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6 毫秒
1.
邻居二大爷的名气可大了,听爷爷讲,二大爷早年做过赤脚医生,据说他专治疑难杂症,后来越传越神了,俨然成了一位“大仙”,用“神咒”治病更是一绝。  相似文献   

2.
嘴巴回来了     
“嘴巴找回来了!”同学们高呼着。“给,快贴上!”小宝忙把嘴巴贴到了大龙脸上。嘴巴心里想:“让你再委屈我!”原来大龙在班上学习本来就很差,再加上上课时老是废话连篇,老师总说“:大龙,请把你的嘴巴管住。”可大龙听了,一点也不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上课说话的次数更多了。嘴巴伤心地想“:又不是我要说,老师干吗要骂我?”下课后,大龙更是脏话连篇,有时还咒别人。同学们都说“:大龙,快闭上你的乌鸦嘴!”嘴巴委屈得很“:为什么我要长在大龙脸上?这简直是我的耻辱。我得走,离开他!”在一个漆黑的晚上,嘴巴走了,眼睛、鼻子怎么劝也无济于事。第二…  相似文献   

3.
长尾巴     
[讲述参考](选自《幼儿画报》1992.5) ①小胖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饭粒撒满了桌面。小胖把桌面上的饭粒都扔给公鸡吃。②小胖看电视出了神,用勺子去舀鱼,舀到了菜盆外面。小胖拿起来就扔给了小猫③小胖去舀肉,又把肉掉到了桌子下面。小狗乐颠颠地跑过来,一口吃了香喷喷的肉。④小胖吃完饭,公鸡、小猫、小狗还追着他要东西吃。小胖身后好像长了一条“长尾巴”。  相似文献   

4.
小小,本不姓小,只因长得小鼻子小眼小嘴巴小个子,总之一个词概括——小巧玲珑。不仅如此,他还长得酷似小女生,又经常做些小动作和闹些不笑死人誓不罢休的小笑话,故得此“芳名”名:“小小!”  相似文献   

5.
离家记     
隔壁的小胖离家出走是在两门功课挂了“红灯”之后。小胖爸爸给了他一顿结实的“竹板炒肉”。不一会儿,小胖妈便在桌上发现了一张破纸,纸上,小胖用他独特的“歪斜体”写着“我走了”三个字。小胖妈的眼泪一下子就如长江黄河决了堤一样泄了出来。她发疯似的当着众人的面点着小胖爸的鼻尖嚷着:“你还我儿子,你还我儿  相似文献   

6.
自画像     
有一个帅气的小男孩,他长着一头乌黑的头发、一对水灵的眼睛和高高的鼻梁,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和一对顺风耳。他总自以为是。有一次写数学作业,他的字本来就写得不好,同桌对他说:你把字写好一点。他却偏偏把字写得又大又乱,嘴里还念叨着:没关系。他写完后拿到老师那儿去批,老师看了生气地说:你  相似文献   

7.
森林里,有一只小胖猪。小胖猪从不洗手,一双手呀又脏又黑。一天,小胖猪在家闷得慌,他来到了小树林。小树林里有三间小房子,一间挨着一间,里面住着小花狗、咪咪猫和小猴子。小胖猪来到了第一间小房子,他看见小房子的门上有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小狗家”三个字。“丁东,丁东”小胖猪按了按门铃,出来开门的是小花狗。小胖猪伸出一只手,要和小花狗握握手。小花狗看了看小胖猪又脏又黑的手,吓得摇摇头缩回了手。小胖猪来到了第二间小房子,他看见小房子的门上有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咪猫家”三个字。“丁东,丁东”小胖猪按了按门铃,出来开门的是咪咪…  相似文献   

8.
邻家有个五岁的男孩叫“小胖”,长得活泼可爱,而且很“大方”,如果他吃什么东西,只要你逗一句:“小胖,把你的东西给我吃一口行不行?”他马上会递到你的面前,脆声地说:“叔叔,吃!”你不由要说:“叔叔今天不吃,小胖真大方。”可是有一天,为了一口东西,小胖和爸爸闹得不可开交,他爸爸妈妈也吵起架来。只听妈妈说:“没出息,跟孩子争嘴。”爸爸骂小胖:“是个小两面派,这样下去,以后怕喝他一口凉水也难呢!”一问,原来小胖妈妈今天买回一网兜苹果,洗了一个又红又大的准备给小胖。小胖爸爸说:“不知道味道怎么样?”接过去尝了一口。谁知小胖看看苹  相似文献   

