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闫会才 《新读写》2008,(6):20-20
同事去医院传来大夫的话,说于丹在中央电视台讲《论语》,精彩绝伦。当时,我心中一震:怎么会呢?《论语》是两干多年前的语录体文言文,没有能够迷倒观众的故事性啊!于是想一睹于丹的精彩,但一直没有机会。  相似文献   

2.
干孩子     
讲一个15年前的故事。“妈妈,我今天认了一个干妈妈!就是我们的张老师!”儿子一出学校门口就冲他母亲高兴地嚷。“你说什么呀?你那么淘气?她怎么会认你做干孩子?”母亲说。“认了!她确实认了我了!刚才我们在做作业,张老师表扬李红贤时这样说:‘我只有一个儿子,若有一个像李红贤这么聪明可爱的女儿,该多好啊!’于是班长周侨说:‘老师你这么喜欢她,不如认她为干女儿?’我们都笑了。老师又说:‘可是,我觉得你们每个人都很可爱,我要是认了56个干孩子,哪有那么多钱养啊?’我们笑得更厉害了。这时候黄华说:‘老师,你连黄国恒也要认吗?他成绩那么差…  相似文献   

3.
辞海一勺     
1.[老而不死是为贼]责骂老而无德行者的话,例见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常言道:老不死为贼.正是你这样人!该语出自《论语·宪问》:“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为贼!’以杖叩其胫.”(意思是:原壤叉开双腿坐着等待孔子.孔子骂他说:“年幼的时候,你不讲孝悌,长大了又没有什么可说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虫.”说着,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相似文献   

4.
守望宁静     
读完于丹的《论语心得》《论语感悟》。恰好寒假到了,上小学的孩子假期也较长,多少有些“闲心”,我就跟儿子商量:“假期一起背《论语》好不好?”小家伙勉强同意每天背一条。  相似文献   

5.
看过《水浒》,四岁的儿子即兴发挥:“妈妈,我也有一个‘英雄排座次’!”我笑:“那你的第一把交椅给谁坐?”儿子跳起来亲亲我的脸:“妈妈,当然是你了!”一旁的老公看着母子俩的亲热劲,醋海翻波:“小子,你忘了奥特曼是谁买的?”儿子笑着将另半边脸奉献给他爸:“你只能当卢俊义,第二位了!"老公学儿子翘嘴:“我不干!”儿子搂着他爸的脖子,说了几句悄悄话,老公频频点头,作甜蜜状。背过儿子,我问老公密谈内容,老公笑哈哈地说:“那小子说第一位的宋江又黑又矮,哪里比得上老卢高大又俊美!”我气!自从有了排行榜,儿子就有了对付我和他爸的武器。一句…  相似文献   

6.
家有我师     
<正>很多人问我:"《论语》这么枯燥,你多大的时候开始背诵的?"其实我没有刻意去背,幼年读《论语》,总是大人随口讲给我听。我四五岁的时候,爸爸带我参加朋友聚会,他会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去数数,今天这里有多少叔叔阿姨,又有多少老师?"我"噔噔噔"数一圈,有时八个,有时七个。爸爸又说:"其实这里的‘三’不是固定的数字,它表示你会有很多老师。你再去挑挑,看看谁可以当你的老师。"我接  相似文献   

7.
诵读经典是我校六年级开展的一项语文实践活动.活动以论语学习为切人点,以我读《论语》,我记《论语》,我讲《论语》为主线,以达到人人参与,人人爱读、人人会背、人人能讲的活动效果.学生们在学论语、讲论语、背论语、悟论语的过程中,心灵得到升华、净化.学生们在提高文化品位的同时更加会合作,敢表达,善感悟,乐交流,有效提高了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8.
三变语出《论语·子张》:“子夏曰: ‘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杨伯峻《<论语>译注》译为:“子夏说:‘君子有三变:远远望着,庄严可畏;向他靠拢,温和可亲;听他的话,严厉不苟。’”“三变”即三种变化。子夏的话是赞扬君子  相似文献   

