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速度训练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跑的能力。速度对于短跑运动员来说是关键,是起主要作用的专项素质,要提高短跑成绩,就要把发展跑的绝对速度放在首位。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的快速条件反射、肌肉力量、动作速度和幅度等因素。 速度练习主要采用80米以内段落的反复跑、加速跑、行进间跑、练习强度在90%以上。发展运动员的速率,是提高位移速度的重要途径。采用下坡跑和顺风跑、牵引跑主要是通过适当的牵引力来增加步幅与步频,上坡跑、台阶跑、拉车跑、发展步幅和腿部力量,提高跑速。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探讨下坡跑的特点以及下坡跑过程中的速度变化规律,来说明下坡跑练习对步频与步幅的影响。下坡跑练习作为发展速度的一种训练方法,已在不同水平短跑运动员的训练中采用过。我国体育院系的教材也将下坡跑练习作为发展速度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运动员的速度主要取决于跑动当中的步频和步长。步频受先天因素影响很大,要想通过训练来提高潜力不大,所以说提高速度的主要途径是提高步长。根据短跑速度特点,我认为利用自然地形进行下坡辅助性和上坡对抗性快速跑的训练,能收到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短跑的速度     
美国教练员维克多·罗伯茨在谈到短跑速度素质的训练时首先指出,短跑速度取决于步幅与步频。而步频是人的先天素质,因此提高的可能性是很有限的。但步幅则可通过训练而明显增大。为了加大步幅,他制定了一项力量训练计划,其中包括负重、多次跳、上坡跑和柔韧性练习。  相似文献   

5.
一、短跑是一种极限负荷强度的运动。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力量.是提高短跑成绩的一个重要途径。 负重全蹲杠铃、抓举、快挺、卧推等力量练习手段和方法.使短跑训练时的内容大为丰富起来,各种形式的跑、跳.如下坡跑、法待莱特跑(速度游戏)、跨步跳等一时都成为发展速度力量不可缺少的方法与手段。而在这里,速度力量所要求的要采用本人极限、次极限负荷强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提高练习速度。以最大限度地发展快肌纤维的工作能力以求达到发展爆发式力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朱华 《体育师友》2003,(3):24-24
步长和步频是决定短跑成绩的主要因素,是提高短跑运动员速度的关键,训练中无论是发展运动员的素质,还是提高奔跑能力或改进跑的技术,其目的都是在于提高运动员的步长与步频能力。笔者根据多年训练实践与经验,就步长、步频训练方案和训练方法手段等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旨在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一些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高速测量及图片解析等方法,对10名一级左右短跑运动员在塔当跑道和软性塑胶跑道上的短跑途中跑、单脚跳、跨步跳等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软性塑胶跑道上进行各种跑跳练习不仅有助于防减运动损伤,还可有效地发展短跑专项力量;在软性塑胶跑道上进行短跑练习的专项力量训练价值体现在力量训练的专项性和全面性;软性塑胶跑道上的跳跃练习更有利于支持腿的超等长力量以及髋部肌群力量的有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步频、步幅的训练是提高短跑运动员速度的关键,训练中无论是发展运动员的素质,还是提高奔跑能力,或是改进跑的技术,其目的都在于提高运动员的步频、步幅能力。因此,步频、步幅训练备受人们重视。然而,实践中发现,许多基层教练员对如何提高步频与步幅,训练中可采用哪些方法手段等基本知识,缺少必要的了解和掌握,致使他们训练目的不明确,训练方法手段的选择不科学,结果训练事倍功半。下面根据多年的教学训练实践经验,就步频、步幅训练方案和训练方法手段等问题作一介绍,供参考。 发展运动员的速度,需提高运动员的步频、步幅能…  相似文献   

