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支气管哮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主要临床症状、肺功能及免疫功能改善情况,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4%,显著高于对照组(62.9%),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8.102,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哮鸣音和湿啰音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9.886、7.668、10.546、9.993,P0.01).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FEF值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232、3.672,P0.01),且观察组FEV1/FVC、FEF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187、2.517,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表达水平上升、CD8~+表达下调,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5.060、5.136、4.584,P0.01),且观察组CD4~+、CD8~+及和CD4~+/CD8~+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795、4.643、3.897,P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临床疗效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和免疫功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407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均为中、重度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用氨茶碱、激素常规治疗,治疗组使用布地奈德(普米克令舒)加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观察两组用药后患者症状缓解及肺部哮鸣音减少或消失时间.结果:两组治疗后均有一定的疗效,但治疗组用药量少,疗效更快.结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115例小儿急性喉炎的示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5月就诊115例急性喉炎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6例)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观察组为布地奈德首次1毫升(含普米克0.5mg)+生理盐水2毫升,对照组为地塞米松每次2mg+生理盐水2毫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间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达到75.36%,显著高于对照组(56.06%)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5天,显著高于对照组(5.4天)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在治疗小儿急性喉炎时效果低于地塞米松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IL-4mRNA和IL-4蛋白在哮喘大鼠CD34+细胞中的转录表达及孟鲁司特(montelukast,MK)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哮喘组、MK组和正常对照组.用卵白蛋白制备大鼠哮喘模型.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中IL一4和γ-干扰素(IFN-γ)浓度;用MinjMACS磁珠分选系统分离骨髓CD34+细胞;采用sYBR GREEN I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测定CD34+细胞中IL-4 mJ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CD34+细胞中IL-4蛋白的表达量.结果:哮喘组骨髓CD34+细胞中IL-4mR NA和IL-4蛋白的表达量高于其它各组(P<0.01);哮喘组除了IFN-γ水平低外,IL-4浓度和嗜酸性粒细胞(Eos)绝对值都是三组中最高的(P<0.01);除哮喘组外,其余组的各项指标相近(P>0.05).IL-4 mRNA表达量与IL-4浓度、Eos绝对值呈正相关(P<0.01),与IFN-γ浓度呈负相关(P<0.01).结论:哮喘大鼠骨髓CD34+细胞中IL-4mRNA的表达增强;孟鲁司特可以下调IL-4mRNA的表达.可能成为其抑制哮喘气道炎症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115例小儿急性喉炎的示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5月就诊115例急性喉炎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6例)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观察组为布地奈德首次1毫升(含普米克0.5mg)+生理盐水2毫升,对照组为地塞米松每次2mg+生理盐水2毫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间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达到75.36%,显著高于对照组(56.06%)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5天,显著高于对照组(5.4天)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在治疗小儿急性喉炎时效果低于地塞米松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115例小儿急性喉炎的示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5月就诊115例急性喉炎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6例)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观察组为布地奈德首次1毫升(含普米克0.5mg)+生理盐水2毫升,对照组为地塞米松每次2mg+生理盐水2毫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间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达到75.36%,显著高于对照组(56.06%)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5天,显著高于对照组(5.4天)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在治疗小儿急性喉炎时效果低于地塞米松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IL-4mRNA和IL-4蛋白在哮喘大鼠CD34^+细胞中的转录表达及孟鲁司特(montelukast,MK)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哮喘组、MK组和正常对照组。用卵白蛋白制备大鼠哮喘模型。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中IL-4和γ-干扰素(IFN-γ)浓度;用MiniMACS磁珠分选系统分离骨髓CD34^+细胞;采用SYBRGREEN I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测定CD34^+细胞中IL-4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CD34+细胞中IL-4蛋白的表达量。结果:哮喘组骨髓CD34+细胞中IL-4mR.NA和IL-4蛋白的表达量高于其它各组(p〈0.01);哮喘组除了IFN-1水平低外,IL-4浓度和嗜酸性粒细胞(EOS)绝对值都是三组中最高的(P〈0.01);除哮喘组外,其余组的各项指标相近(P〉0.05)。IL-4mRNA表达量与IL-4浓度、Eos绝对值呈正相关(P〈0.01),与IFN-γ浓度呈负相关(P〈0.01)。结论:哮喘大鼠骨髓CD34^+细胞中IL-4 mKNA的表达增强;孟鲁司特可以下调IL-4mRNA的表达。可能成为其抑制哮喘气道炎症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分析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护理满意度.方法 选择208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布地奈德2mg联合特布他林5mg加入3ml生理盐水中雾化吸入,每天2次,连续5~7天,然后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分析.结果 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平均护理满意度为91.7%,在护士对哮喘知识的掌握、药物知识的介绍、护士技术操作水平、心理沟通、健康教育方面的满意度依次为89.8%、88.8%、87.3%、88.4%、86.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哮喘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较高,医院护理部应加强服务文化的教育,跟踪服务环节,进一步提高护理整体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长期吸入普米克都保气雾剂和间断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8例哮喘患者均来自呼吸科门诊,予长期吸入普米克都保气雾剂和间断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观察其哮喘控制效果(ACT)和最大呼吸气流量(PEF)。治疗前,208例观察对象的ACT的平均得分为14.7±3.6,PEF平均水平为315.5±98.2。经过治疗后,ACT评分和PEF分别为21.3±3.3和352.1±103.7,经检验,2项指标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并未出现不良反应者。结论长期吸入普米克都保气雾剂和间断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可有效控制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儿肺炎采用沐舒坦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疗效.方法:选取98例小儿肺炎患儿纳入研究,按照患儿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抗生素联合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抗生素联合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愈时间和临床体征、症状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等.结果:观察组治疗第5天、第7天分别为83.67%(41/49)、93.88%(46/49)与对照组71.43%(35/49)、81.63%(40/49)比较(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临床采用沐舒坦治疗小儿肺炎患儿,其可加速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方法治疗小儿静滴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方法:我院门诊输注阿奇霉素的小儿中发生胃肠道反应9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穴位按摩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试验组有效率95.92%,对照组71.43%,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穴位按摩方法对小儿静滴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疗效显著,且安全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李广明 《考试周刊》2015,(19):117-118
