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童教育正日益成为人们注意的焦点。发展毕节地区苗族女童教育是全民教育运动的必然要求 ,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 ;发展毕节地区苗族女童教育应当遵循民主化原则、内源发展原则、民族性原则及质量效率原则。  相似文献   

2.
试论贵州省毕节地区苗族教育发展缓慢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罗世勋一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属乌蒙高寒贫困山区。境内居住着彝、苗、白、回、布依、仡佬等少数民族。在少数民族人口中,苗族仅次于彝族,位居第二。根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区总人口为592...  相似文献   

3.
苗、侗族地区农村女童教育状况及对策卢仕忠,文斌黔东南是以苗族侗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全州370多万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75.88%,苗族、侗族分别占39.72%和28.99%,长期以来,苗、侗族女童教育问题,一直是一个人们关注的问题,也是教育...  相似文献   

4.
教育公平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理想,而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其中女童教育发展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教育整体发展的瓶颈之一。我国西部农村女童教育还存在入学率低、辍学率高、受教育机会不均等、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等问题。影响和阻碍我国西部农村女童教育发展的原因包括家庭经济贫困、家长观念陈旧、教育发展滞后等。应通过改善贫困家庭条件,为女童受教育奠定经济基础;提高家长文化素养,为女童受教育提供平等机会;改进学校教学工作,为女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等策略来解决我国西部农村女童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5.
全纳教育的核心是教育要民主、平等,教育要容纳一切学生,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关注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少数民族女童,特别是西北少数民族女童教育有很多来自家庭、学校和自身的原因。她们有许多特殊的需要,而这正是我国教育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部分。本文将试图分析少数民族女童的特殊需要,并在全纳教育的视角下探究如何从家庭、学校等方面更好的帮助少数民族女童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西部贫困地区女童教育公平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公平首先要考虑的是平等原则,即所有人都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其中最重要的是让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人——西部贫困地区的女童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就目前来讲教育公平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女童的入学机会,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女童的人学机会。但是现实不容乐观,西部地区女童在适龄儿童人学率指标、辍学率指标等方面显示出了严重的不公平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存在三个作用机制,即外部作用机制。内部作用机制和历史作用机制。这三个机制都以一种恶性循环的方式存在,因此要解决西部贫困地区女童教育公平问题就要从打破恶性循环的方向上入手。  相似文献   

7.
宁夏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在宁夏南部山区,回族女童教育相对滞后。从历史基础及现实发展视角,深入分析宁夏回族女童教育特别是宁南山区回族女童教育状况,针对回族女童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指出影响和阻碍回族女童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全纳教育的核心是教育要民主、平等,教育要容纳一切学生,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关注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少数民族女童,特别是西北少数民族女童教育有很多来自家庭、学校和自身的原因.她们有许多特殊的需要,而这正是我国教育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部分.本文将试图分析少数民族女童的特殊需要,并在全纳教育的视角下探究如何从家庭、学校等方面更好的帮助少数民族女童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的频繁,滇东南少数民族地区苗族女童流失现象越来越明显,原因是女童辍学现象较严重。笔者以麻栗坡县董干镇回龙小学为例,开展相关调查,基于苗族传统的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分析苗族女童流失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宁夏回族女童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夏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回族人口主要聚居在南部山区,这里女童教育相对滞后.审视历史基础及现实发展的进程,深入了解宁夏回族女童教育特别是宁南山区回族女童教育现状,针对回族女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影响和阻碍回族女童教育发展的原因,提出推进回族女童教育发展的应对措施,这对实现宁夏南部山区"普九"目标及推动宁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武陵山区苗族农村留守女童体质长期变化趋势及存在问题,为相关职能部门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选择武陵山区腹地的麻阳苗族自治县(苗族人口占87%)的锦和镇为长期纵向研究观测点,相同年龄组分别用2005、2010、2014年的均值与2000年的均值进行对比,均数间比较用t检验.结果显示:十五年来苗族农村留守女童身体形态指标多数出现了明显向好的长期变化趋势(P<0.05);十五年来苗族农村留守女童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多数没有出现明显向好的长期变化趋势(P>0.05),而上幼儿园的苗族农村留守女童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中共有9项指标发生了明显向好的长期变化趋势(P<0.05);结论:十五年来苗族农村留守女童身体形态出现了明显向好的长期变化趋势,这可能得力于经济发展而带来的营养极大改善;十五年来苗族农村留守女童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没有出现明显向好的长期变化趋势,这可能与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心理健康水平、体育锻炼等高度相关,其中适合于儿童的科学而合理的体育锻炼最为重要,良好的幼儿园教育和父母亲的悉心呵护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毕节地区彝族土司时期的教育形式多样,既有传统教育,又有非传统教育即汉文化教育,尤其是汉文化教育在明朝以来发展迅速。奢香夫人及毕节地区其他土司都在不同程度上重视汉文化教育,彝汉文化的交流加强,促进了毕节彝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女童教育是发展基础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我国女童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农村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女童教育发展缓慢,仍然是制约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一大因素。本文尝试对近十年来我国女童教育研究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归纳和总结,希望有助于我们了解女童教育研究现状,提高我国女童教育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4.
关于少数民族女童学校教育特殊性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少数民族女童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中的难中之难,如何认识影响少数民族女童教育发展的因素是重要的和迫切的问题。影响少数民族女童学校教育发展的外部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地域环境、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与习俗和语言文字等,内部因素有教育目标、办学形式、师生状况、课程设置、教材和教学设备等。  相似文献   

15.
苗族是云南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教育滞后是制约苗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龙咀石苗族村寨进行调查,发现不仅是地处偏远山区的苗族教育水平落后,即使身处省会城市附近,苗族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依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6.
李介 《青海师专学报》2003,23(5):135-136
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两个方面。我国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确立了女童平等的受教育权,确保女童教育机会均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女童教育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7.
再论西部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女童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童教育是普及西部初等教育的关键和难点。“八五”期间 ,在国际组织和我国政府的重视与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的激励下 ,西部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下大力气为女童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 ,取得了显著成效。女童受教育的数量、水平达到历史最高点 ,男女童受教育的差距逐渐缩小。但由于西部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文化历史传统、生产力水平、教育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原因 ,女童教育仍然落后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 ,仍然是普及西部贫困地区初等教育的主要障碍。因此 ,如何使西部贫困地区女童受教育水平接近发达地区的水平 ,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摆在…  相似文献   

18.
女童教育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难点,它既是人口问题、妇女问题、贫困问题在教育上的综合反映,又是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文中旨在对文山州瑶族女童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并尝试思考相应对策,以期能为我省瑶族女童教育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试析我国近现代女童教育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先后颁布了五大学制,女童受教育的权利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质变,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女童受教育的状况逐步又从数量上的增加到追求高质量的教育发展。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尽管困难重重。但是,女童教育特别是农村女童的教育更是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关注,并取得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固原市回族女童入学率低、升学率低。制约回族女童教育发展的因素主要是陈、穷、缺。要改变落后观念.淘汰陈规陋俗;多渠道加大对固原市教育经费的投入:优化教育环境.从整体上抓回族女童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