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劳动在幼儿的真实生活中经常发生,劳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现以值日生活动为例,来谈谈对幼儿开展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
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幼儿劳动是一种不以生产物质财富为目的的教育性活动.幼儿所从事的只是一些极其简单的日常生活方面的劳动。幼儿劳动是幼儿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手段.对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都有很大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3.
杨巍 《学前教育》2023,(1):21-25
<正>幼儿园劳动教育是指以促进幼儿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劳动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从本质上讲,劳动是主体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实践性活动,因此,幼儿园劳动教育只有激发幼儿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幼儿体验到劳动带来的成功感和价值感,才能让幼儿真正喜欢上劳动、热爱劳动,从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生活是幼儿劳动的真实场域,生活中的劳动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只要到了一定的生活环节就会出现。幼儿园劳动教育来源于日常生活,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常态化、规定性、固定性的特点。幼儿的生活离不开吃、  相似文献   

4.
连爱春 《成才之路》2023,(17):141-144
劳动是人们生存、生活的基本手段,也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一切社会生活都离不开劳动。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要加强劳动教育的渗透力度,为幼儿提供劳动机会,使幼儿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情感,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基于劳动教育的幼儿良好习惯培养策略有:借助劳动教育活动提升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激发幼儿的劳动意识,以科学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优化劳动教育效果,以家、园、社区的合作培育幼儿的劳动情感。  相似文献   

5.
合作能力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以广州市某幼儿园为例,设置了幼儿真实合作情境与幼儿虚拟合作情境的实验,展开幼儿合作认知及合作行为一致性探讨,为幼儿园及家庭的合作教育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对真实与虚拟合作情境中的行为取向影响不显著,幼儿在真实合作情境中的表现以个人行为为主,幼儿在虚拟合作情境中的表现以分享行为为主,幼儿的合作认知超前于合作行为。  相似文献   

6.
<正>劳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活动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就当前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践现状来看,部分教师尚未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价值和重要性,在生活活动中存在包办替代过多、对幼儿遇到的困难缺乏指导、未能提供足够的劳动时间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劳动教育的质量,不利于培育幼儿的劳动素养。因此,幼儿园必须抓住生活活动中的劳动教育契机,采取适宜策略实施有效的劳动教育,以促进幼儿劳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劳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应增强幼儿劳动教育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提高幼儿劳动教育的体验性,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发展幼儿的劳动品质,增强幼儿对劳动的热爱之情。一、激发劳动兴趣幼儿对事物的认知是从生活经验开始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幼儿最初接触的生活就是身边的衣、食、住、行,他们能在其中自然完成对劳动的了解与学习。幼儿园应激发幼儿对劳动教育的兴趣,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幼儿对生活、劳动、文化以及生命等的热爱。  相似文献   

8.
<正>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从生活教育思想的角度看,劳动是真实生活的必备要素,完备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劳动。要让幼儿获得关键经验,就应创设劳动项目,引导幼儿亲历劳动过程。大班幼儿处于入学准备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更要引导幼儿通过劳动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我园在创设劳动项目时,强调要融入童趣,让幼儿趣玩劳作,体验劳作给生活带来的喜悦。结合劳动教育的规律和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我们以"种植"为着眼点创设劳动项目。  相似文献   

9.
郑爽 《家长》2023,(20):119-121
<正>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及历史积淀,也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这时开展劳动教育与二十四节气知识的结合教学,能有效丰富劳动教育的教学形式,进一步塑造幼儿良好的品格,培养幼儿的劳动精神,培养幼儿传承博大精深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因此,在幼儿园教育工作开展中,幼儿教师应积极探寻劳动教育与二十四节气知识的结合教学路径,以此在强化幼儿劳动能力与价值观的同时,深化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为幼儿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10.
王巧霞 《考试周刊》2024,(17):155-158
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之一。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耕文明的产物,充分体现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自古以来,中国人的春播夏长、秋收冬藏都是依照二十四节气来安排。在幼儿园教育中,将二十四节气知识与劳动实践活动相结合,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幼儿的感知和体验,让幼儿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内涵,有利于促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与传承,并在亲身实践和动手操作中形成劳动习惯。  相似文献   

