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耐力是许多体育项目的基础之一,中长跑训练是耐力训练的重要手段,本文提出了对中长跑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作者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耐力是竞走运动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那么,如何提高竞走运动员的耐力素质,使其具备长时间快速走的能力,是摆在教练面前的首要问题。1 少年竞走运动员的耐力训练 少年竞走运动员的耐力训练应以有氧训练为基础,随着年  相似文献   

3.
速度耐力差,是我国短跑多年来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少年也不例外。造成短跑速度耐力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过去有不少同志提出一些看法和观点,但至今仍没有基本的统一认识。就训练手段来说,前几年有人提出“以短促长”,有的主张“以长带短、长短结合”等手段发展速度耐力,都不同程度地收到微薄效果。当前提高短跑运动员速度耐力,使之具有高度耐力创造优异成绩,仍是短跑中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此,我们总结了走过的道路和近几年的训练安排,对少年短跑速度耐力训练有些新的认识。一、充分认识短跑训练生理、生化特  相似文献   

4.
加强优秀散打运动员专项耐力训练方面的研究是进一步提高散打竞技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部分优秀散打运动员专项耐力调查分析、根据散打运动专项耐力特点,提出散打运动专项耐力训练方法的几点建议,即针对不同队员制订不同的训练方法、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遵循专项训练深化原则和训练形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5.
耐力,是一种重要的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也可看作为抵抗疲劳的能力。各种体育运动的都离不开耐力。田径运动各个项目都得肌肉用力,自然是需要耐力,耐力训练因此便成为田径训练的内容基本之一。但是,对少年田径  相似文献   

6.
如 何改善优秀速滑运动员的机能素质水平是训练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也是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所在。在多年的训练实践中 ,在改善运动员的机能素质方面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1 耐力素质耐力素质是身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大全能速滑就更应具备这种相应的耐力素质水平。耐力训练要根据它的目的性和训练中的不同角度来划分。耐力训练有很多种类 ,大致可归纳为 4种类型的耐力性练习。1 1 根据运动项目所需时间的耐力训练短时间的耐力训练 ,40s-2min之间所需要的耐力素质 ,这种练习中的能量供应主要是通过无氧过程提供氧债很高…  相似文献   

7.
目前体育舞蹈在我国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其竞技水平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还存才很多不足的问题,运动员核心力量的不扎实就是其中之一。因此笔者从相对力量训练、速度力量训练、力量耐力训练、速度力量训练、力量耐力训练五大方面探寻体育舞蹈运动员身体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以期为体育舞蹈训练和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浅谈摔跤运动员的耐力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摔跤运动训练中,耐力是重要的运动素质之一。没有很好的耐力水平便难以取得比赛的最后胜利。所以在运动训练中对这项素质的发展予以极大的关注。良好的耐力还是大负荷训练后身体迅速恢复的一个重要前提。[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1 最大力量训练的重要性最大力量训练在赛艇训练中是必不可少的训练内容之一 ,最大力量是力量、耐力、速度的基础。近年来我国赛艇运动的训练水平有较大提高 ,但也有部分运动员偏重于耐力训练 ,忽视了陆上绝对力量训练 ,还有部分运动员没有把力量和耐力很好地结合起来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专项力量和专项速度耐力的发展提高。要想使运动员提高绝对速度、绝对力量 ,必须重视陆上最大力量训练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速度耐力。特别是女子运动员 ,由于肌力弱 ,肌纤维细长 ,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低 ,又受到心肺功能的限制 ,所以最大力量的训练就…  相似文献   

10.
有氧和无氧耐力是耐力项目训练的重点,也是当前运动训练界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关注并极具争议的问题.专项耐力对有氧和无氧能力具有不同的需求,它们二者之间的比例是专项耐力形成的重要依据.同时,有氧和无氧能力在横向和纵向还呈现出相互支撑和制约的动态变化关系,该关系对耐力训练,尤其是专项耐力的训练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最大吸氧量是评价耐力运动员运动能力和长期训练效果的重要指标。有良好训练的耐力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可达80毫升/分·公斤体重以上。这一数值几乎是久坐的没有训练者的两倍。仅具中等水平最大吸氧量的耐力运动员要在高水平的竞赛中取得成功是不容易的。因此最大吸氧量是耐力运动员和他们的教练员十分关心的问题之一。但是最大吸氧量只是一种描述性的测量,只有对限制最大吸氧量的各种因素作出诊断和进行生理评价,才能为制定训练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有的放矢地提高运动的有氧能力。  相似文献   

