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6年是农历的狗年。在中国化中,狗又称犬,是用来看家护院的,常为人们所不斥,如词语“哈巴狗”、“狗仗人势”等就体现出了人们对狗的厌恶。在西方,人们却把狗做为宠物来养,昵称狗为“he”,对狗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嘘,听![编按]  相似文献   

2.
女孩与狗     
儿子念宁是中班的小朋友,我们教他英语单词“boy(男孩)”和“girl(女孩)”,为了让他形象地记住,就拿“包儿”和“狗”让他试着记忆。 有一天,他编了一个故事“女孩与狗”:一个外国小朋友和一个中国小朋友手拉手在街上走着。突  相似文献   

3.
一条狗.从前“像小媳妇一样温存”,现在却变成了“满脸的骄横.脾气报火暴,开口就咆哮撒泼。没理可讲”;原来是“庄稼人吃饭艰难,不养狗”,而“近年养狗却成时尚。狗事亦有了辉煌巨变”。  相似文献   

4.
《特区教育》2014,(11):48-49
一大清早,“不吐不快”议事会就收到了一份神秘的提案。什么提案?小编也不是很清楚,据说是关于放假的。于是,耐不住寂寞的TT狗就自告奋勇,决定把事情的原委调查清楚。  相似文献   

5.
强化语言训练发展思维能力──新增课文《狗》教材简析及教学建议江苏张筠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第24课《狗》是一篇新增的课文,叙述的是“我”由因为害怕狗而逃避狗,到讨厌狗而将狗打跑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要敢于正视和克服,要勇敢而不能怯懦的...  相似文献   

6.
夏姐姐 《成长》2006,(6):82-83
狼和狗长相类似。并且都喜欢咬人,可为什么色狼被造出来了,而“色狗”没被造出来?根本原因是狼比狗凶残,狼咬人的目的是把人吃掉。色狼没有温情也没有真情可言。他们的使命就是吃女人.一连串地吃下去,甚至连“收藏”二字都没时间思考。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作品中写尽了狗相,如“乏走狗”、“洋狗”、“叭儿狗”等各种蕴含深意的狗形象,成为了一种“社会相”的类型形象,既构成了鲜明生动的艺术特征,也反映了“狗”这一类型形象在多个历史时期的精神特质。“狗相”的产生是强大的民族文化心理后援、历史语境的契合及书写者个人的立场及其思想发展历程合力推演的结果;而鲁迅先生的批判与呐喊精神在当今社会思想层面与社会层面仍有一定的时代和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广东第二课堂》2004,(12):10-11
四个朋友在为谁的狗最聪明而争吵。第一个人是个工程师,他对自己的狗喊道:“三角形,露一手。”这只狗便跑向书桌,拉出一张纸和一支铅笔,画出了一个完美的三角形。  相似文献   

9.
狗,又名犬。我国是世界上驯养犬最早的国家之一,中文里“犬”字早在甲骨文时代已出现,《诗经》中也有许多犬的记载。因为狗与人类关系密切,于是在我们的语言里,许多时候就用“狗”去喻事喻理。那些不守规矩,横冲直撞的叫“疯狗”;没有主见而受人指使的为“走狗”;讥人口吃谓“大舌狗”;骂人胡言乱语叫“放狗屁”;做人太守本分曰“做狗就吃屎”;痴心妄想就是“饿狗想吃肉”,因为“狗咬骨头,猫吃肉”,各人福气不同呀!狗因主而荣,往往“狗仗人势”,因此才会有“打狗看主人”“打狗看人面”和“打狗欺主”之说。“恶狗咬人不作声”或“咬人狗不…  相似文献   

10.
    
我很寂寞,我想在网络中寻找一只与我投缘的狗。一“你好,我是一只狗,愿意做我的朋友吗?”“胡说八道,才不和你聊,哪有人说自己是一条狗的呢?你一定是变态!”“不,我不是变态,我也不是人,我真的是一只狗,你也是狗吗?”“谁是狗?变态!滚!88!”看着那人的QQ头像隐去,我心里一阵失落。二“好啊!你相信我是一只狗吗?”“呵!你一定是一位幽默大帅哥吧?”“在狗群中,我是算帅了,但幽默嘛,还算不上啦!朋友,你是狗吗?”“瞧!你还说不幽默,这不又幽了一默吗?拜托,我是人,不是狗,而且还是个漂亮MM呢!帅哥,做个朋…  相似文献   

