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BA近三个赛季广东队与八一队攻防技术和能力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查阅2003~2006年CBA职业联赛广东队与八一队三个赛季总共25场比赛的技术统计资料,对双方的主要攻防技术和能力进行了对比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广东队赢球主要是阵容整齐,投篮命中率高,篮板球好,配合默契,防守积极,但失误较多。八一队失利主要是因为投篮命中率低,篮板球拼抢少,老队员年龄较大体力不支,年轻队员技术和经验不足。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常规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第28、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各6场比赛的若干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雅典奥运会先发、替补队员上场时间比例基本适中,但得分侧重依赖先发队员,替补队员得分偏低,北京奥运会先发队员上场时间偏多。与雅典奥运会相比,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替补队员在投篮命中率、2分球投篮命中率、罚球命中率上有明显提高;先发队员在盖帽指标上有明显提升,在失误指标上有明显下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为中国男篮队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06—2007赛季CBA总决赛广东队失利的4场比赛中广东队与八一队队伍结构、技战术运用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认为:广东队在比赛经验、战术运用、心理素质方面与八一队存在一定差距。投篮命中率偏低、第四节比分偏低、外线防守偏弱、心态不稳、教练临场指挥能力欠佳是广东队失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2010年男篮世锦赛中国男篮失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2010年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队小组赛和复赛共六场比赛以及本届世锦赛四强的技术统计进行分析,指出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结果表明:助攻已成为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的最大差距;2分球命中率是制约球队得分的关键所在;前场篮板、抢断依然是中国队的薄弱环节;外线队员比赛能力与对手相比处于明显劣势;替补队员表现乏力及青黄不接等,是中国队本届世锦赛失利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5.
通过CBA03-04赛季总决赛广东队和八一队全部4场比赛的技术统计,对双方的主要攻防技术和能力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证明:广东队队员实力强大,新老交替也已完成,队员在中锋、二中锋、后卫位置上发挥均好于对手;八一队在前锋位置上发挥好于对手,但是由于老队员体力下降,造成技战术水平下降,投篮命中率的下降,是八一队失败的主要原因,如何赶快提高年轻队员的实力,是八一队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第28届奥运会中国女篮后卫队员得分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女篮后卫队员个人进攻能力差是28届奥运会篮球比赛失利最致命的原因。在比赛中,我们看到中国女篮后卫队员总是躲着对方打球,主动寻找得分时机不够。场上表现为得分手段少,应变能力不强,投篮命中率低,投篮范围和方式变化不大,突破投篮给对方造成的威胁小,与国外后卫队员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第28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场上队员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观察统计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第28、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队员配备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研究先发队员与替补队员身高、体重、年龄、上场时间、得分、投篮命中率等问题。结果表明,两届奥运会中国男篮队员配备都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先发队员年龄偏小;上场和得分过分依赖于先发队员;投篮命中率偏低,2、3分球投篮技术都存在较大的差距,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为中国男篮队员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2005年CBA总决赛各项技术统计对比赛胜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5年CBA总决赛中广东宏远与江苏南钢的5场比赛的技术统计。分析并指出了左右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有2分球命中率;其次是篮板球次数、首发队员的临场发挥、失误;最后是3分球命中率、罚球命中率、犯规、抢断球等。  相似文献   

9.
2006-2007赛季CBA联赛总决赛已经落下帷幕,在紧张激烈的5场比赛后,八一队最终以4:1的总比分大胜广东队。通过对5场比赛的技术统计资料对比与分析。表明:八一队赢球主要发扬我军顽强的战斗作风,稳定的场上心理素质和经验,灵活多变的战术以及扎实的技术功底。广东队失利主要是因为场上失误较多,年轻队员技术和经验不足,心理状态控制不佳。  相似文献   