9.
在PC精灵的指点下,阿菜的开机画面终于不再是“蓝天白云”的老面孔了。“嗨!精灵先生,除了盖茨大叔给你的特殊本领,你还有其他办法能改变开机、关机画面吗?当然‘Windows变脸王’软件不能算啊,它也可以改变开机画面,以前《少电》上讲过哦。”“错!”PC精灵一本正经地说:“我的本领是天生的,不是什么盖茨大叔、大伯给的。要说用软件让你的电脑大变脸还是很容易的,我已经给你准备了两道好‘菜’,其‘食’用方法就在这儿,自己去试吧!但是两道‘菜’不能同时‘食’用,否则会消化不良哟。唉!天怎么这么热啊!我要去冲凉喽,拜拜。”“好玩,精灵也…  相似文献   

10.
近一段时间,于丹从以“心得”方式解说《论语》开始,便触动了人们对如何解读、传播文化经典的不同思考。面对争议.于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的解读是从‘学术金字塔’的塔尖上走下来、与民众分享文化利益的一种尝试,采用的是‘心得’的方式,而非严肃的学术教材,这种解读并未伤害社会的群体记忆。”  相似文献   

11.
《论语·述而》文中有“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对孔子“五十以学易”,有不少学者提出质疑,否定孔子“五十以学易”。台湾钱穆先生于其《论十翼非孔子作》一文中说:“《论语》无孔子学易事,只有‘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一条.据《鲁论》‘易’字当作‘亦’。古人四十为强仕之年,孔子仕鲁为司寇将近五十,他在未仕以前说,再能加我数年;学到五十岁,再出做事,也可以没有大过失了,这本是很明白的话。《古论》上妄错一易字,便附会到‘五十以学《易》’等等说话。”  相似文献   

12.
“出气筒”     
我的爸爸很胖,看上去慈眉善目,挺和气的。可事实上,他是个特爱生气的人。而我呢,当然就是他的“出气筒”了。下午放学回到家,我把门打开,把书包往屋里一放,一溜烟就跑出去玩了。噢,对了,想知道我为什么不写作业就出去玩儿吗?告诉你吧,因为今天是星期五,我可以彻底放松啦!刚跑到街上,迎面就碰上了老爸。也不知道他又和谁生气了,满脸的不高兴。他一看见我,顿时火冒三丈“:你怎么不在家写作业?”我赶紧赔着笑说“:今天是星期五,按规定是我‘放风’的时间呀!”爸爸听完我的话,脸上依然阴得要下雨“:什么‘放风’不‘放风’,赶紧回家写作业去!”…  相似文献   

13.
超级短     
“我们语文老师好讨厌,布置我们背诵翻译六篇古文,还得是课外的。帮帮忙,找几个超级短的。”“超级短?有呀。只怕短到你不敢用。”“知道,一小条一小条的,你就会拿《论语》来糊弄我。偏不许说《论语》!”“听了:‘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意思是,周子居常说:我才几个月没有见到黄叔度,就见识浅短,连吝啬贪财的心都有了。”“别有用心啊,妈妈。不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慎于交友,少跟坏孩子搅吗?”“我还真没想这么多。真是——生子当如苗金戈,好悟性!再来,‘殷仲堪云: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根闲强。’殷仲…  相似文献   

14.
大家都知道《论语》是记录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言行的著作,不过,今天出版的可是2006年最新版《论语》!第一页:“孔老夫子”新版《论语》的作者就坐在我的后排。他姓孔名博,自号“孔老夫子”。他常常在我们面前吹嘘:“孔博,孔博,博学多才的孔老夫子也!”再看他鼻梁上那副金丝眼镜,还真有点文质彬彬的学者风度。其实,这全是糊弄人的假象!他那个猴子屁股呀,没一分钟是安稳的。所以,我的同桌梁竹萧送给他一句评语:“上知天文会捡瓦,下知地理会掏沟。”第二页:“请叫我的新名‘杜嘉威’”这两天,孔老夫子不管见到谁,第一句话就是:“请叫…  相似文献   

