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火烧赤壁》(七册)一课中关于“连船”问题有三处:“曹操叫人用铁索把船一条一条连起来”:“我看他们船尾接船头,船头接船尾,把船连在一起”:“曹操的战船被铁索连着”。曹操的战船究竟是怎样连接起来的呢?是用铁索采取“串  相似文献   

2.
<正>一、试题设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21年9月,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线正式闭环!历经1 012天迎风斗沙,和若铁路(和田—若羌)全线铺轨贯通,铁路全长825千米,全线受风沙影响的段落占线路总长的65.2%,共建设5座“过沙桥”。材料二和若铁路通车后,将与格库铁路、南疆铁路相连,环绕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构成新疆第三条东西向交通大动脉,将结束洛浦、策勒、于田、民丰、且末5县不通火车的历史,人们出疆路程将缩短1 000多千米。  相似文献   

3.
指导学生爱学、乐学、会学,是素质教育对教学工作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现代教学思想的重要特征所在。据此,近多年来我着眼学生素质,大胆改革教法,逐步形成了以培养学生“自学、自评、自新”为主体的教学特色,并连年取得了“轻负担、高效益”的显著效果。为了不断革新自己的教法思想,现就“三自教学”的主要做法敬请同行雅正。一、改革课型 训练“自学”课型结构是教学方法的构成实体。基于此,我首先从改革课型结构入手,建立“三自”教学的教法框架。其主要分为三种类型。1、导学课——这种课型既是我县推广的教改成果,又是素质教育提倡的基本…  相似文献   

4.
《桂林山水》(五年制第九册2课、六年制十一册1课)是一篇看图学文。它图文并茂,情景交融,是以美的情感去陶冶学生道德情操的好教材。教学中,我根据“看图不离文,学文不离图”的原则,采取“训练看和想,激发热爱情”的教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实际,谈谈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5.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三颗枸杞豆》.大家注意一下,课题中“三颗”的“颗”是哪个“颗”? 生(齐):“果”“页”——“颗”. 师:“三棵枸杞树”的“棵”呢? 生(齐):“木”“果”——“棵”. 师: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 生(齐):小说. 师: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齐):注释①——选自《小说林》. 二、把握形象 师:很好.同学们读书很善于利用注释.这篇小说同学们预习时提了很多问题,老师梳理了一下这些问题,发现主要有两大类.这节课,我们主要根据同学们课前提出的问题组织教学.先看第一组问题.  相似文献   

6.
学法引路游戏巩固──从“铁路交通”的教学谈难点的突破郝国荣(郑州市密县下牛中心小学)地理学科中铁路交通的教学,历来被视为重点。从小学地理教材上看,区列举了十七条铁路线,其中被列入“三横”“三纵”的有十四条铁路干线,内容不算太多,大纲对该部分在知识上的...  相似文献   

7.
初中学生均感我国铁路网和枢纽城市难以记忆 ,然而要记住它 ,必须多看地图 ,然后自己再拟绘几遍 ,经过反复练习之后才能记得牢 ,记得准。虽然 ,我国铁路交通网较为复杂 ,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寻。首先 ,从地图上找出纵贯南北和横贯东西的铁路线各两列。这样 ,就构成一个“井”字形为骨架的铁路交通网。“井”字形的两竖 ,右边一竖是京广线 ,这条铁路线上的枢纽城市自北向南是 :京 (北京 )、石 (石家庄 )、郑 (郑州 )、汉 (武汉 )、株 (株洲 )、衡 (衡阳 )、广 (广州 ) ;左边一竖分别由同蒲线北段 ,太焦线、焦枝线、枝柳线和湘桂线的一段组成。…  相似文献   

8.
《湖南教育》1988年11期的“征评课例”——《一个推导分数除法法则的课例》,我认为教者所采用的,是一种重算法轻算理、重结论轻过程的教法,它不能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达不到本节课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首先,从教学过程方面去看。只要我们统观课例的全过程,就会发现它与课本上的教法大不一样。课  相似文献   

9.
为了配合小学四年级地理下册第三十八课“我国主要铁路线”的教学,我们自制了“铁路线”教学示教板。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一、制作材料: 三合板(60cm×80cm)一块,细铁丝、废一次性输液管数米,磁铁一块,透明胶布(带)。 二、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讲究教法提高质量淮北市土楼中学付学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按照教学工作的五大环节、根据自己几十年来积累的教学经验,采取“一看、二讲、三问、四练、五辅、六巩固”的六步教学法,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一看:课前带着问题要求学生做好预习.是上好每节课的前提,通...  相似文献   

