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勇 《体育科技》2007,28(3):24-26
21分每球得分制已从2006年5月起正式启用并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羽毛球赛场上采用。新赛制力求缩短比赛时间,增强对抗性、偶然性和观赏性,强调进攻和快节奏,目的在于吸引更多的运动员参赛、观众关注、企业赞助和电视转播。新赛制对羽毛球运动产生较大的影响,也对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刘波 《辽宁体育科技》2010,32(1):69-70,78
对中国男单羽毛球运动员林丹在15分制与21分制的两场比赛进行技术统计,总结出林丹在新赛制比赛中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为羽毛球运动员在今后的新规则比赛中能更快的适应比赛,更好的发挥自身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赛制下羽毛球运动的速度要求和训练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06年新赛制开始实行,快速进攻在现今已成为各国技术打法的核心内容.在羽毛球比赛观看性增强的同时对运动员体能方面也有了更新更强的挑战,这种发展趋势和新赛制的实行对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速度素质,才能适应现代快速打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追踪我国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在新赛制下的表现,研究了新赛制所带来的变革。研究表明:新赛制使女子单打比赛时间延长、心理压力加大、强手优势弱化、对技术战术及体能要求更高。应该改变训练指导思想、加大年轻队员的梯队建设、选材和技术风格多样化、科学训练减少伤病、提高单兵作战能力等。  相似文献   

5.
21分制与原来的15(或11)分赛制相比在竞赛特征上具有许多显著的自身特点.主要对羽毛球优秀男子单打运动员在21分和15分赛制的后场技、战术进行对比,分析转变赛制后对羽毛球运动产生的影响,为中国羽毛球队保持今后世界级的训练和比赛水平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录像统计所得文中的各组数据来分析新旧赛制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1分赛制的比赛节奏变化快了;技、战术水平要求更稳定,体能要求提高;技术全面,有突出特长,打法风格是稳中带凶的运动员将会受到最大程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羽毛球运动被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之后,羽毛球运动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从而促进了世界羽毛球运动技术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涌现出一大批优秀运动员。在目前举行的各级别的国际比赛中,各优秀运动员之间的竞争非常的激烈,一场比赛(包括单、双打)往往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结束。由于比赛时间的拖延,直接影响到竞赛的组织和编排,同时也影响到裁判员和运动员的休整以及观看比赛的广大观众、电视转播等一系列问题。为了使羽毛球运动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建议修改羽毛球赛制,控制每一场比赛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由澳门羽毛球总会主办的2006年全澳联赛杯羽毛球团体对抗赛于3月20- 26日在望厦体育馆正式展开。此次赛事是澳门首次采用国际羽联的最新21分赛制。男子组共进行了4场比赛,战况十分激烈。尽管第一次使用新赛制,但受到了广大运动员们的欢迎。因采用新赛制  相似文献   

8.
对乒乓球新赛制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乒乓球新赛制的改革 ,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技战术水平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 ,要尽快调整训练比赛方法、手段 ,才能适应比赛 ,取得优异成绩。本文从心理素质、技战术变化等方面探讨了适应新赛制 ,克敌制胜 ,造就优秀运动员的重要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9.
2005年国际羽联修改羽毛球规则后,对技战术打法的影响较大,从最近的羽毛球赛事结果来看,新赛制更有利于进攻型打法的发挥,比赛变得更激烈、紧张,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要求更高。在竞赛中,只有坚持“以我为主”,结合自己的风格,积极创新,才能在比赛中抢得先机。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研分析21分新赛制相对于旧赛制对羽毛球女子双打运动员体能的影响,认为21分新赛制对女双运动员的体能需求更大,有必要加大训练负荷,采用有效的、针对性的科学训练手段来提高女双运动员的体能。  相似文献   

11.
余晓 《体育师友》2009,32(5):30-31
1前言 羽毛球新规则与旧规则相比,明显地加快了比赛的时间和进度;增添了比赛结果的偶然性,提高了观众的观赏性;同时对在旧规则下形成的羽毛球技战术的冲击也是巨大的。新的赛制要求运动员必须尽快进入比赛状态,加强主动进攻的意识和连续进攻的能力,减少无谓的失误;提高进攻的速度、力量、落点和节奏变化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研分析21分新赛制相对于旧赛制对羽毛球女子双打运动员体能的影响,认为21分新赛制对女双运动员的体能需求更大,有必要加大训练负荷,采用有效的、针对性的科学训练手段来提高女双运动员的体能。  相似文献   

13.
试析新赛制对羽毛球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1分每球得分制在2006年的羽毛球比赛中试用,新赛制力求缩短比赛时间、增强对抗性、偶然性和观赏性,强调进攻和快节奏。目的在于把羽毛球运动推向普及,吸引更多的选手参赛、观众关注、企业赞助和电视转播。新赛制对选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羽毛球诞生于英国,并逐步发展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2006年羽毛球实行新的得分制——21分每球。在新赛制下,运动员需要改进以往的竞技方式,提高身体素质,并且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加大体能训练力度,这样一来,才能够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得分率。本文主要从新赛制的特点、和对运动员体能影响两个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羽毛球运动的强国.据调查,2016年我国参与羽毛球运动的人数多达两亿以上.新规则、新赛制的产生,对羽毛球运动员的体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但是体能训练究竟采用何种方法,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还需要深入探究.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新规则的内容与新赛制的特点,重点讨论了在此背景下如何进行羽毛球体能训练,旨在不断丰富羽毛球运动员体...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羽毛球的步法研究和介绍,针对新赛制对比赛时间、队员无氧能力、技战术和心理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是:新赛制的影响是局部的,仍然没有改变羽毛球运动制胜规律的真实本质。  相似文献   

17.
羽毛球平抽挡技术是羽毛球比赛中一个重要的回球手段,主要运用于双打和混双项目,由于赛制和技战术等多方面的演变,该技术在单打比赛中出现频率逐步提高.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据分析法对抽挡技术在女子单子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以2017年世界锦标赛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三口茜、奥原希望、辛德胡等6名选手的比赛进行平抽挡技术运用数据统计分析.希望通过本研究,为女单运动员平抽挡技术的运用和提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和运动训练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田径运动员训练与比赛的实际,分析田径训练与比赛的兼融关系及两者相结合的训练方法。旨在使田径运动员的训练适应新赛制的要求,培养运动员对比赛的适应性、形成和持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提高田径运动训练的整体效果。为田径训练界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近年来国际田联新赛制的颁布和实施,我国的田径运动和竞赛的要求逐渐和国际接轨。如何应对和挑战在一个赛季接踵而至的重大比赛,尽快适应这种新赛制在比赛期间保持并发挥出高水平,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国田径的投掷项目特别是女子投掷项目在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期一直保持着世界级的水平,然而在近几年实行了国际田联的新赛制要求后,成绩却呈现逐级滑落之势。如在1999年田径世锦赛和2000年奥运会田径赛中,我国女子投掷运动员的成绩与1995  相似文献   

20.
足球联赛搞得热热闹闹,同为三大球之一的排球,刚刚结束的联赛也比较成功。人们在欣喜之余,最关心的是排球运动如何借助联赛持续发展的问题。亟需吃透新赛制新人锻炼不足,是人们对新赛制最大的担心。袁伟民举例说,过去比赛一场要换五六名替补队员上场,有时甚至试过11名替补轮番上场。实施新赛制后,一场比赛只有三四名替补有机会。此外,新赛制对体能要求降低后,延长了老运动员的运动生命,各队为保成绩都“舍新取老”,新人参赛机会大为减少。这种做法,短时间内可能会提高俱乐部的成绩,但不利于长远发展,更不利于后备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