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静贴腕击球法是集静棒、贴脚、腕力这三种击球法的优点于一体的击球法。静棒击球是槌头前端面直接向前击打自球击点,没有后拉动作,它减少了槌头先后拉、再前冲容易出现的摆动。贴脚击球是击球员左脚前伸,使槌头外侧微贴左脚内侧前部凸出部位,并使槌头前、后端面准确地放在四点一线的瞄准线上,形成正确的击球轨道,这样有助于防止击偏的问题。腕力击球是击球员的两个大臂夹紧胳肢身躯,小臂贴紧前腹部,使大臂固定不动,小臂相对固定,只用手腕力量击球,以减少槌头前冲时的晃动,提高击球精度。将静棒、贴脚和腕力三种击球法的长处合而为一地加以熟练掌握,是对原有击球法的改进和完善,击球效果会明显提高。在掌握这一击球法时要注意三点:  相似文献   

2.
槌头贴脚击球法的准确率较高,已被众多门球爱好者采用。在实践中,本人又初步摸索出“槌头贴脚不后拉击球法”,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简要介绍如下,供球友们参考。一、球槌。球槌要选用槌头长24厘米,槌柄长100厘米左右为好。长槌头与脚的长度相近,击球时槌头始终贴脚滑行,准确率高。槌柄的高矮要依击球人的身材高矮来  相似文献   

3.
胜利油田门球队独创的"槌头贴脚击球法"现已被众多球友广泛采用,效果确实很好。它的最大优点是给击球增加了依托,出槌有了轨道(通称单轨),避免在击球的瞬间出现先摆尾后摇头、出杆前送时槌头不走直线的现象,从而给击球增加了稳定性。笔者学习多年,由于没有掌握住要领,加之动作不规范,虽有效果但不太明显。最近我有幸在朋友处借到一本1996第3期《门球之苑》,上面刊载有徐卫国、徐叔通二位老师撰写的《槌头贴脚击球法及训练》的详尽介绍。当时我如获至宝,一  相似文献   

4.
击球压线是门球技法中较简单的一种,常常不被球友所重视。在训练中练习压线球的也不多见,但在比赛中由于击球压线不好影响战局的案例却屡见不鲜。因此,重视压线球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在击球压线中控制球槌力度往往不易掌握,采用槌头拖地擦球法效果还是不错的。其特点是,球槌以地面为依托相对比较平稳且易于控制力度,球落位较好。具体方法是:两腿屈膝下蹲成马步,左手置于左膝之上,右手握杆,使槌头置于球外侧地面上,击球面距球约1~2厘米,槌头中心线与比赛线约成10°夹角,抽拉球槌做前后往复运动约3~4次,幅度为10厘米左右,同时眼盯擦点拉杆轻轻  相似文献   

5.
当击球员的槌头击球面与自球接触后,即为一次击球。击球结束后可能会产生两种情况,一是击球完毕,击球员退场;二是击球结束后还有续击权。笫一种情况一般为自球无过门,无撞柱, 球出界、满分或犯规时,当击球员击球结束时击球权也随之结束。第二种情况是自球有撞击、过门现象,或在闪击击球后,当击球员击球或闪击  相似文献   

6.
延长线上把位站,槌头正放这条线。左脚上前靠槌边,稍提槌头瞄四点。前后拉动试运杆,再次校正莫心烦。双肘贴于肋骨下,便于击球用手腕。平静心态想力度,打准击点是关键。门球技术靠苦练,寒来暑往不间断。春种秋收庆硕果,头脑灵活身体健。“贴脚击球法”口诀@王茂元!宁夏银川市  相似文献   

7.
闪击带球是门球比赛中经常运用的一种重要的击球技术。我在练球中摸索出一种看槌头瞄准的闪带方法,现介绍如下。一、纵向瞄准法撞击对方球后,等球停稳捡起他球,对着自球与闪带的目标球纵向瞄出一条中心连线,然后把槌头笔直放在距自球30厘米的中心连线上并保持槌头不能再移位。这时,用左脚踩自球与中心连线呈45°角。放置他球时要看准、槌头前端、后端和自球这三个点相连的中心线,再把他球放在这条中心线上,然后撤杆击球,撤杆时一定要保持槌头与中心连线和击球点相吻合。撤杆的距离视目标球的远近而定,但尽量撤得近一些,以保持击球的稳定性和…  相似文献   