目的 研究对比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舒利迭)分别联合酮替芬和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56例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两组患者同时吸入舒利迭50μg/250μg,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孟鲁斯特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酮替芬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哮喘控制测试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酮替芬结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较高的临床医学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贲门癌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测贲门癌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分析Th1和Th2细胞的细胞因子免疫活动,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采用刺激物刺激细胞,增加细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再加入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抗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抗原抗体结合,最后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特异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相应的细胞因子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贲门癌患者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2(IL-12)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贲门癌患者体内Th2型细胞因子模式占优势状态,上述结果可能是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或者转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GTT)联合阿维A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细胞因子IL-6、TNF-α的影响.方法: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口服阿维A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GTT片治疗,连续治疗8周.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5.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62.5%)(25/40),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2.624,P0.01).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1.280、9.481;P0.01),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8.456、7.187,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GTT联合阿维A能提高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并对控制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免疫炎症具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阿奇霉素与奥复星治疗男性支原体尿道炎疗效,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108例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男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阿奇霉素治疗组68例, 奥复星治疗组40例.阿奇霉素治疗组:口服阿奇霉素500mg/d,1次/d;奥复星治疗组:口服奥复星500mg/d, 3次/d.结果:随着疗程延长,总有效率明显提高:阿奇霉素治疗组从83.8%提高到94.1% ,奥复星治疗组从42.6%提高到67.5%;而且阿奇霉素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奥复星治疗组(P<0.01).结论:治疗男性支原体尿道炎要有足够疗程,要首选敏感药物阿奇霉素.  相似文献   

16.
氨基葡萄糖是葡萄糖的一种天然衍生物,是糖蛋白和蛋白聚糖的主要成分,可通过多种生理途径在细胞内合成.近年研究显示,氨基葡萄糖可作为免疫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在治疗多发性硬化(MS)及其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方面有一定的疗效.氨基葡萄糖可引起Th表型由Th1向Th2细胞转化,显著表现为TNF-α,IFN-γ,IL-17,IL-1分泌减少,IL-5和IL-10分泌增多.氨基葡萄糖通过不同给药方式,如口服、腹腔注射、静脉注射等对EAE都有一定治疗作用,具有低或无毒性、服用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测定女性吸食海洛因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Th1/Th2细胞因子和血清中性激素的变化,从分子水平探讨吸食海洛因对女性免疫功能和性激素的影响。方法:取吸毒组和正常对照组清晨空腹静脉血3mL,应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Th1/Th2细胞因子,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雌激素(E2)、孕激素(P)。结果:吸毒组30例患者Th1细胞因子(IL-2:1.45±0.48μg/L,TNF-β:0.37±0.14μg/L,INF-γ:2.99±0.55μg/L)和Th2细胞因子(IL-4:23.68±11.22μg/L,IL-10:12.11±5.13μg/L)低于32例健康组Th1细胞因子(IL-2:4.09±0.79μg/L,TNF-β:0.91±0.35μg/L,INF-γ:5.69±0.91μg/L)、Th2细胞因子(IL-4:54.24±17.21μg/L,IL-10:22.34±7.26μg/L)水平(P<0.01);吸毒组患者血清雌激素与孕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吸毒组E2:38.71±18.18ng/L,P:0.79±0.53μg/L;健康组分别为79.98±34.42ng/L和2.10±0.86μg/L)(P<0.01)。结论:海洛因的摄入可导致青年女性性腺激素水平下降和免疫水平全面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和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的疗效。方法将2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常规给予抗生素及相应对照治疗;实验组2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沙丁胺醇与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治疗。用药后观察实验组及对照组临床效应、不良反应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治疗前后1周临床症状评分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FEV1/预计值,PEF/预计值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治疗差异有显著性,并且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抗炎、祛痰等治疗基础上加用沙丁胺醇和丙酸氟替卡松联合雾化治疗一周后,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及肺功能均明显改善,明显缩短了治疗疗程和住院时间,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岩盐气溶胶疗法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包括: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岩盐气溶胶疗法),每组30例。通过支气管哮喘患者症状评分、肺功能(FEV1、PEF)指标评估岩盐气溶胶疗法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疗效,并对患者在治疗前期、中期、后期的疗效进行评定和统计学分析(P<0.05)。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及肺功能指标均不同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岩盐气溶胶疗法是可以有效地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澳特斯小儿止咳露对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时ET、TNF-α水平变化.方法:将7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二组,在按照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的治疗原则的同时,治疗组口服澳特斯小儿止咳露,对照组未提供口服止咳药物;并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8小时进行监测血桨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结果:治疗前后血浆ET、TNF-α比较,治疗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澳特斯与干扰血浆ET、TNF-α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