9.
在短跑技术中,摆臂技术是跑的完整技术的重要部分,摆臂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步幅、步频和后蹬力量的大小。所以,正确的短跑摆臂技术对提高短跑成绩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在一些基层的短跑训练中,摆臂技术却往往容易被教练员所忽视,从而抑制了运动员水平提高的速度与幅度。我们在训练的过程中,针对这一现象采取了有针对性的研究,提出了正确的摆臂模式并付诸于训练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1、提高步长、步频能力 步长和步频是现代短跑技术的核心,也是构成跑速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运动员技术特点、身体素质水平、神经类型与身体形态特征等综合体现。要提高跑速,步长和步频是关键。倘若两者同时提高是最理想的,但实践中要做到这一点难度却很大。因而,在短跑训练实践中,一定要根据运动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发展步长或步频。从跑的技术原理分析,步长能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跑时的后蹬力量、后蹬角度、摆动力量、摆动速度,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等。  相似文献   

11.
功能动作训练用于短跑中,在于优化短跑运动员的技术动作,预防运动损伤,提高核心力量和核心稳定性。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西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选组学生短跑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经过为期三个月的教学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步幅、步频、100米成绩与实验前相比都有明显的提高(p<0.05)。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2)功能动作训练能有效的提高短跑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和核心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当今短跑比赛运动员竞争越来越激烈,胜负往往在百分之一秒。因此把握战术的主动性,发挥个人优势,提高机体高速奔跑放松能力,是获取的关键。科研和实践证明,短跑中的放松能力,对提高运动成绩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不仅有利于运动员协调自然的完成跑的动作,减少能量消耗,提高肌肉组织的工作效率,同时有利于运动员节省和储备能量,提高维持速度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短跑运动员训练中在追求大步幅, 高步频的基础上,还必须注重放松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教学实验法,对运用30m单足跳和60m跨步跳等多种跳跃练习来发展青少年短跑运动员快速力量,其结果表明跳跃练习可促进女子青少年短跑运动员快速力量素质的提高,并能直接提高专项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4.
一、少年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 1、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按练习形式分类 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按练习的形式可分为负重训练、跳跃训练和局部肌肉针对性训练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我国以往短跑训练以速度为核心,在大量途中跑和加速跑中改进技术和提高跑的能力,专门性力量训练相对较少。而美国的短跑训练是以专项力量练习为基础,辅之以专门性练习和途中跑,从而形成合理的短跑技术。专项力量训练被作为改进技术的重要内容。其更加符合现代短跑运动项目的特性和关键技术的要求,具有更大的实效性,也表现出更强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少年短跑运动员生长发育和项目特点,探讨了以短跑技术为中心的全面身体训练,发展步长、步频、速度耐力,掌握跑的放松技能,心理训练,合理的营养等。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下肢肌电观察对部分短跑专门力量练习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宫本庄 《体育科学》1993,13(5):40-43
应用肌电图仪对短跑运动员做跨步跳、单足跳、负重蹲起等专门力量练习时进行了下肢肌电观察,并且与他们在短跑时所测得的肌电图做了比较。结果发现目前国内经常采用的这些专门力量练习在肌肉活动和技术结构上与短跑途中跑有明显差异,不利于短跑途中跑正确技术的训练。文中就短跑专门力量练习的选用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髋关节是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人体运动的重要部位,尤其在短跑项目中,髋关节的灵活性和控制髋关节的肌群的伸缩能力(核心力量)是关键步幅与步频是否达到有机结合从而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环节。但是,在训练中对髋关节练习的重要性教练们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一、训练步幅的几种先进方法(一)“斜面跑道训练方法”,就是采用可调节角度的跑道,跑上坡时着重训练前摆大腿的高抬及后蹬腿的后蹬力量;跑下坡时训练步幅及步频。(二)“摄影法”,就是通过摄影机摄影的方法,把运动员跑的技术动作分解,分析身体各部分技术动作的薄  相似文献   

20.
运用高速摄影和运动学分析方法,对被试者在上坡、下坡和平地跑时的着地角与后蹬角、膝关节最大缓冲角、支撑腿与摆动腿两腿夹角进行了比较分析与差异性检验,以期为田径短跑教学训练与斜坡跑训练方法的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斜坡跑训练方法能够帮助运动员改进跑动的姿势和技术动作结构,上坡跑伽l练方法有利于增大支撑腿蹬地力量和提高摆动腿的摆动幅度,下坡跑有利于提高动作速率及肌肉收缩速度,对提高步频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