9.
江水鹰 《老年教育》2013,(12):39-39
今年暑期,我把孩子“寄养”在邻居李大爷家里,他与李大爷的孙子成了玩伴。  相似文献   

10.
邻家有个五岁的男孩叫“小胖”,长得活泼可爱,而且很“大方”,如果他吃什么东西,只要你逗一句:“小胖,把你的东西给我吃一口行不行?”他马上会递到你的面前,脆声地说:“叔叔,吃!”你不由要说:“叔叔今天不吃,小胖真大方。”可是有一天,为了一口东西,小胖和爸爸闹得不可开交,他爸爸妈妈也吵起架来。只听妈妈说:“没出息,跟孩子争嘴。”爸爸骂小胖:“是个小两面振,这样下去,以后怕喝他一口凉水也难呢!”一问,原来小胖妈妈今天买回一网兜苹果,洗了一个又红又大的准备给小胖。小胖爸爸说:“不知道味道怎么样?”接过去尝了一口。谁知小胖看看苹  相似文献   

11.
楼上邻居家的那个男孩挺聪明,还只读小学三年级,已经能看厚厚的大部头著作了,且爱不释手。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我的那位邻居却不认为是好事,说,我的这个小赤佬什么都好,就是太要看“闲书”。原来,他是反对儿子看课外书的,他把课外书叫做“闲书”,认为多看“闲书”就会影响“正书”(教科书)的学习,多次劝说、干涉甚至动粗都收效甚微,邻居就想出了一个自以为挺高明的办法。今年春节前,他从新华书店购了一大包“书”回来,作为送给儿子的新年礼物。小家伙高兴得直跳,以为爸爸“解除”了他看课外书的禁令,但打开后一看,小嘴巴立刻撅得老高,那叫什么…  相似文献   

12.
我有个同事,他的孩子在幼儿园里连一首完整的歌也学不会。每当他看到别的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唱唱跳跳,自己的孩子象个哑巴,他心里就不愉快,于是经常训斥孩子,骂他是“黄鱼脑袋”,越骂孩子越自卑,甚至连最简单的儿歌也忘得一干二净。我还听到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孩子在幼儿园里私拿了一只苹果,邻居的孩子告诉了他的爸爸,做爸爸的不进行正面教育,把孩子劈劈拍拍地打了一顿。第二天,这个孩子到幼儿园,把邻居的孩子也打了一顿。这事让他爸爸知道了,自然免不了又是一顿打。  相似文献   

13.
小胖已经读二年级了,学习很认真,成绩一直不错。他长得胖嘟嘟的,一对脸颊圆圆的,真是谁见谁爱。他妈妈把他宝贝得不得了。可是最近小胖迷上了动画片《蒙面超人》,就再也无心学习了,一天到晚“痴”着电视机,恨不得跟了蒙面超人去。这天,正在上语文课,  相似文献   

14.
“古”娃娃觉得一个人没意思,想找个邻居做伴,于是决定搬家。 他选择了一位“女”大妈做邻居,于是他成了“姑”字。别人都把他当成“小姑娘”看待,给他梳辫子,让他穿裙子,真别扭啊!  相似文献   