8.
M“04规则”规定:击球员球槌触及球门或终点柱,使与其接触的球产生移动,被移动的球放回原位。这是击球员因非规则允许的原因触及了界内球,被判为触球犯规。这种球与球门、终点柱接触(或靠近),球槌触及门、柱震动引起的球的移动,是间接移动球,但在判罚上为什么不称为“间接移动球犯规”,而称作“触球犯规”呢?主要的原因是球的受力来自“球槌”,而不是来自“击球面”。竞赛规则规定“击球是指击球员用击球面击打自球的行为。”用球槌击打球是违规的行为。当然这里的“球产生移动”亦应看作是球槌借助门、柱等物质间接触球的结果,把它称作“…  相似文献   

9.
门球中的远射球是一项高精技术,对如何提高远射的成功率谈几点体会:一、瞄准要“精”。这是基础。瞄准时可采取“一眼看通”的方法,在自球后站好位。即双脚平分跨自、他球连线,脚尖平行,距自球约30厘米,身躯直立,鼻子对准自球和目标球,这样站位等于站成同一方向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然后手持球槌着地于自球后3-5厘米。利用槌头中心线的标记对准自球中心点,这样就使槌头中心线、自球和目标球的中心连线,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准确地落实“四点一线”的瞄准要求。二、击点要“准”。这是关键。一系列的击球操作都要服务于“击球那一瞬间务必要击…  相似文献   

10.
门球技术的重中之重是撞击球的基本功。在队员站好位、瞄好准的前提下,按照“盯击点、控力度、屏呼吸、回杆直、出杆正、槌上抛”的十八字诀要领挥杆击球,效果颇好,现将具体方法赘述于后。盯击点——这个动作是在击球员确认已瞄好准之后, 眼睛马上集中在槌头端面正中心与自球的中心击点上,  相似文献   

11.
击球秘诀     
要做到击球命中率高,必须做到三个字:精、稳、正。精:即瞄准要精确,要做到瞄准精确,就要牢记瞄准的程序:首先,从目标瞄向自球,而后在自球后35- 40厘米处站正位——两脚与自球成等腰三角形;然后, 将槌头放到自球后5-8厘米处,眼睛从槌柄顶站中心,瞄向槌头前端中心、自球中心、目标中心,形成四点一线; 最后,先将球柄轻推向后拉(槌头不动),以免影响视  相似文献   

12.
目前,门球界普遍重视门球运动员的球技和教练员的指挥能力,而对门球工具球槌也只注重其球杆和槌头的材质, 以及连接件的改进等问题,而关键部位即球与槌头的接触面并没有什么改变。也就是说无论槌头如何改。如圆柱体(大改小)、六菱柱体、四方体等。两端面的击球面却完全一样,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以上各种槌头在门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发挥中,会受到一定的限制。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我们把打台球中的“缩杆”打法引进到门球的打法中来,对球槌的槌头进行了改进。经过多次实验,解决了以前所用球槌无法打成的一些“特殊角度的双杆球”这一难题,拓宽了门球打法的“球路”。下面把  相似文献   

13.
认真打好每一杆球,它不是一个动作,而是规范击球全过程,认真完成每一项动作的概括总称譬如撞击球,是在正确站位、仔细瞄准、细致复瞄和平稳击球这四项动作中哪一项也不能出偏差的总要求。而更为重要的是平稳击球,它是完成撞击球动作最为关键的一项。击球时,眼光必须盯着槌头中心和自球中心,慢慢往回撤杆,此时,思想应全部转移到该用多大力度出杆,而后顺枰击出,这就完成了认真打好每一杆球的规范过程了。  相似文献   

14.
五方,即球距、槌距、纠偏、提杆、直摆。球距:他球(目标)离自球的距离,简称球距,1米、2米……不同的球距,采用不同的槌距。槌距:球槌击球面离自球的距离,简称槌距,从6厘米开始,球距每增加1米,球槌向后增加1厘米……以此类推(解决力度)。纠偏:首先要明确,自身击球的偏差,依据握杆手和用力为主的手来确定,握杆左手在下或左手在上用力为主时(向右偏)瞄准时稍向左,握杆右手在下或右手在上用力为主时(向左偏)瞄准时稍向右。(注:自球距他球(目标)距离近时少纠偏,距离远时多纠偏。)此外,  相似文献   

