匹克教育;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体育(中国体育)与教育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论奥林匹克运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奥林匹克运动是以体育为载体、教育为核心的国际文化运动。它的发展不仅对于现代体育的国际化、社会化和科学化起到积极作用,而且对于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也有一定的影响。文章提出了关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概念并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奥林匹克运动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和影响,最后从国际奥委会的改革展望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3 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领导3.1 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权力 《宪章》第1章第1条明确规定;“国际奥委会是奥林匹克的最高权力”,并阐明“不论以何种身份与奥林匹克运动建立关系的人员或组织,都受奥林匹克宪章条款的约束,并应遵守国际奥委会的决定”。这一条款说明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运动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国际体育博物馆和名人堂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国际体育博物馆和名人堂及其组织概况顾拜旦先生在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之初,就敏锐地认识到奥林匹克文物和文化遗产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具体体现。他首先发出号召在国际范围内建立奥林匹克和体育博物馆,使几千年来奥林匹克运动留给人类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发挥其教育青年的作用。在他的努力下,国际奥委会于1915年在洛桑总部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奥林匹克博物馆,其物品基本上是顾拜旦收藏的奥运会初创时的文件、资料、邮票、体育活动用具等。1923年挪威建立了霍尔曼-科伦滑雪博物馆,收藏有2500年以前的滑雪板和滑雪用具,以及…  相似文献   

17.
近日,国际奥委会化和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主席何振梁主持了在瑞士洛桑举行的2003年度国际奥委会化与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会议。会议强调了化教育对奥林匹克运动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并对下一段工作进行了部署。  相似文献   

18.
问:您是什么时候被批准为国际奥委会中国委员的?您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是什么? 答:我是1981年10月2日,在84届国际奥委会上当选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的。作为国际奥委会委员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和贯彻国际奥委会的宗旨。它的宗旨有许多条款,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体育运动促进青年人身心健康;二是通过国际体育比赛,促进各国人民和各国青年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从而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然而,作为国际奥委会的中国委员,还有另一项任务。那就是为在中国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做各种工作。同时,作为亚洲地区的国际奥委会委员,还应为整个亚洲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竭尽自己的努力。问:中国目前国际奥委会委员有几位?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北京奥运会武术设项之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武术是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相融摄的产物,竞技武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际进入奥林匹克大家庭,将有助于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发展,以及丰富奥林匹克运动,更好地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希望国际奥委会能吸纳竞技武术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相似文献   

20.
奥林匹克运动的未来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视百年奥林匹克运动历史,分析研究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现状。研究表明,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化,奥运会规模的有效控制与可持续发展,妇女获得真正的平等,多化和跨化交融的奥林匹克化,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奥运的充分展现,兴奋剂与反兴奋剂的激烈斗争,奥林匹克运动为世界和平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等,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未来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