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7 毫秒
1.
男孩的弱点     
一个十岁的男孩决定去学习柔道,尽管他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左臂。男孩开始向一位年长的日本柔道大师学习。男孩学得很认真,他不明白,为什么经过三个月的训练,大师还是只教了他一个招数。男孩最后问:"师傅,难道我不应该再学点别的招数吗?"大师答道:"这是你唯一知道的招数,但这也是你唯一需要知道的招数。"男孩并不是很明白,但是他相信他的师傅。男孩继续训练。几个月以后,大师带他去参加首届锦标赛。男孩自己都感到很惊讶,他  相似文献   

2.
吾爱吾师     
每逢教师节,总会回忆起那些教过我的可敬的师长,从小学到大学都有。今天我却挥之不去地想回忆一位当年我不太喜欢的M老师。 解放前夕,M老师在我老家唯一的一所初级中学教我的国文(这所学校也是宋任穷同志的母校),并且是学校训育处(国民党时代管学生政治思想的)主任。一脸阴沉,不苟言笑,好从眼镜下方看人,我们都很怕他,高年级同学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叫他Monkey(猴子)。 M老师穿的长衫袖子里总藏着一根约二尺长的竹鞭,一甩出来就可以打人。在一个快放署假了的周日晚自习上,班里一个刚从家里几十里赶回学校的同学正光…  相似文献   

3.
难忘吾师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学生时代,你感到最幸运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最幸运的是曾经遇到过两位好班主任老师。"记得上小学四年级时,我的班主任是王秀莲老师,教我们的语文课。她和丈夫都是村里的民办教师,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也不过几十块钱。  相似文献   

4.
吾师亦吾父     
2003年11月17日,我因献血在家休息。手机响了,是金老师来电,他问我是否一起去听名师讲课。我问他都有哪些名师,一个名字让我心动——于永正。第二天,我第一次见到了于老师——他在  相似文献   

5.
错怪别人后     
我家对门有个露天修车铺,修车师傅是个聋哑人。虽然每次回家都得经过那里,但我从没停下脚步关注过他。然而那一次……一个冬天的晚上,爸爸妈妈都出去了,我做完作业正在看电视。突然传来一阵"咚咚咚"的敲门声,我忙打开门。昏暗的暮色中,我看到了那位戴着破帽、满身油污的修车师傅。他焦急地用手比划着,可我怎么也搞不懂他要表达的意思。我越不懂,他越急。他该不会是想借钱吧?爸妈都不在家,我哪来的钱?  相似文献   

6.
谢吾师     
一生中教过我的老师总有上百位,但有一位,他并不会说话,他是一个长在树上的小树叶,却使我难忘,我尊他为我的老师。  相似文献   

7.
有一类老师,如果你这一生不提起笔来写他,你便觉得对不住自己的良心.我有,常常有;曾永成老师便是我"有一类老师"中的"有一位".  相似文献   

8.
<正>记得初二前放暑假那会儿,因为初一的班主任调职了,所以闹得人心惶惶。整个暑假,我都想着自己以后的老班会是谁,怎么样的。开学第一天,我早早地到了学校,想一睹新老师的尊容。只见一个高个子男人站在讲台旁,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他那长长的腿,接着就是满身的肌肉,什么胸肌、腹肌,隔着件T恤都清晰可见。有消息灵通的同学说:"他是  相似文献   

9.
儿子是吾师     
11岁的儿子动辄挑剔我的不是,每写一篇文章,他都要先抢去读,像个小大人似的发一通议论,不疼不痒,嘻嘻哈哈。可他自己的作文却“头不像头,尾不像尾”,甚或“身子”都难见。他说,这叫“苗条”作文,头小,身子细,腿长……酷着呢!你瞧,现在的小男孩出口多么张扬时尚,我们这一代人简直不明白他们到底在想什么。儿子的班主任姓陈,很年轻的一位女教师,每次接儿子都能见到她,笑脸灿若桃花。有天不一样了。这天,陈老师那张桃花脸不知被什么坏情绪抻得老长,对我说,梅先生,您好歹也算是个作家,怎么您儿子写起作文来总是跑题走调,难道您舍不得遗传也舍不…  相似文献   

10.
吾师陈平     
陈平,49岁,贵州天柱人,清癯,内敛,朴素,高洁,博爱……熟悉他的圈中人将之喻为“鹤”和“梅”。我是晚辈,酒酣耳热、移杯换盏之际,斗胆呼之为“三位一体老师”。其实,陈平老师并不是我的老师,他没在传统的口耳相传的课堂上教过我一分钟。可是,他实在又是我最感佩最挚爱的老师。1991年,我从省教育学院毕业后,本想到母校天柱民中教高中,却因母校人满为患而落空。“何不到兼容并蓄的二中去试试呢?”一个同学提醒说。一语惊醒梦中人。于是,我给天柱二中的杨秀凯校长写了一封自荐信,并于6月下旬赶到二中试教。成功的试教换来杨校长爽朗一笑:“二中…  相似文献   

11.
缅怀吾师     
缅怀吾师朱荣钰获悉王老师去世的噩耗,我惊呆了,脑子轰地一下,茫然失神,继而鼻子一酸,泪水顺着面颊籁籁而下。王老师是我读小学五年级及初中时的班主任。他教我时,年龄30出头,风华正茂。他那瓜子形的脸上长着“U”形的络腮胡子,由于刮得勤,我常见他两颊铁青,...  相似文献   

