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武术本体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武术是什么,什么是武术”的“武术本体论问题”是武术研究者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因为这是武术学研究的起点,是武术学学科大厦的第一块基石。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武术本体进行了思索与探寻。研究认为:武术是一种有着鲜明中华民族特色的攻防技击意识的人体动作。  相似文献   

2.
峨嵋武术     
峨嵋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与少林、武当并列为中华武术的三大流派。 峨嵋武术可溯源于道家的养生功。道教称峨嵋山为“虚灵洞天”。相传早在道教传入时,即有方士登临,留下了不少仙话传说。据《魏书·释老志》载:轩辕皇帝问道于峨嵋山。向谁问什么道?《抱朴子》十八卷中  相似文献   

3.
无论从文化视角、战略视角,还是教育视角,都必须把武术教育提高到一个重要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武术教育任重而道远。目前武术教育的状况不容乐观,在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上都存在不少问题。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针对武术课堂的教学方法历史发展演变与在方法选择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研究与分析,为今后武术在教学方法改革上提供理论依据,对进一步解决怎么教的问题上提供借鉴,使武术在教学上能满足方法论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中学体育教材中提出:“为了保持武术特有的风格,将武术教材单独列为一类。”究竟什么是武术的特点?如何在教学中貫彻?本文想談談个人的一些体会,不妥之处,請同志們指正。 (一) 什么是武术的特点?我認为武术的基本特点就是“技击”。为什么这样說呢?根据傳統的解釋,認为:武术者,講武論勇之术也;有的以字义来解释:武者,以威力服人之意。术者,技术,合之为以威力服人之术。这在古代则称之为技击。如管子:“齐人隆技击”,前汉书:“齐愍以技击强”。就是以說明这个名称由来已久。所谓技击,就是以勇力击斩敌人之技。后世称习练拳术为技击;有的称角觝。所谓角觝,即两相角力、艺术、射卸等;有的称为拳法,即习拳  相似文献   

5.
当代武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9,自引:5,他引:54  
无论从文化视角、战略视角,还是教育视角,都必须把武术教育提高到一个重要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武术教育任重而道远。目前武术教育的状况不容乐观,在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上都存在不少问题。建议武术教育改革应在教材内容的选编、教学方法的创新上下功夫,借鉴国外武技发展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6.
中华武术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因为它不断吸收或依附能与时代同步的某种元素,从而获得自己的生存发展。当代中国,武术生存发展的机遇是什么呢?文化性.中国正在慢慢失去中国的民族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所以本文从武术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出发,论证了发扬武术的可行性后,把武术定位在传播民族文化的角度,希望达到两者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武术自1916年进入学校教育体系至今,已有100多年学校武术发展史,从最初的“强国强种”“尚武精神”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强身健体”“活跃身心”再到新世纪力图走出国门的“奥运武术”,几经风雨,走到现在实属不易。越是优秀的东西越能走的更远,武术代表着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理应传承下去,但是,武术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学校武术的发展,现状越来越令人担忧。学校武术“操化”“泛竞技化”严重制约武术的个性发展,教学内容、模式的单一枯燥和武术教育的文化缺失等问题,使学校武术教育“渐行渐远”,以至“名存实亡”。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当前学校武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试图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学校武术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以教学评价变革为突破口,针对当前学校武术教育中存在的教什么、如何教、谁来教的问题研究武术教学评价、武术教学内容、武术教学方法以及武术师资培养模式4个具有对策性的武术教育要素的改革与创新,并以此为核心构建新的武术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魏纪中谈竞技武术进奥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当今的竞技武术界有两件大事让人揪心,第一件是将超其他项目在广东提前点燃的九运武术烽烟。如今已经到,了人们不用扭头冲南就能嗅到浓重火!药味儿的节骨眼儿了;第二件便是咱们中国的武术能否抓住机遇,趁北京做东道主之便进入2008年奥运会?而这第二件大事牵动的“民族主义”那根神经,能.在北京城里看到高鼻梁、蓝眼睛的老外耍咱们的刀、枪、剑、棍;能在满是洋人面孔的奥运赛场上看到中国武术;能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绝对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的一大幸事。自从7月13日那个让全世界华人不眠的夜晚开始。全世界关心武术的人们也开始了有关竞技武术进奥运的议论。武术究竟离奥运会有多远?武术究竟如何才能进奥运?武术究竟进得去进不去?……人们的脑子里大大小小都是问号,真想找个明白人问个清楚.2001年8月4日到11日,中国武术协会科研委员会扩大会议在山东莱州举行。前中国奥委会秘书长、国际奥委会项目工作小组成员魏纪中就目前全世界武术界最关心的体育项目如何进入奥运会发表了谈话,并对人们关注的竞技武术进奥运的问题一一作出解答.  相似文献   

