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哲学思辨等研究方法,立足于中国生命哲学的研究视角,对健身气功的养生思想展开研究。研究认为,“气”作为中国生命哲学的特有范畴,是健身气功的生命动力源,也是健身气功一以贯之的核心理念和养生根柢。虚静恬淡、道器合一、阴平阳秘、调和气血、自然而然等分别体现了健身气功的生命本然观、生命整体观、生命运化观、生命和谐观、生命自然观的养生思想,折射出中国生命哲学的文化意蕴,彰显了中华养生文化的生命色彩。研究对于丰富中国健身气功理论和文化体系建设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气功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自我身心锻炼的方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宝”,是祖国医学珍贵遗产的一部分。早在春秋战国初期,我国人民就用气功养生治腐。气功是炼气,又是练意志。通过炼气和练意,调动人体自身的“内气”,而练功者所发出的某种能量称“外气”。目前临床如高血压、冠心病、神经官能症等20多种疾病,通过气功的锻炼都能得到一定的疗效。据报导,气功能减轻运动疲劳,对赛前心理准  相似文献   

3.
魏晋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魏晋玄学提出,人的活动与人类社会活动应当顺应人的自然本性。这一理论倾向正好与传统的道家养生思想合拍,从而形成了魏晋时期的“玄学养生”。魏晋玄学养生经历了“正始玄学”、“竹林玄学”、“西晋玄学”、“东晋玄学”四个阶段,各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为王弼、嵇康、郭象、张湛。魏晋玄学养生的核心理论是重视人的精神修养,推崇静之道。这与玄学所主张的“以无为本”,鼓吹虚无寂静、动中求静,企图在纷乱的社会中明哲保身的整个思想体系是相一致的。此外,他们对养生学中的关于人的气化理论已有初步涉及,并提出了“返归真”的修炼原则和“性命学说”,这对后世气功养生的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启示和直接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少林拳术秘诀》一书谈到,我国拳术的“派别、习尚甚繁,而要以气功为始终之则,……”由此说明,中华武术是以气功作为基础功夫的。同时,我国气功的流派也极为浩繁,古往今来,更多的人是把气功作为养生保健和不药疗病的一种手段,因此,它又在中国医疗体育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总之,中华气功是祖国可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出版的有关气功专著和刊物犹如雨后春笋,气功学术研究也随之日  相似文献   

5.
晋代葛洪是道教理论家、医学家和气功学家,也是一名养生学家,他的道教神学理论体系是他的养生思想的理论基础,医学知识是他养生方法的实践基础.阐述他的养生思想对全民开展健身运动的今天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气功的流派与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功是几千年来在复杂的中国历史文化环境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因而形成了各种纷纭的流派与类别。本文在参考大量气功史料基础上,将古代气功从动作、姿势、功能、功法机制、文化形态等各个方面进行分类阐述,力图从各个角度和层次反映中国古代气功文化的恢宏面貌和基本情况。文中引用了不少较为难见的气功史料,可供当今气功爱好者参考;同时,通过对历史上儒、道、释等文化集团对气功的不同态度和行为的探讨,指出:在历史上对气功发展贡献最大的首推道家和道教,其次是医家。佛教中主要是密宗对气功有所贡献,而儒家在这方面的贡献和影响都很微弱,这种现象是发人深思的。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健身气功与儒家的“成人”教育观进行了研究。认为健身气功倡导儒家“成人”教育思想的价值意义主要是有助于健身气功功能的充分发掘与发挥,以及有助于健身气功修炼者生命价值的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儒家“成人”教育思想的局限性及健身气功对其的超越。  相似文献   

8.
巴蜀道家养生史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家气功养生在中华养生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古巴蜀文化对道家养生有其特殊的贡献。本文对古代巴蜀道家养生的历史发展及其与道家养生渊源作了系统的论述。文章着重论述了彭祖、张陵、陈朴、陈抟、张伯端、李西月等道家重要人物在养生方面的主要贡献及其在养生思想、方法上的特色。文章对峨嵋佛家养生与道家的相互影响也作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健身气功与儒家环境教育思想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身气功作为一种有着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且具鲜明时代感的气功功法,用儒家的环境教育思想对其进行分析有着重大的意义。文章指出,倡导儒家环境教育思想不仅有利于提高健身气功的修炼功效,而且有利于完善健身气功科学体系的建设;同时,从优化健身气功修炼者自身“内环境”和营造良好的社会“外环境”两个方面探讨了儒家环境教育思想对健身气功可持续发展的两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气功,发源于我国,目前气功作为一种健身之术,已风靡世界。由于气功锻炼,功法多种,效果奇特,除有健身之功,且具有祛病之效。此外还可训练思维,提高智能。尤其近年来,气功与体育结合,业已初步显示它对提高竞技能力的效用。更由于气功的锻炼,会诱发特异功能,因而吸引了多种学科领域的专家们的注意。世界上一些大国都设立专门的气功研究机构,唯叫法不同。例如“瑜珈术”、“心灵能学”、“放松训练”、“功夫”等。我国于1985年4月,正式成立了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会上,彭冲副委员长作了书面发言,强调气功与多种学  相似文献   