12.
素描吾师     
王东升 《教育文汇》2005,(10):57-58
把赵老师比作蜡烛、春蚕,实不为过。赵老师从不知道什么叫累。他可以兼带语文、英语甚至数学三门课;不仅如此,学校无论哪一科缺老师,他都能顶替。他没有业余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工作,常常工作到深夜。不但每一本作业都认真批改,而且几乎每星期都要对学生考试,试卷也同样认真批改。他给学生批改作文,眉批、总批都写得满满当当,光是批语就比学生的作文还长。  相似文献   

13.
吾师老土     
老土,丁老师的绰号。丁老师在未做我们班主任之前,这个外号已粘在他身上了,也不知何时何地何人动了灵机,给他起的如此传神的绰号,有戏谑,有调侃,有喜爱,有敬重……每每念及这个绰号,丁老师的形象便会在我心底呈现,当然,还有关于他过往的点点滴滴。那年刚开学,新班主任就是丁老师,代语文,老土的绰号早有耳闻,可谓大名鼎鼎,不过,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丁老师就像谜一般,让我对他充满了无限的好奇,老是想着如何去揭开这个谜底。上课的铃声响起,丁老师前脚一踏进教室,  相似文献   

14.
<正>叮叮叮,一阵手机铃声响起,为了秉承奥斯卡影帝的一贯风范,为了保证小命得以延续,我们若无其事地继续埋头苦干,而心里却也拉响了一道警铃——"旗帜哥"来了,不看他,不看他,不看他……"旗帜",顾名思义,就是在某一领域具有模范作用的人或事。就像贝肯鲍尔是德国足球的一面旗帜,"旗帜哥"是我们班级的一面旗帜,是正能量的化身。又因其本名与此相似,故称其为"旗帜哥"。"有的同学啊,我一站在门口,他就看我一下,我站几次他就看几次。  相似文献   

15.
君君是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每次只要同学做了他不喜欢的事,他就会大叫:"我要告诉老师!"告状似乎是他碰到问题时的第一反应。老师每天都要听他"申诉"多次,若没有马上处理,君君就说老师不公平,要告诉妈妈。小朋友讨厌君君,渐渐对他"敬而远之",老师也觉得君君比较麻烦。妈妈表示,带君君出去玩时也会发生这样的事,令她很尴尬。  相似文献   

16.
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应该是那些既有满腹学识才华又有独特人格魅力的。于是,在本期栏目中,我看到了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徐志摩,李白,孔子,鲁迅……这些名人如果真的做我们的老师,可能不仅仅是教给我们知识,提高我们的成绩,更多的是传达给我们关于这个世界与人生的认识与体验,可是这些名人真的会做我们的老师吗?不会。我听到一个同学发出了感叹,"哎,这些在现代可能永远是一种奢侈的向往了"。然而我相信我们现在的老师也自有一些优点,或许是他的课讲得特别好,或许是他的朗诵特别感人,或许是他对你的生活特别关心,而这些也许你还没有觉察到,要到多年之后才会领悟到他的好,所以,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与名人一起坐而论道的美妙情景,但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珍惜你所遇到的每一个老师。请认真地与他们一起学习、交流、生活吧!  相似文献   

17.
每次矿泉水送过来,这位师傅都匆匆忙忙。鞋子在门外脱下来,穿着袜子,穿过过道,进客厅,再到饮水机旁边。我让他穿上拖鞋,他说:"没时间,再说地板上很干净。"  相似文献   

18.
吾儿吾师     
现在的市面上这个那个的家训委实太多了,想想为人之子也大不容易,可那毕竟是为父的一片良苦用心。我做父亲已经有些年头了,原也想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可谁料这孩子凡事让人三分,整天在外受欺,真真气煞、怜煞我也。在京时,妻携儿来探亲。忽一日,儿大哭而归。问之故,说是隔壁一个跟他玩得挺好的女孩不理他了。我于是耐下性子安慰:"她不理你怕什么,你还不理她哩!"岂料小儿丝毫不懂"志气"一说,仍是哭闹不止,"那怎么好呢!我没有小朋友玩了。"妻见我脸色阴暗,只得在旁开导:"是这样的,是这样的,独生子女怎么不希望有个伴…  相似文献   

19.
吾爱吾师     
还记得,曾给你留下过深刻印象的老师么?小编先来说说好了。上小学时,我遇到了这样一位音乐老师——她常常上课上到一半,就让我们趴在课桌上休息几分钟,静静聆听她弹奏一支优美动人的曲子;步入中学,我又遇到这样一位语文老师——她喜欢在夏天里穿彩色长裙,讲课时不紧不慢地走动,如同一幅移动的油画……为何特别提到这两位老师呢?因为,她们都带给了我艺术的启蒙教育,前一位让我稚嫩的心早早地感受到高雅的音乐之美,后一位则教我如何欣赏文学、如何提笔写作。我想,我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我,与她们,以及更多曾陪我走过一小段成长旅途的老师都有关系。  相似文献   

20.
张裕坤 《家长》2008,(7):21-22
我儿子正上小学五年级。他有"多动症",经常违反课堂纪律,老师没少向我告状,气得我每回少不了暴打他一顿。有一天,数学老师打电话对我说:"张师傅,你儿子小磊上课不好好听讲,却玩溜溜球。我问他为什么不听讲,他说他都会了。我承认他挺聪明,可是不认真听课的话总有一天是要落后的。我觉得这孩子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