15.
(一)“喂!把橡皮拿来。”发话人的口气傲慢得可以噎死人。“我们这儿没有叫‘喂’的人。”我慢吞吞地回复那个刚从大城市转来的坐在我前面的家伙。“小姐.请问尊姓大名?”那人在“不耻下问”了。“无可奉告!”哼!我不信就你会装老佛爷。“哦!你原来姓‘无可’名‘奉告’呀!那么现在,无可奉告小姐,你可以借橡皮给我吗?”那人睁着一双大眼睛似乎很天真无邪地问我。“你小子……”我向上帝发誓,我真的想把橡皮摔到他鼻子上去。  相似文献   

16.
教学《情绪》时,我顺手从一位学生的桌上拿起一支喝了大半的矿泉水,问:“哪位同学来描述一下瓶中所装的水?”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开了,“瓶里装着小半瓶水。”“瓶里装着水。”“瓶里只有小半瓶水。”“瓶里还有小半瓶水。”接着我请学生点评一下,此时教室却静了下来,无人举手。我把“只有”和“还有”写在黑板上,“现在,发现了什么没有?”我问。终于,一位男生发言了:“我认为他们都说出了瓶中有水的意思。”“还有吗?”他摇摇头。“大家觉得他的话对吗?”“对!”学生们齐声答道。“那么,回答得好不好呢?”他们又沉默了。我在“只”和“还”下面加了黄色的着重号。“请大家再仔细想想,有没有新发现?”又一位男生举手了。“‘只有’和‘还有’是有区别的,‘只有’的感觉比‘还有’要少。”“你说得很好,那么请你结合本课内容用另一句话来表达一下,我相信你能说好的,也请其他同学想一想。”他低头看了一下书后,轻声地说:“‘只有’好像有点悲观,而‘还有’则很乐观。”我请他再大声地重复了一遍。问:“大家认为他说得好不好?”“好!”这次我也在喊,倒让这位男生显得不好意思了。“既然大家都说好,那么好在哪里呢?”思维的大门一旦打开,学生们又兴奋起来。我选择最先举手的一...  相似文献   

17.
舞动的心     
“鲍勃!鲍勃!”我身旁的女人大声命令着,“告诉她你去年为什么不愿跟那个女人结婚!”桌子对面的鲍勃顺从地粗着嗓子回答:“哦,她呀!那真是糟透了!她对我说,要是想跟她结婚的话,我就再也不能去跳舞了!我就告诉她,‘噢,我想我做不到。’”  相似文献   

18.
午睡结束后,冯杰穿完衣服到我身边看我画画,我便和他聊了起来。“冯杰,你这几天表现好像不是很好哟,你觉得呢?”冯杰歪着脑袋想了想,点了点头。“你最喜欢和谁讲话呢?讲些什么呢?”冯杰嘟起嘴,嘀咕:“不知道了,忘记了。”“你不听话,邵老师很生气,你知道吗?”“知道!”“那你为什么不听邵老师的话呢?”“……”“邵老师看见你上课不认真最生气了,你要是乖乖的,像现在这样,那该多好呀!”“嗯”“你还没告诉我,为什么我生气时,你还是不听我的话呢!”“邵老师,你生气的样子真难看!”“什么?”我停下手中的笔,有些吃惊地看着他。“你那么凶,那么…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为语阅读教学提出了全新的阅读理念。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语课怎么“讲”?叶圣陶先生说:“‘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是如何看待‘讲’和怎么‘讲’,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的‘讲”’。吕叔湘先生也强调:“讲的要击中要害,学生哪个地方不懂,不太理解,就给他讲一下,点一下,学生懂的呢,就不讲。要是学生懂了,你还老在那儿逐字逐句地讲,学生就不爱听,只会引起学生的厌恶,在我看来,现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论语》中,孔子教导学生要结交益友,即“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于丹以讲论语心得而声名大噪。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她的朋友是些什么样的人呢?有三个朋友,于丹曾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