15.
甜甜的书本     
寒假读书会上,小动物们都在认真地读书,小胖熊却只张张嘴巴,不读出声来。红袋鼠老师送给小胖熊一本用糖果纸做的彩色书。小胖熊看了几页,又不想读了。有什么办法让小胖熊爱读书呢?红袋鼠老师想了想,就请小蜜蜂来帮忙。小蜜蜂嗡嗡地飞过来,把采来的花蜜一点点洒在小胖熊的糖果纸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个越来越让人眼花缭乱的世界,一个一个的新概念,一个一个的新名词,一个一个的新方式,一个一个的新流行,就像赛跑似地飞快地生长出来,然后又在你还没弄明白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又一个一个飞快地消失了。韩寒的身影还在眼前,张悦然、李傻傻、春树、郭敬明……一大串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比他还青春的名字一下就让他显得很“老”了。谢霆锋还在台上很卖力地又跳又唱,周杰伦舞了几下双节棍,就把他打到了被人慢慢遗忘的角落里。他们都不把青春当一回事,用自己另类而偏激的方式嘲笑这个世界,用一个字就表达了我们内心向往的个性:“酷!”激动得我…  相似文献   

17.
等专家     
大门响了一下,二大爷忙扭头去看。只见一股风卷着树叶和尘土,从大门外冲过去,在他的脚下打旋儿。他笑了笑,自言自语:“这妮儿,咋还没有回来!”刚才,大狗和粪堆也来过,急火火地问:“有信儿吗?妮儿还没有回来?”“没有呀。”“咋弄的哩?”大狗和粪堆搔着后脑勺。二大爷笑了:“别着急嘛!”说是说,其实他心里比谁都着急哩!二大爷他们是在等顺英姑娘。那是一个月前,二大爷喂的那窝猪娃长得正欢呢,忽然拉起白痢来,屁股好像在面糊里蹲了蹲似的。这一拉不要紧,滚瓜溜圆的猪娃眼看着肉皮儿松驰开了。二大爷鞋里长草慌(荒)了脚…  相似文献   

18.
我的邻居有个小弟弟,刚刚过完一岁生日。他头大大的,眼睛圆得像十五的月亮,嘴巴整天笑口常开,非常可爱。他很喜欢我养的乌龟,他一会用手按着乌龟,当小汽车玩;一会儿把手放到乌龟嘴边,吓得大家心惊胆跳,怕他被咬伤。只有我很放心,因为我知道这些乌龟是不咬人的。以前他“走路”只是爬,但是奇怪的事发生了,就在前几天,只是短短的一个晚上,他就能站起来并且不用扶着行走。过了几天,他的胆子越来越大,前两天因爬到高的地方摔下来摔伤了。不过摔得不重,只是擦伤了脸上的几块皮,变成了“大花脸”。伤的不仅是他的脸,还有他的胆量。因为自从他摔跤以后,又不敢自己行走了。邻居的小弟弟$广州市环市路小学二年级@骆彬泉  相似文献   

19.
熊老板长出一身羽毛,急得昏头胀脑。他又不肯上医院,只好坐在沙发上动也不动。过了一会,羽毛虽然没消退,但他身上不痒也不难受了,便又有了闲心,同“李桃”唠起来。老黑猫黑乎乎知道,刚才熊老板大夸自己是靠“诚实劳动”发了财,明明是撒谎,但是鼻子没有变长,这是因为自己忘记念“撒谎鼻子就长”的咒(zhòu)语了。于是,它赶紧念咒语:“咚咚咚,哐哐哐,说假话的嘴巴长……”你看,黑乎乎一着急,把“鼻子长”念成了“嘴巴长”。黑乎乎念错了咒语,心里更急:这“嘴巴”可怎么个长法呢?不过,一眨眼间,黑乎乎就发现:咒语念错了更好。现在熊老板的嘴巴,…  相似文献   

20.
1、鸡蛋小贩有一个人带了一些鸡蛋在市场上贩售,他在一张纸板上写着:“新鲜鸡蛋在此销售”。有一个人过来对他说:“老兄,何必加新鲜两个字,难道你卖的鸡蛋不新鲜吗?”他想一想有道理,就把“新鲜”两个字涂掉了。不久,又有一个人对他说:“为什么要加在此呢?你不在这里卖,还会在那儿卖?”他也觉得有道理,又把“在此”涂掉了。一会儿,一个老太太过来对他说:“销售二字是多余的,不是卖的难道会是送吗?”他又把“销售”擦掉了。这时来了一个人对他说:“你真是多此一举,大家一看就知道是鸡蛋,何必写上‘鸡蛋’两个字呢?”结果所有的字都涂掉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