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教育部、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决定,2013年继续开展以"走近大师,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为主题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本次活动将组织国家级艺术院团和优秀地方艺术院团赴30个省(市、区)的高校演出京剧、昆曲、话剧、交响乐、歌剧、芭蕾  相似文献   

2.
"高雅艺术进校园"由国家教育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家财政部于2005年联合主办,以"走近大师,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为主题,采取组织国家级艺术院团和优秀地方艺术院团赴高校演出,组建全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专家讲学团赴中西部高校讲学等形式,将高雅艺术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旨在引领青年学生提高审美修养,提升精神境界,满足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建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优化艺术教育环境;为弘扬民族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按照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省财政厅“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部署,黑龙江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于9月24日在我校大学生活动中心为我校师生呈现了一场瑰丽神奇的民族音乐视听盛宴。  相似文献   

4.
《教育文汇》2009,(9):9-9
自7月3日起,国家大剧院开始举办为期45天的“走进艺术殿堂—国家大剧院暑期高雅艺术体验活动”,安排184场面对青少年的艺术体验,并推出最低每人15元的家庭套票。高雅艺术体验活动的票价虽然低,演出的艺术水平却不打折。据报道,向青少年学生推出的体验活动,包括聆听弦乐四重奏、民乐小合奏、  相似文献   

5.
吴敏 《上海教育》2011,(20):6-7
本刊讯 在上海理工大学建校105周年之际,10月4日,一出精彩的“古典精英·沪江之夜”音乐会让师生亲身体验了来自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的音乐家的完美演出,这也是上理工让高雅艺术走进校园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6.
弘扬高雅艺术,拓展素质教育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权斌 《上海教育》2001,(19):48-49
近几年来,上海海运学院坚持将高雅艺术作为提高大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载体,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高雅艺术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持久开展,大学生们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高了欣赏水平和艺术素养。海院大学生“谈吐雅,举止明,素质高尚”的良好形象正在形成中。  相似文献   

7.
70多年“艺术兴学”教育理念坚若磐石,历届师生坚定的艺术追求和实践结出累累成果。随着2010年11月18日“艺术兴学”——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师生艺术作品联展、艺术论坛活动周开幕式在首府南宁成功举办,为期五天的我校“艺术兴学活动周”开启了令人期待的新篇章。本次活动开幕仪式由我校剐校长林伯明主持。  相似文献   

8.
王建 《小学校长》2006,(6):23-24
近年来,我校坚持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下,将校园文化建设与特色建设紧密结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六种文化建设”,突出“一个目标”(培养健康和谐发展的人才),开展多层次、全方位、高品位、重内涵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了一种丰富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了一个具有良好学风校风、高雅文化品位、浓郁人文气息的育人环境,为广大师生知识的内化和高素质的养成发挥了导向功能,提供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9.
“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发表之后,我校迅速行动起来,组织全校师生广泛深入地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师生之间,家校之间做到了荣辱与共,教书育人,取得明显成效。一、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师德建设有机结合,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师德建设是学校永恒的课题,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学术修养,还要有较高的品德修养。良好的师德,能够感染和激励学生,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校充分利用每周的教师例会、党(团)日活动,组织教…  相似文献   

10.
<正>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重视美术学科。坚持"做人品位高雅,做事追求卓越"的办学宗旨,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倡导高雅、健康的文化艺术生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修养。通过校园美术展这个窗口,展现我校师生团结协作、奋发向上、至纯至正、自信自强的精神面貌,推动校园艺术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6月21日,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在北京交通大学举办"2008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新闻发布会和开幕式。今年活动有三个方面:第一,组织国家级艺术团体到21个省(区、市)的高校为大学生免费演出京剧、昆曲、话剧、交响乐、合唱、歌剧、芭蕾舞、民主民间音乐歌舞等经典的剧目,共安排168场;第二,委托31个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  相似文献   

12.
3月3日,银川市教育系统召开了“树师表形象,创文明校风,为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做贡献”动员大会,我校全体教师深受鼓舞和鞭策,认为这一活动的开展对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我校以“树、创、献”活动为龙头,开展了丰富多采的活动,如“教师应树立怎样的形象”研讨会,“三尺讲台做奉献”演讲会,“敬业、爱生”经验交流会,“教书育人”成果汇报会。在此基础上,全校进行评选“十佳”教师活动,通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广泛听取全校师生…  相似文献   