10.
《精武》2006,(12):59-59
李步前(宁波市镇海区陈家村万盛路):武术段位制自20世纪90年代国家体委武术管理中心推行,就引发争议。实行近十年来,各方面的效果并不被人看好。首先,段位制对于武术的发展没有起到推动作用,竞技套路练习者越来越少,民间习武者也越来越少,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其二,由于中国武术门派、拳种众多,究竟谁能代表武术呢?是传统武术、竞技套路,还是竞技散打?都不能。所以,用一种统一的制度来体现习武者的武术水平,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其三,武术段位制本身设定上存在缺陷。本人以为,应将八段像国外武道一样(如跆拳道、空手道)设为十级。最高段位不应颁发给某一个人,只能作为象征性、荣誉性的段位。武术的修炼是永无止境的,谁都不能代表中国武术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
1982年《全国武术工作会议纪要》提出,武术要积极,稳步地向外推广。国家体委领导同志在1983年全国体工会议上又指出,武术要“在国内广泛开展,并逐步向世界推广”。中华武术推向世界体坛,提到议事日程上了。但是,实现这一目标,需作极大的努力。本文就当前武术推向世界体坛的某些问题,略作浅论。克服两种思想障碍当前,有一种观点认为,武术是“土”体育,推向世界体坛是幻想。“土”体育能推向世界体坛吗?回答是肯定的.任何一个国际体育项目,就其前身无不属  相似文献   

12.
一位自称“合气道道主”的读者问: 坤青先生,您好!李小龙曾被国际权威武术杂志《黑带》列为世界七大武术名家之一,那么其余六位是谁?他们各擅长什么武术?请告诉我。 答:据本人翻查李小龙被《黑带》武术杂志列入“武英殿”世界名家,先后有三次: 一、1972年年刊。李以性格、活力  相似文献   

13.
武术之价值     
提到中国武术,必冠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等定语,我本人从事武术宣传工作近十年,对此亦是体会颇深。对武术涉之愈深,愈感武术不愧“中华之瑰宝”。武术发展到今天,仍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但是武术的社会价值究竟体现在哪一方面,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说武术是健身之术。很多人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代武术文化的表现形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武术属于文化、高于体育”已逐渐成为学界的共识,然而,“武术是什么?”的本源性问题却尚未得到圆满的回答。武术文化的多元性和文字自身的局限性特点,使任何一个关于武术的概念都会产生自身难以避免的缺陷,所以,给“武术”或“武术文化”下一个定义其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武术本身也在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因此,对武术的全面把握要与时代的发展和对武术的认知相结合。通观当代融入人们视野中的武术,从文化的整体观出发,可分为四种形态,即“文化的武术”、“教育的武术”、“艺术的武术”、“体育的武术”。这种分类概括了武术文化的主体内容,提出了武术概念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伟大文豪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什么书都是吗?我认为一部好书的问世才算是为人类进步支上了一个新的阶梯。最近,我读了人民体育出版社刚出版的《徐才武术文集》,可以说,这部好书为中华武术事业健康发展、进步向上支出了一个新的阶梯。这部书收集了徐才同志近十  相似文献   

16.
'武术'是什么?若干年来,社会各界众说不一。人们通常从种类繁多的套路、格斗以及功法运动,或从武术流派、价值体系、挖掘整理、传承发扬等方面来论述武术,这都是小武术观。不论武术具备了怎样的属性,叫做'武术',就始终还是停止在'术'这个层次上面。武术发展到今天绝对不是单纯的'术'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武术的内容、运动形...  相似文献   

17.
武术,目前作为我国一项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正在越来越广泛地受到国内外的重视与欢迎。面此大好形势,如何进一步开创武术工作的新局面呢?这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的新课题。我以为,我们应大力提倡科学文明之武术,为此我们应该重视与加强武术的“三基”和“三性”。“三基”指的是:  相似文献   

18.
武术与田径运动在体育项目中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运动。它们能有什么内在联系呢?这里就我从事九年儿童武术训练与参加省比赛中所看到的速度对武术影响谈一点肤浅看法。一、速度在武术中的地位体现出强烈鲜明的节奏感,这是在武术套路中表现其风格的重要环节。在形容武术长拳类风格时常用一句话:精神勇往,姿势雄壮,动作灵活,力法快长。故此,套路风格的形成是由节奏而起的。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是我调入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主持工作的第一年。从单位名称就能明白,这个单位的工作中心是“研究”。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迈进、国家以科学发展观为方略的今天,抓好科学研究,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基础。基此考虑,仅在这一年中,我们就相继在上海体育学院召开了“2003年国际武术论文报告会”,在武汉体育学院召开了“2003年全国武术科研论文报告会”。两次报告会的主题依次为“武术属于世界——武术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和“与时俱进,推动武术运动的全面发展”。报告会后,我们请部分入选论文的作者自行对文章进行了必要的修改,汇集成这本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武术研究》。希望此书的出版,对于活跃武术学术气氛、交流武术科研成果,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武术与市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武术经历了千百年的世事沧桑,顽强地生存,发展到了二十世纪际末的今天,曾使多少人为之如痴如醉,为之爱恨相生,为之舍家弃命,多少年来,人们对武术的功过是非,悬案疑点,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武术的过去,带给人们的多是饱含历史辛酸的沉重话题。那么武术的未来呢?处在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今天,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宗旨,武术在市场经济中的走向,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一些体育项目已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