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赵凌  赵宇 《中国成人教育》2012,(15):131-132
高职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难以适应现有的人才市场发展的需求。文章以"学习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为基础,分析了课程设计中的学生需要和社会需要,讨论了优化高职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实施方法,提出了依托地区性产业特色制定高职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理念,对解决目前高职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晓蕾 《海外英语》2013,(5X):106-108
随着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深入,21世纪的中国需要大批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应用型英语人才,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已经刻不容缓。该文提出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相一致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在此基础上各高校应充分发挥学分制优势,适当调整英语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内容及比例,使人才培养目标下课程设置的模块更加科学有效。为适应市场需要,实现新的人才培养目标,该文认为一般性地方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大致应包含通识教育课程模块、英语专业技能和基础语言文化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及实践创新课程模块。最后,该文指出了当前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本科生导师制的建立及其有效性;2)师资力量与课程设置的配套。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和跟踪访问等形式,发现了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设置缺少特色,各学期课程缺乏合理安排,专业英语课程师资不足,教材缺乏特色,社会实践环节薄弱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优化课程设置,满足就业市场对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周爱梅  张培 《华章》2007,(1):155-156
高等职业教育旅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把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素质作为课程设置的基本要素;课程设置应从满足企业需求,满足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等多方面去考虑.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广西医科大学英语专业三届在校生和一届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笔者分析了学生提出的反馈意见,重新审视了我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归纳了公共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调整了公共课程设置方案。本文从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英语人才的角度出发,对医学院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公共课程设置与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广西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创新型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本文通过调查英语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分析地方院校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英语专业课程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缪章艳 《考试周刊》2010,(54):109-110
文章分别从学生、教师及社会需求等方面进行研究,阐述了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并对民办院校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对外语人才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为了满足这一要求,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成人高等教育,进行改革势在必行,而成人高等教育英语专业课程改革是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成人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并探讨了如何改革成人院校英语专业课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调查英语专业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的需求和大部分高校文学课程设置的现状,提出文学课程设置改革的新思路,文学课的教学应改变旧的单纯为文学目的而教学,而应把文学作为一种传播文化精神的载体,适应世界发展,文化多元化的需要,使高校英语专业的教育能够成为全面提升英语专业人才素质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论述了21世纪对人才培养现实要求,提出了普通工科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和新的课程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11.
中学实施的英语课程改革对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必须优化其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录音访谈等方法,从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对课程设置的意见反馈这一角度探讨了师范类院校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旨在为师范类院校的课程设置与改革提供实证信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课程设置的完善与提高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方向,针对高校开设的复合型英语专业本文探讨如何更好地安排衔接英语专业基础课程与ESP课程,处理两者之间在时间先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关系,探索深层次的课程体系的融合与复合,以实现培养目标,满足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调查英语专业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的需求和大部分高校文学课程设置的现状,提出文学课程设置改革的新思路,文学课的教学应改变旧的单纯为文学目的而教学,而应把文学作为一种传播文化精神的载体,适应世界发展,文化多元化的需要,使高校英语专业的教育能够成为全面提升英语专业人才素质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文章研究基于对国内26所普通高等院校和4所重点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从专业名称,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就当前普通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通过与重点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对比,进而探讨课程设置与学生专业能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商洛学院学报》2016,(1):81-84
押学生对课程设置是否满意是检验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也为课程设置及调整提供参考价值。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从课程与就业关系的角度了解学生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满意度。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不高,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实践类课程偏少,课程设置较为传统,类别较为单一,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对专业能力的认识欠缺等方面。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既要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要结合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对专业认知能力的培养,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将来就业的需要,履行地方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  相似文献   

16.
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其课程设置本身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需要遵循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才能保持英语专业的平衡、稳定、持续、和谐的发展。本文拟从生态学的视角探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问题,利用生态学原理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复合型高素质英语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经济类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课题进行反思,从外语学习、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角度讨论了课程设置需要考虑的六大因素:精英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权责,就业和考试孰为导向,中文的教育,百科知识和专业知识,考试制度的改革问题,认为应充分考虑,合理安排以上的六大因素,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设置,完善现代国际型高级英语专业人才成功培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口译课是英语专业本科阶段高年级的必修课。本文以Daniel Gile的“认知负荷模型”和Anderson的“认知能力发展模式理论”为理论基础,对英语专业本科阶段口译课程设置进行了反思,并针对目前国内口译课程设置现状,根据仲伟合提出的译员知识结构公式,就英语专业本科阶段口译课程设置提出以下建议:加强听说训练,加强口译技能训练,加强百科知识课程建设。笔者相信,结合自身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科学设置口译课程,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复合型专业口译人才。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大学的扩招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迅速扩大,就业竞争更趋激烈。文章针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结构模式进行定位,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解放 《海外英语》2013,(9X):93-94
2000年颁布的新《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中规定了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新形势下如何通过课程设置体现培养目标、突出英语专业特色则成为外语教育研究的新课题。该文旨在通过实证考察研究发现英语专业高年级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弊端,从而提出调整相关课程设置的一些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