11.
我已经教了几年“怎样认识物体——土壤”一课了。前几年我只是个人在讲桌做实验,学生看、听、记。现在是我和学生共同做实验,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两种不同的教法,得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一直想去西伯利亚看看,看它的森林,河流,云彩。夏尽秋来,北方的寒意已现,当我在哈尔滨车站前的美味谭肉馆吃下又一碗洒满胡椒粉的谭肉,喝干又一瓶雪花啤酒后,感觉豪情万丈,热血沸腾:走,上西伯利亚去!从中国到西伯利亚去,有三条铁路线可走,一是从绥芬河出境到海参崴,这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东部起点,如果作贯穿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旅行,这条线当之无愧,二是从内蒙古的二连浩特出境,穿过外蒙古戈壁滩,走西伯利亚南北支线到东西伯利亚的重镇伊尔库茨克:三是从满洲里出境,进入从海参崴过来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主线。我选择了第三条线路,这条线路全长约15…  相似文献   

13.
论“说课”     
“说课”就是任课教师向其他教师陈述自己的备课情况和课堂设计。通过“说”(说备课)—“听”(听教法)—“评”(评得失)—“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样的形式,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说课”具体说什么呢? 一、说教材 说教材主要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编排体系上说对教材的理解。主要说清以下两点: 1.教学目标的确定。主要说清教学目标是什么,为什么?如高中语文第五册《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这  相似文献   

14.
用“教例”学《小学语文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师三年级开设的《小学语文教学法》 (以下简称《教学法》)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和必修课 ,担负着培养合格小学语文教师的重任 ,这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好的一门课。但是这门课内容多、课时少 ,中师生对小学语文教学又缺乏实践 ,因而在学习第三至第九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时 ,如果就教法讲教法 ,教师难教 ,学生厌学 ,以致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有感于数学课的例题、美术课的样画、理化课的实验、音体课的示范 ,我尝试从小学语文教例入手 ,按师生一起选教例——评教例——创教例的过程来学《教学法》,效果显著。  一、选教…  相似文献   

15.
铁路运输是当前我国客货运量最大的一种运输方式。我国大陆上的29个省、区、市人民政府驻地除拉萨外都有铁路相通,铁路线纵横交错,历来都是高三文科学生复习的一大难题。为此,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初步摸索出一种较为有效的复习方法,供高三综合复习参考。现分步骤介绍如下。 一是抓主干脉络—“三横四纵”铁路主干线。让学生在读图中记住这些铁路线名称、起止点,经过的地形区以及沿线的重要物资和运输意义,真正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以铁路线串连相关的地理知识。  相似文献   

16.
六年级《形形色色的动物》这一课属于科学讨论课,根据它的特点,我采用了“多看、多议、多摸”的教法。 (一)教学前,我让学生准备各种小动物,教学开始,把14种小动物分给各个小组,并出示有关的图片和幻灯片,让学生“看”、“议”各种小动物,自由地交流议论,讲出各种小动物的名字,分别生活在什么地方……?教师巡视,指导启发。  相似文献   

17.
第一试一、选择日(木题42分,每小题7分)l、设实数 a、b*满足 c b—3a’一4a十6,c—b—a’一4a干4,则.、b/的关系是()(A)a MMb相似文献   

18.
一年来,我在自然课教学中,根据新教材编写的特点,注意改进教法,引导儿童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去获得结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在钻研了第一册第二课“怎样认识物体(一)——水“后,认为要教好这一课,必须  相似文献   

19.
一、预习课文——粗读粗读是人们常用的一种阅读方法,它只须略观大意,知其梗概就可以了。在预习课文时,我常常采用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在课前借助工具书,理解有关字、词,并按照预习提纲,初步懂得课文的大意。如指导学生预习《田寡妇看瓜》时,我要学生找出文章写田寡妇在土改前后的哪几次“看瓜”。学生按课文的内容理出了田寡妇“看瓜”的顺序:(土改前)每年“总要看爪”——(土改后)开始“仍然看瓜”——后来“不再看瓜”——结果“无心去看”。这  相似文献   

20.
实录用心灵品读——我上《记念刘和珍君》执教/窦爱君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本)第六课《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比较长、有一定难度的课文,我虽然已教过几遍了,对那种常规的教法却一直不太满意。这一次,我想打破常规,探索新的教法,于是备课时干脆扔开“教参”,像第一次接触这篇课文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