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女汉子"是社会现实影响下的女性青年亚文化和女性社会角色定位,反映了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实际上完全可以看作是一种独特的亚文化形态。随着"女汉子"一词的语义不断泛化,其社会表达中包含的指向意义亦不断丰富。本文旨从美国学者迪克·赫伯迪格"抵抗、风格、收编"的亚文化研究思路出发,对"女汉子"现象进行分析和反思。  相似文献   

2.
新造词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逐渐成为具有固化符号的一种新语言符号形式。本文拟从人们对新造词的语义构建为切入点,以语言的符号指称属性入手,对"女汉子"一词进行探讨。经分析发现,"女汉子"一词是以比喻造词并以类推构式所创造出的有标记性的新词,它也是社会文化意义表达方式的变体。同时可以看出,构式意义、符号意义、词汇意义、概念意义、语法意义和文化意义,是构建新造词认知理据的主要指导参数。  相似文献   

3.
“女汉子”一词是2013中国网络十大热词之一。那么“女汉子”这一词是如何变得如此流行的呢?它的定义是什么?女汉子和其他女孩子的区别在哪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女汉子"为代表的网络新称谓语风靡全国。本文从网络流行称谓语"女汉子"的源起出发,分析了"女汉子"的语言结构特征,指出"女汉子"是"女+xx"词语模在网络时代的发展,而且女汉子可以作为自称、面称、背称、他称等灵活的称谓方式存在。深入探讨了"女汉子"流行的社会文化原因,指出该词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流行词汇是现代汉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从近几年频繁出现的流行词汇"没女"一词入手,探讨了其意义,分析了其构词特征,阐述了其流行原因,并在最后预测了"没女"一词的生命力及存活度.  相似文献   

6.
在"女皇"一词中,"女"可看作是一种话语标记,因为"皇帝"可进一步再做性别区分。而在流行的网络词语"女汉子"中,"女"并不可看作是一种话语标记,"汉子"已经明确表明性别。由此可知,"女皇"中的"女"和"女汉子"中的"女"并不是同一形式,我们将之分别记作"女1"和"女2",并简要说明"女+NP"体现的结构特征,探讨"女+NP"的不同类型及其功能用法。  相似文献   

7.
网络热词"女汉子"现象引发人们对现代女性性别角色的新关注和新思考。基于"女汉子"一词的历史缘由和社会内涵,分析了传统男权社会束缚和新时代男权观念等对当代社会文化背景下"女汉子"人格建构的影响。然后从家庭和社会职场伦理引导入手,就实现女性主体的自主构建,扬弃传统伦理的禁锢;消除传统男权意识的束缚,重构家庭美德伦理;建立社会伦理的支持系统等三个方面为新时代女性人格特质建构获得突破口和新视角,为两性平等提供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末,《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了2013年度十大流行语,新词"女汉子"榜上有名。"女汉子"指"带有‘纯爷们’性格的女性",性格有"彪悍"的一面。这一新词受到媒体的热捧。(1)"女汉子"携白酒登机过安检遭拒一口气喝光半瓶(网易2014-1-9)(2)新疆石河子65"女汉子"柔弱肩膀挑起生活重担(中国新闻网2014-1-7)(3)女汉子如何做自己(《山东商报》2014-01-02)  相似文献   

9.
<正>拜读《"女汉子"来袭,"男妹子"让道》(原载于《语文报·高中版》934期第7版)一文,觉得该文有几处值得商榷。理由陈述如次,以就教方家。一、该文题目由于过分追求工整,以致于以辞害意、自相矛盾。既然是一个"来袭"一个"让道",那么,言外之意分明是说"男妹子"一词产生得早,"女汉子"出现得晚了。可是文中说的却是"汉语中,有些词语总是成对出现。‘女汉子’亦然,与之相对的是‘男妹子’"。又似  相似文献   

10.
社会变化是语言变化的动因之一,语言变化是社会变化的外在显现。2013年,"女汉子"一词随名模、主持人李艾在其新浪微博发起的"女汉子的自我修养"话题而热红网络,并在网友与商家的不断宣传中增加了新的内涵。其语义经历了"外在形态—内在性格—精神特质"的虚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男人创造的女“汉子”“有时候女汉子成为我的一个标签,我不与它对抗,也不依赖它.在我看来,它是一个很中性的词,而且符合我的状态.汉子身上有太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责任、大气、理性、更宽的视角……它会时常提醒我,再光明磊落一些,少些敏感、纠结和小心思.”创造出女汉子一词的主持人李艾这样解读这个愈来愈火的名词.  相似文献   

12.
女汉子     
《新读写》2014,(3):17-17
“女汉子”一词最早是由名模、主持人李艾在新浪微博发起的“女汉子的自我修养”这一话题引出的,通常是用来形容那些性格“纯爷们”的姑娘。  相似文献   

13.
“留守儿童”英译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留守儿童"一词是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负载词.目前,该词存在多种译法,还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译文.选择恰当的英译有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选取湖南常德这一方言点的部分例词,在把常德方言合成词的构词理据分为直接命名和间接命名两大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具体的构词理据及形成原由,并同时分析了构词理据所反映的相关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嘉应学院学报》2021,(1):72-76
人体类词语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词汇,其使用频率高,词义和构词都颇具特点。潮阳话常用的人体类词口语色彩浓厚,不少词的词义丰富,构词形式多样。这些人体类词语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价值,其中以詈骂文化最为突出。通过这些詈骂词的分析,能够更好地展示潮阳话口语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常馨 《教师》2011,(9):125
"男""女"这对表示性别概念的词,如今被使用的越来越广泛,尤其在网络词语中,男女类词语已成为一支主力军。本文就该类词语在构词特点和使用特点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对网络词语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继初步探讨了有着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中国数文化在企业名称中的应用之后[1],笔者分析描写了含数字"一"的商名,本文则主要分析描写舍"万"数的商名.数字"万"以其独有的构词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借助语言模因传播机制在含数商名中与数字"一"一样表现得非常活跃.舍"万"数商名的生成中有着深层次文化心理动因,被模仿的不只是语言基因,还有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18.
流行词汇是现代汉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从近几年频繁出现的流行词汇“没女”一词入手,探讨了其意义,分析了其构词特征,阐述了其流行原因,并在最后预测了“没女”一词的生命力及存活度。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基于《香港社区词词典》里收集的香港社区词,通过香港社区词在当代汉语流通语料分类词库的交集映射,探讨香港社区词的构成理据以及在内地的认知与传播情况。结果表明,社区词与通用词之间具有构词理据的一致性,通用词的社区词化符合语言发展的"应用规律",互联网是香港社区词向内地传播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20.
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具有语音、语法、构词和词汇—语义等多方面的特征。现代语言学把语言看做是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Добро与"善"在俄、汉语中的词性、词义进行对比分析,可探寻出两词的差异及中、俄两国不同的文化差异及其产生差异的原因,乃至生存于两种文化中的人对事物的不同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