11.
“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汉语和英语中的概括意义大致相同,而附加色彩意义却大相径庭.本文主要围绕“狗”这个词语的民族性、时间性,英语中“狗”语义色彩分类,汉、英语言中“狗”语义色彩不同的原因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我最怕狗     
敝人患有严重的“恐狗症”。平日里,一见到狗,我就小腿哆嗦、头皮发麻,老远地绕开;如果狗先生、狗小姐们对我叫唤几声,我准会“花容失色”,一路狂奔,你说我可怜不可怜?昨天邻居赵阿姨买了只狮毛狗,她主动到我家,要我跟“斯斯”(狗名)玩会儿,顺便遛遛狗。这不是要我的小命吗?我连连摆手道:“别,别,我不熟悉狗性,万一把狗遛丢了……”“你别不好意思,我知道,哪个小孩子不爱狗?快牵去遛吧!”说着她热情地递过狗绳。哎呀,她错把我的害怕当客气了,我本想告诉她我最怕狗,可又怕她笑话,于是无可奈何地牵来那根“要了命”…  相似文献   

13.
    
人们爱说“猪狗”,其实“猪”和“狗”是不能并列的。也有一些人喜欢狗,却没有一个人喜欢猪,虽然有不少人天天在吃猪肉。  相似文献   

14.
张晓云 《丽水学院学报》2004,26(3):78-79,122
新编高中语文第二册的“东犬西吠”不应解释为一般的陈述句:“东家的狗(听见西家声音)就对着西家叫”,而应理解为互文:“东家的狗和西家的狗相互在叫”;第三册中的“公子”不是指湘君。而是指湘夫人。  相似文献   

15.
狗年说狗     
今年是狗年,也就成了人们议论的主题,一时间关于狗的各种商品也都热销了起来。虽说狗代表忠诚,狗是人类的朋友,但很多关于狗的成语或俗语都带有贬义色彩:什么“狗急跳墙”,“狗尾续貂”,“狗眼希人低”等等,这还真是让人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喜爱的动物。因此宠物化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如中英两国人民都有养狗的习惯,但两国人对狗有不同的传统看法。中国人常用狗来比喻坏人坏事。而英国人大都认为狗是忠诚可靠的朋友。因此,英语中有许多关于狗的习语(canine idioms),其中除了一部分受到外来化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坏”的意义。如.  相似文献   

17.
如今,很多小朋友家里都养着猫或狗等宠物,主人要想完全弄明白这些宠物的想法,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前南斯拉夫的动物学家发现,其实猫和狗都有自己的“秘密语言”,它们会用身体和叫声的变化来表达各种意思,如果主人掌握了这种“语言”,和宠物交流就不难了。动物学家认为,狗的叫声可以分为170种,各种叫声所表达的意思不同:短促而又连续的“汪、汪”声表示“快来和我玩”;而只有一声“汪”则意味着“开门,我要出去”,或者“我们一起去散步吧”,或是“我饿了,给我一根香肠吃”。狗的肢体语言远比单纯的叫声所表达的意思要多。当狗摇晃尾巴,或…  相似文献   

18.
    
巴金 《阅读与鉴赏》2004,(11):30-32
人们爱说“猪狗”,其实“猪”和“狗”是不能并提的。也有一些人喜欢狗。却没有一个人爱过猪,虽然有不少人天天在吃猪肉。  相似文献   

19.
杨永杰 《广东教育》2002,(12):45-45
一、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形象性因素善于形象化地处理教材,能够使单调枯燥的知识变成生动形象的内容,使学生在轻松、生动的氛围中接受知识。例如在讲充分必要条件时,对必要条件,书上是这样定义的:如果P则Q是真命题,即PQ称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言简意赅。但是学生对“是必要条件,未必是充分条件”不好理解。这时,我举出这样例子,“狗有四条腿。”大家都毋庸置疑,狗是四条腿的充分条件。四条腿是狗的必要条件,大家都能接受和理解。但是“四条腿”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否则,有四条腿的动物都变成狗了。这个比喻…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物》一处插图有误现行初级中学《生物》二册第88页“条件反射的建立”的插图Ⅳ80下面的文字说明为:“狗对无关刺激无进食反应示意图”,即只给狗听铃声(无关刺激),狗不表现出进食的活动,而示意图中却有口动、分泌唾液等进食的动作。图Ⅳ82下面的文字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