15.
跟球,是指自他球距离较近(10厘米左右),撞击后,自球跟着他球同步直线滚动,并达到或接近预定目标。这种方法战术效果显著,实践中有五种打法。一、一般平打:用力击自球并撞他球后继续挥送已密贴的自他球;根据目标远近,可以打成1~2米或15~20米不同距离的跟球。这种打法,只需掌握挥杆力度大小,没有击球技巧,但却有连击和推球现象。经反复测试,细心听看,平打有以下几种情况。 1.击球力度小和击速慢时,可听到“踏”、“踏”两个连击声响;第一声是击自球,第二声是自球撞到他球的同时,槌头击球面又撞一次自球;如果没有第二次撞击,自球就不会跟着他球滚动。 2.击球力度大和击速快时,第一声是低的“踏”音,音极短,第二声是浊重的“吐”音,音  相似文献   

16.
四、跳球的瞄准与压击方向1、跳球的瞄准。跳球的瞄准难度大,概略性强,不易精确。尤其是击球员的头部往往处在自球、他球与进攻目标的中间上空,瞄准时,视线既要向前扫描目标,又要向后观察自他球的点线以及槌头方位,使多点构成瞄准直线,假如以“悬吊杆”瞄准,槌头较难稳固定位,这必然加大瞄准难度。因此,更强调认真细致地瞄准,摆正调准槌头的空间方位,构成准确的瞄准线。具体操作方法有两种可供选用。一是把槌头斜竖在自他两球连心线的自球之后,把击球面固定在地面,并将其落地点调整到自他两球连心线上,使三个点构成直线,即瞄准线。二是利用…  相似文献   

17.
打练门球时常想:为什么击球效率不高且用时长?追其原因是:站位前按要求先从离自球一米之遥看去,易看清自球与目标之间的这条直线,但是,当你走近自球时,这条直线模糊了,难站正位;放槌头于自球之后再观察,由于观察点多了,有顾此失彼的感觉,并且槌头后端离人身体更近,距目标更远,很难一眼看清四点是否同在一条直线上。适当增加身体与槌头后端的距离,是瞄准的关键。使槌头后端离身体远点,将球槌置于自球与目标两点连线之上。其具体做法:在站正位的基础上,放槌头时两手已握好球杆放  相似文献   

18.
打擦边球是门球击球员最需熟练的击球技巧之一。由于其允许误差小,技术上要求高,难度较大。薄擦距离一米以上的球似乎更难一些。球员们常相互传授“先正描,后移槌尾”的方法打擦边,只是槌尾(槌头后端)的移动距离较难掌握。其实,这个距离是可以量化的。(见右图)。图中,自球中心点O,他球中心点B,槌尾中心点A。AB为正描线,CD是移动槌尾后形成的击球线,两线经O点交叉构成两个相似三角形,即△AOC和△BOD。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即BO∶AO=BD∶AC。BO是自球至他球的距离。AO是槌尾距自球中心的距离(一般为40厘米…  相似文献   

19.
擦边球是门球比赛中最常用的一种打法。如果运用的好,其威力不亚于双杆球。近距离打擦边球,可以用3厘米擦球法,较远点可用打半球方法。如果目标球距自球在3米左右,则再按以上两种方法打这么远距离的擦边球,就不容易了。怎样才能简捷灵活的打好远距离擦边球?我通过几年的潜心专研,精心反复练习,得出了一个比较简便、效果较好的方法。其打法是在正确的站位,准确的瞄准,规范击球的前提下瞄准后,将槌尾(槌头后端)向反方向微移即可。为了方便好记,我把具体操作方法编成“顺口溜”,供大家参考。四点一线要对齐,槌头稍微反向移,掌握力度放心打,分球…  相似文献   

20.
关于闪击球的姿势与基本打法,不再赘述,本文重点谈闪击方式与应用技术。一、闪击方式1、正放正打:自球、他球球心连线与踩球脚垂直,槌头中心线与击球方向线重合,这是常用的闪击打法,如闪送球过门、闪带球、闪撞柱、闪送位等多数是用正放正打法。2、正放斜打:自他球中心连线与踩球脚垂直,槌头中心线明显与瞄准方向线有角度。这种方法多用于躲开障碍物(门柱、终点柱、他球),闪送己方球过门、撞柱或闪带对方边线球等,如在自球近处瞄准方向线上另一他球,用正打方法容易使槌头触及该球造成触球犯规,采用斜打较好,能避免触球犯规。只要将被闪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