12.
提高短跑运动员的速度耐力,使之具备较强的保持速度的能力,从而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仍是短跑训练工作中普遍重视的问题之一。为此,我们对上海部分短跑运动员采用主项及超主项段落、中等以上强度的间歇跑、反复跑及变速跑等速度耐力练习课进行了医学生理学观察,并对此类速度耐力训练的近期影响与多年教学效果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现分三个方面叙述如下: 一、一些常用速度耐力练习手段的生理反应及近期效果评价在短跑训练工作中,经常看到教练员  相似文献   

13.
正中跑项目是高考体育生身体素质测试(800米跑)和部分考生选择专项测试(1 500米跑)的主要项目,如何有效地提高考生中跑训练的水平一直是体育教师和考生探讨的问题。体育考生的中跑训练不同于专业运动员的中跑训练,既要关注速度、力量、耐力和协调性的训练,又要突出中跑成绩的提高。笔者结合自己高考时的训练和近几年的教学与训练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考生中跑训练的方法。中跑项目是既有耐力又有一定速度的大强度竞赛项目。对于考生而言应该从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速度和速度耐力、力量耐力等方面的训练入手,按照考生训练的周期,选择适合高中生承受能力的训练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从事中长跑训练,应该重视对运动员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但其中的耐力则是中长跑运动员的专项素质,无疑更为重要。一般耐力训练是发展专项耐力训练的重要生理基础。如果这个基础打不好就进行专项耐力训练,就等于拔苗助长。所以中长跑教练员都非常重视探索发展一般耐力训练的途径。我在长期训练实践中体会到:越野跑训练是发展一般耐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王菲 《中华武术》2015,(3):40-41
短跑项目是田径运动中主要的项目,是400米及400米以下距离跑和接力跑的统称。400米跑集速度和耐力于一体,是速度耐力最集中的体现,也是业余训练中最难训练的项目之一。在业余训练中如何把握400米跑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也成为教练员的难题,怎样才能使学生即有兴趣又能提高成绩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人从事体育教学十几年,多次在业余训练中从事短跑的训练,对400米跑的训练有一定的认识,现总结几种训练方法和手段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呼吸肌疲劳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相信,呼吸系统是影响耐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剧烈的耐力练习会导致呼吸肌的疲劳,而且运动训练和比赛所导致的呼吸肌的疲劳也会影响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因而运动员进行呼吸肌的耐力训练可以提高其耐力水平。勿庸置疑,呼吸系统的疾病可以影响运动能力,但是呼吸系统在何种程度上影响运动能力仍然有争议。  相似文献   

17.
念龙 《当代体育科技》2020,(9):52-52,54
和其他运动不同,帆船这一项运动一直以来都十分考验运动员自身的耐力,而帆船运动在实际训练时更以耐力素质训练为主。技术性较高的体能类运动项目要求所有的运动员拥有足够的体能、娴熟的技能,才能获取更快的船速,最终赢得比赛。在帆船运动比赛中对于运动员的心肺机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特别是有氧耐力水平。为此,如何对帆船运动员的耐力进行训练,并且找到相关的训练模式,成为了当前帆船运动员在实际开展训练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基于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8.
孙康 《中华武术》2020,(1):54-55
对于帆船和帆板运动员来说,耐力是最为重要的身体素质,所以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开展专项耐力素质训练。基于对耐力素质训练的生理学研究,本文指出在专项耐力训练中需要采用的耐力素质训练方法,从生理学角度上对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进行训练,从而让运动员能够稳定完成整个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19.
耐力素质是中长跑运动员的最重要的运动素质,有氧耐力训练和无氧耐力训练是中长跑运动员耐力训练的主要内容,中长跑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训练方法包括有氧基础练习、有氧问歇跑、长距离反复跑等,无氧耐力训练包括无氧间歇跑、问歇短跑、长距离变速越野跑等。  相似文献   

20.
有氧训练--提高我国耐力项目运动水平的关键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陈小平 《体育科学》2004,24(11):45-50
“耐力”是我国运动员普遍欠缺的素质,是造成我国体能类运动项目长期落后于世界水平的主要原因。忽视有氧训练,过于强调以提高运动员“乳酸耐受能力”为目标的高强度无氧训练,是我国大部分耐力项目训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不能简单地将比赛的能量代谢特点作为指导长期运动训练、培养耐力能力的惟一依据,不同的代谢途径是一个有机整体,应当从机体“适应理论”的角度,从负荷对机体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考虑耐力的训练。当前有氧训练已有了很大变化,有氧训练与力量和技术训练的密切结合是耐力训练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