11.
对快乐体育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资料的方法、调查的方法等对快乐体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体质的增强、兴趣、成功、理解、尊重和依赖等是构成学生快乐的系统要素, 成功体育教学与情景教学是快乐体育的较成功的模式, 同时, 本文还看到了快乐体育的功能的有限性  相似文献   

12.
对“专项”涵义的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运动训练学的理论和实践出发,对“专项”这一运动训练学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阐释,指出“专项”是“与运动员训练水平相称的比赛本身”这一全新的概念。本文还对运动训练学和相关学科中存在的一些错误或模糊认识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纵观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国际体操发展的走向 ,特别是本届奥运会体操比赛的现实 ,可以预见 :“难与美”的和谐统一将主导 2 1世纪国际体操发展的方向 ;各单项金牌的争夺者将会出现一个庞大的群体 ;科学规划优秀运动员的培养体系 ,提高运动员持续效益的课题已摆到了各国体操工作者的面前。对于中国体操而言 ,要想在新世纪继续保持强国的地位 ,必须在保证男子团体优势的同时 ,狠抓特长单项的突破 ,并力克女子自由体操和跳马这两个弱项  相似文献   

14.
健身气功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应有内容和积极力量,但由于部分人缺乏对健身气功文化的正确认知而表现出一些文化自卑现象。文化认同是增强健身气功文化自信的现实任务,坚定健身气功文化自信需要以文化认同为基础,其中健身气功文化制度性认同是产生文化自信的驱动力,健身气功文化实践性认同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决定力量,健身气功文化语言性认同是走向文化自信的表达媒介,三者内容的强化和结合,可促进健身气功文化体系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坚定和增强健身气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依据健身气功与教育相融合的"健身育人"的思想,在国内初次探索了健身气功教育教育思想的内容,并试从健身气功教育思想的价值入手,探索了健身气功教育是健身气功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以求从健身气功教育思想研究健身气功教育、研究健身气功与教育相融合。这对于创建国内健身气功教育的学科体系,传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培养高素质的健身气功教育人才,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进而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阐述气功概念和四种功法习练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健身气功的心理功效,认为健身气功具有改善情绪、优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涵养道德的功能。并从健身气功的想象、文化学和心理学角度入手,对健身气功心理功效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两种不同健身方式对男性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新编健身气功.八段锦对男性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龄的影响,通过实验论证法,以60名男性老年人为对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练功组男性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龄下降显著(P<0.01),慢跑组经过同期锻炼,智能生理年龄指标无显著变化,横向比较两组锻炼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练功组在降低男性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龄明显优于慢跑组(P<0.05)。提示:长期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可以推迟男性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龄,与慢跑相比,健身气功.八段锦是一种更加适合老年人锻炼的健身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两种不同健身方式对男性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新编健身气功.八段锦对男性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龄的影响,通过实验论证法,以60名男性老年人为对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练功组男性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龄下降显著(P<0.01),慢跑组经过同期锻炼,智能生理年龄指标无显著变化,横向比较两组锻炼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练功组在降低男性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龄明显优于慢跑组(P<0.05)。提示:长期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可以推迟男性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龄,与慢跑相比,健身气功.八段锦是一种更加适合老年人锻炼的健身手段。  相似文献   

19.
探讨四种健身气功锻炼对绝经女性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将60名绝经女性,随机分为非体育锻炼对照组和健身气功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和六字诀等4个运动组,经12个月的健身气功练习后分别测试骨密度(BMD),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尿脱氧吡啶啉排泄率(DPD/Cr)的比例。结果表明,对照组骨量丢失,骨密度下降,4个健身气功组的骨密度均增加,并且与实验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4个健身气功组碱性磷酸酶(ALP)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而尿脱氧吡啶啉排泄率(DPD/Cr)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四种健身气功锻炼对绝经女性骨密度的影响是积极的,能促进骨密度增大,改善骨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