13.
民乐社团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它包含了器乐的教学排练和各种文化知识的学习,几乎各个学校的社团建设中都会有它的身影。我校从合作教学、演出交流、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方式一步步探索与高校艺术合作的多种可能性以及其成效,为中小学生创造更加优秀的展示平台及学习机会,让民乐成为我校特色,打造成学校独有的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4.
学校中的诸多要素,通过以人为核心进行组织管理,在整体上形成和谐匀称的结构、合理的运作方式,以获取最大的育人效益。这就是整体优化原理在学校工作中的体现,长期以来,我校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以“四全管理,整体优化”为管理模式形成自己的特色,1997年被永安市授予“艺术教育特色联系学校“,近年来又获全国读书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省、市“文明学校”、省首批“五无”学校、市教育先进单位、教研先进单位、市“三A”学校等多项殊荣。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第109中学是广州市办学模式改革试点学校,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实施“以美育人”教育模式,有艺术教育特色的完全中学。 我校从低层次的学校起步,以广州市改造“薄弱学校工程”为契机,学习和运用辨证的系统理论和方法,从1990年开始,以营造“艺术教育特色” 为突破口,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厌学情绪,在优化课堂教学的同时,大力加强艺术课程,广泛开展丰富多采的群众性课外艺术活动,组织班级演出队和学校蓓蕾乐团,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和演出中调整心理状态,融洽人际关系,增强自信心,体验成功感,唤醒主体意识,实现“情感迁移” 和“动机迁移”,使学生主动投人学习活动,改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率。实践表明,学生厌学情绪的淡化,心理素质的提高,促  相似文献   

16.
我校一年一度的“高一年级英语戏剧周”活动已经形成特色,该项活动体现了英语教学的新理念,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精神,是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活动,受到教师和学生的热烈欢迎。这项活动叫“戏剧周”可谓名副其实:在期末考试之后,师生们把课业暂放一旁,大家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排练英语短剧,然后选出优秀剧目作汇报演出,从排练到演出历时一周,整整一周内我们沉浸在英语戏剧中。  相似文献   

17.
在交通部和陕西省的领导下,我校以创建文明校园为立足点和突破口,全面加大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力度,使校风校貌大为改观,教育水平稳步上升,师生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学校建设稳步前进。1995年,西安市授予我校“园林化单位”称号;1996年6月,西安市政府在我校召开了“城市环境美化现场会”;1996年11月,学校获得陕西省高校首批“文明校园”荣誉称号;1997年2月,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学校开展“创佳评差”竞赛活动最佳单位。在创建文明校园活动中,我校的具体作法是:1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政领导重视通过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相似文献   

18.
我校(江苏省如东县掘港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近几年来,全校师生努力践行“容和”文化主张,以陶行知“爱的教育”思想为核心,将仁爱教育作为我校德育的重要抓手,使学校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博爱墙是全校师生的精神坐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等同志都曾为它题写“爱”字。学校提出“让爱从墙上走下来”,并设计了由学生参与的“爱的教育”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9.
李志伟 《甘肃教育》2009,(16):12-12
一、全员参与制的涵义及实施途径 “全员参与制”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全体师生共同参与,通过“校园服务活动”这一形式而实现的一种教育管理制度。它旨在提高师生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能力。而校园服务活动是我校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我校实际,为师生精心设计、搭建的思想品德、认知情感、纪律卫生、劳动安全等教育实践平台,也是学生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参加服务活动的班级称之为“服务班”,参加服务活动的学生称之为“服务生”。  相似文献   

20.
2003年,我校被省教育厅确立为全省高校“两课”改革唯一的试点单位,省教育厅、学校共拨专款22万元予以资助。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领导下,我校就全面推进高校“两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普及化途径、“两课”教学方法改革、运行机制创新进行了研究,将“两课”现有的七门课程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论》《法学概论》《形势与政策》和《思想道德修养》,课时分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