10.
2002-2003赛季CBA总决赛八一队制胜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对2002-2003赛季CBA总决赛四场比赛中八一队和广东宏远队队伍结构、技战术运用进行统计与分析,结合常规赛中两队之间两场比赛情况,研究认为:八一队在战斗力、比赛经验、意志品质、核心队员作用、第一节和第四节比赛得分、教练员临场指挥能力等方面优于宏远队.其中战术安排得当、主力队员大赛经验丰富、斗志顽强、刘玉栋的核心作用是八一队获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对2007~2008赛季CBA总决赛5场比赛中广东宏远队和辽宁盼盼队的队伍结构、技战术运用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发现:宏远队在战斗力、比赛经验、意志品质、核心队员作用、第1节至第3节比赛得分、教练员临场指挥能力等方面优于辽宁盼盼队,其中战术安排得当、主力队员大赛经验丰富、斗志顽强、朱芳雨的核心作用是宏远队获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2007—2008CBA总决赛广东宝马仕队获胜诸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37—2008赛季CBA总决赛广东宝马仕队对辽宁盼盼队五场比赛双方队伍结构、技战术运用进行统计与分析,广东宝马仕队在阵容安排、技战术运用、主帅指导等方面均优胜于辽宁盼盼队。在五场比赛中,其中第一节和第三节的得分多于辽宁盼盼队,投篮命中率高,特别是广东宝马仕队有球星队员的效应,这都是其获胜的因素。在广东宝马仕队主场球迷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依据篮球理论分析,篮球中锋队员拼抢防守篮板球在拉牛比赛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拼抢防守篮板球所必须掌握的技术和战术配合方法理论研究。为教练员训练拼抢防守篮板球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从整体上提高篮球运动技术水平也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CBA2004-2005赛季陕西东盛男篮和江苏队,广东队,八一队及辽宁队的比赛,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东盛男篮成绩不佳的主要原因是:整体作战的意识差,战术的组织没有创造出更多更合理的投篮机会,拼抢篮板球的意识不强,防守的整体性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同战术决策下可能出现的比赛情况。以2010~2011赛季NBA季后赛相关技术指标的统计结果。结合合理研究假设,对所提出的理论模型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从理论上讲比赛情境、对手三分球和罚球命中率是决定是否主动犯规的核心要素,在合适的比赛时机下,当对手三分球命中率达某一临界值时,提前对其罚球命中率不高的队员进行主动犯规是三分领先的球队在比赛临终前保住胜局的更佳策略。  相似文献   

16.
利用录像解析的方法,对2006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两场比赛进行了相关技术统计。研究发现中国女排在一传、进攻、拦防能力等三个主要技术指标上均处于劣势,而对手却明显强于中国女排。另外,中国女排快速多变的战术也受到对手有力的压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临场心理素质不稳定也是造成此次大奖赛失利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篮球比赛中,胜负是由双方最终得分决定的。投篮是队员进攻中唯一的得分方法,因此、在一场比赛中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必须提高投篮命中率,特别新规则规定了三分投篮区,对提高投篮命中率更具有深远的意义。青少年是我们国家篮球运动的未来,是培养优秀篮球运动员的源泉。因此,青少年训练阶段是一个重要阶段,这期间的投篮技术扎实与否直接影响今后投篮技术的提高,如何使青少年掌握和提高投篮技术是青少年训练中急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知道,比赛中影响投篮命中率的因素是诸多的:队员思想作风;投篮基本技术;投  相似文献   

18.
采用数理统计法,比较法和归纳法,对中意两队在第一届世界女子地掷球锦标赛决赛中的技术动作及完成质量进行分析,试图找出中国队比赛失利的原因.研究显示,中意两队在滚靠球的靠近率及抛击球、滚击球的命中率上存在明显差距,滚靠球的靠近率低是中国队在决赛中失利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从运动训练学关于比赛成绩的决定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情商(EQ)来分析中国乒乓球队女团、混双在14届亚运会失利的因素。在竞技比赛中决定比赛成绩的主要是由运动员自身表现,对手的表现及竞赛规则和评定方法来起主要作用;但当队员的实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主要是由非智力因素“情商”EQ来起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时比分析法对所抽取的50场NBA比赛中替补队员主要的攻防能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NBA替补队员的得分和抢断球能力差异对比赛结果没有显著影响,但助攻、篮板球及综合防守能力的差异对比赛结果影响显著,NBA球队中替补队员的助攻、篮板球及综合防守能力越强,比赛获胜的机率越大.并希望通过本研究给我国篮球运动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