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TRA理论的虚拟团队信息共享行为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为基础,通过分析虚拟团队的环境、组织和信息共享特性,构建了虚拟团队信息共享行为的基础模型;在深入研究虚拟团队文献的基础上,分别从虚拟团队成员个体、虚拟团队组织、虚拟团队成员文化以及虚拟团队管理四个层面对基础模型进一步分析研究,总结并归纳了影响虚拟团队信息共享行为的重要因素,拓展了虚拟团队信息共享行为基础模型;结合案例分析,探讨了虚拟团队信息共享行为模型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信息沟通技术的适用性是虚拟团队能否顺利完成既定任务的重要条件之一.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研究虚拟团队信息沟通技术适用性的层次结构模型,其目的在于评价虚拟团队采纳的信息沟通技术,为科学决策虚拟团队采纳信息沟通技术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为提升虚拟团队的沟通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虚拟研发团队在其运作过程中由于受到内部协作和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其生存能力会发生突变现象.通过应用突变理论构建虚拟研发团队生存能力弱化的尖点型突变性模型,并应用尖点型突变模型直观、合理地解释虚拟研发团队生存能力弱化的突变过程,最后提出对虚拟研发团队生存能力发生弱化突变的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虚拟团队绩效提升的原理及模型,指出基于企业单边层次的联盟能力是虚拟团队整体及个体绩效提升的关键,并从动态能力的视角构造了企业联盟能力的结构与形成的理论框架。揭示出联盟能力提升企业参加的单个联盟绩效、所有联盟绩效及虚拟团队整体绩效的机理,最后给出培育和发展企业联盟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虚拟团队关键成功因素(CSF)五维模型构建的基础上,设计了虚拟团队绩效预测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问卷调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出各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评价理论建立了虚拟团队绩效预测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6.
虚拟团队成员间信息共享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虚拟团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虚拟团队成员间信息共享问题仍然存在,并影响虚拟团队的绩效,成为虚拟团队发展的绊脚石.本文以博弈论为工具,在收益矩阵中引入监管指数,借助KMRW模型对虚拟团队成员间的信息共享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到了使团队成员走出"囚徒困境"的条件,研究并给出了改进虚拟团队成员间信息共享状况和团队绩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TAM的虚拟团队信息沟通技术采纳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适用的信息技术是虚拟团队实现有效沟通的关键。本文以“技术采纳模型”为基础,以适用性为切入点,分析虚拟团队采纳信息沟通技术的特征,构建虚拟团队的信息沟通技术采纳模型。该模型可作为虚拟团队采纳信息沟通技术的参考线路图,亦可用于虚拟团队信息沟通技术的适用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图书馆虚拟咨询团队知识管理的流程为切入点,探讨虚拟咨询团队知识管理的运行机制,并构建其模型,指出提高虚拟咨询团队中知识管理的有效策略,以期提升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9.
虚拟科技创新团队是一种新兴的组织形式,在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中被广泛采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团队文化对知识流动的作用以及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知识流动的文化障碍.在此基础上,运用动态平衡模型分析了虚拟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跨文化适应状态和适应周期,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知识流动的文化管理机制和措施,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运用I-P-O模型从虚拟研发团队的组织结构层面来研究不同组织结构的虚拟研发团队的差异.界定了虚拟研发团队的定义并提出了虚拟研发团队的四种组织结构;运用I-P-O模型对虚拟研发团队的四种组织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