11.
王金红 《家长》2023,(12):59-61
<正>我国对幼儿的教育向来秉持实践活动优先,知识学习为辅的教学模式。幼儿还处于依靠自我意识进行活动的时期,这个时期对幼儿进行实践活动的教育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国对青少年的发展要求是德智体美劳,劳也就是劳动,通过幼儿园和家庭的双重劳动教育能为幼儿劳动能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从劳动教育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的全方面健康发展。“劳动是成功的必由之路、创造价值的源泉。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12.
家长对幼儿劳动教育的认识偏差任敏华当前,在家庭教育中,对幼儿的劳动是十分忽视的。家长对幼儿的劳动教育大多存在着观念上的偏差:或是认为劳动教育不重要,开发智力更为重要;或是认为小时不必劳动,长大自然会劳动;或是以为幼儿不会劳动,幼儿劳动是添乱、破坏,总...  相似文献   

13.
劳动教育是我国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全面重视劳动教育的背景下,活教育思想对幼儿劳动教育的目的、内容及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以成都市Y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为范式,活教育理论启示我们:以目的论为导向,强化劳动育人的目的;以课程论为基石生成系统的劳动课程;以方法论为指导,凸显幼儿在劳动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幼儿劳动的能动性;联动多方资源,协同开展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14.
<正>“食育·阳光小帮厨”活动旨在引导幼儿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食堂完成当日部分菜肴的简单整理及部分准备工作,以收获真实的劳动体验、真挚的劳动情感、真切的劳动认知,进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本文以这个活动为例,简述幼儿园“食育”劳动活动开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产生于劳动。劳动教育是向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手段。幼儿园中的劳动教育,包括让幼儿认识成人的劳动和组织幼儿参加轻微劳动两方面。让幼儿认识成人的劳动,先认识幼儿园周围环境与幼儿生活有关的成人劳动,后认识与人们生活有关的商店、公共场所、服务性行业工作的成人的劳动。逐渐地给幼儿知道成人的劳动对自己、对社会的关系。比如,由于有炊事员阿姨的劳动,小朋友才有饭吃;由于有驾驶员叔叔的劳动,小朋友才有车子乘;  相似文献   

16.
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人类进步不可缺少的推动力,对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幼儿的劳动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种植活动是一个需要动手的过程,栽种、浇水、除草、施肥、拔草、收获等,都是劳动的过程。在种植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学习工具的使用方法、种植的方法、照料养护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17.
李姜音 《家教世界》2023,(30):25-26
<正>幼儿是祖国的未来,身上承载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既是社会赋予幼儿的责任,也是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教师要重视幼儿日常的劳动教育,帮助幼儿树立“劳动真光荣”的良好思想,让幼儿能通过劳动,提升自信心,有效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后,很多幼儿养成了霸道、任性的性格,这导致幼儿文明礼仪行为的缺失。通过在班级幼儿教育实践中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和分析,笔者认为以“体验式学习”的方式提升幼儿文明礼仪水平最为有效。所谓体验式学习,是指幼儿在礼仪教育活动中通过创设的活动情境或真实环境,积极参与活动,观察、反思、分享并运用知识解决情境中问题的过程。本文主要讲述了自主游戏中幼儿公共场合礼仪的案例故事及笔者的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种植园地是幼儿园根据幼儿兴趣和发展需要创设的种植环境,是幼儿融入生活,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宝贵资源。班本课程“快乐种植”,从幼儿视角出发,追随幼儿的兴趣,将劳动教育与生活情境深度融合,让幼儿在快乐、健康、真实的“生活”和“经历”中走进自然,感悟生活,收获成长。  相似文献   

20.
角色游戏能有效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如何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有更真实的体验?通过参观福州各大职业体验馆,借鉴其经验,对本班的角色游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根据幼儿意愿建立场馆,让幼儿做游戏的主人;投放真实的材料,引导与丰富幼儿游戏;采用劳动换代币,家园配合,通过游戏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与服务意识;满足幼儿需求,推助、提升游戏,让幼儿获得成就感,等等。实践证明,这一系列措施的运用,有效提升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自助能力、创造力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