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我国被反倾销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正面临着被反倾销的冲击和考验。我国被反倾销的主要原因包括:反倾销人才匮乏、企业应诉反倾销率低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应尽快建立有效的反倾销体系,同时企业也应该抓紧建立和实施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应对反倾销诉讼。当然,要想打好"反倾销"这场持久战,培养反倾销人才,才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应WTO反倾销协议的原则和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审理反倾销行政案件的规定,尝试建立我国的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基于反倾销调查程序涉及复杂的经济数据(事实)问题,我国相关的司法审查制度中欠缺对倾销和损害构成的认定与评判司法审查技术层面上的具体规定。我国应借鉴欧共体、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反倾销审查的司法经验,规范和完善我国反倾销审查程序,以使我国反倾销行政案件的审理程序和实体规定符合WTO反倾销审查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 1997年 3月 2 5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来 ,已对进口新闻纸和冷轧硅钢片提起反倾销指控 ,从而迈开了运用反倾销法律武器保护我国民族工业 ,抵制国外不公平贸易行为 ,争取公平、平等贸易的第一步。但是同西方国家对我国几百起反倾销指控案相比 ,我国对外国的反倾销指控尚处在起步阶段。本文运用经济法学理论 ,剖析了我国实施反倾销法过程中存在诸如生产企业及有关公司反倾销意识淡薄、起诉迟缓、专业机构和人力财力不足等问题。建议尽快制定我国反倾销法规的实施细则 ,建立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及司法救济措施 ,设立反倾销专门机构和专项基金 ,加强反规避措施和原产地规则管理 ,以健全和完善我国现行的对外贸易反倾销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欧盟对华反倾销扩散特征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是对我国提出反倾销最早的地区,也是对我国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地区。其特征为对华反倾销调查案件的数量不断增加,且测定倾销幅度大;反倾销产品种类不断扩散,且金额逐渐递增。对此我国必须研究相应的对策,防止对华反倾销的继续扩散。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薄荷醇、蘑菇罐头、大蒜等产品的反倾销为例,统计分析我国农产品遭受的反倾销情况,探求反倾销对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发掘有利的应对反倾销的对策,最后提出怎样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问题来根本的解决反倾销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截止2003年底,约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4000多种出口产品发起了550余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达180亿美元。我国现已成为全球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和首选指控对象。面对汹涌而来的反倾销浪潮,认真分析反倾销的本质,充分认识反倾销对我国造成的危害,考察出口产品屡遭反倾销的原因,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将是我国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7.
中国入世意味着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应与WTO的规则及我国对外承诺保持一致。作为我国的反倾销实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虽是刚刚颁布但也面临一个接轨和完善的问题。笔者通过介绍WTO中有关反倾销的规则 ,结合国外对我国反倾销的现状与原因 ,就建立我国完整的反倾销法律体系提出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8.
司法审查制度是WTO法律框架下的重要机制。本文通过研究WTO《反倾销协议》对司法审查制度的规定,以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反倾销条例及反倾销案件司法解释关于司法审查的规定为基础,对我国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提出立法方面的建议,以期完善我国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出口的迅猛增长,我国面临的反倾销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何规避反倾销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本文就对外直接投资与规避反倾销问题进行研究。在分析我国面临的反倾销问题的严峻现实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的基础上,给出了发展对外直接投资规避反倾销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 30年来 ,国际反倾销趋势日益加强。中国自 1979年首次因糖精钠遭受欧共体反倾销指控后 ,遭到国外反倾销投诉的次数逐年递增 ,近年来已成为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本文试图从我国遭受反倾销的现状入手 ,对我国成为反倾销指控的主要目标之原因进行分析 ,并对应对措施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趋恶化,生态倾销应运而生,并对国际贸易产生深刻影响.由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因此生态倾销在短期内仍将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一大挑战,应采取积极的措施予以应对,绕过反生态倾销壁垒,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论国际反倾销与中国的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倡导的是公平、自由的市场竞争 ,而倾销将会破坏这种正常的竞争环境。1 995年WTO正式启动以后 ,其框架下的反倾销协议即成为世界范围内各国反倾销立法的统一规范。近年来 ,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浪潮中 ,反倾销逐步演化成为各国普遍采用的维护公平贸易环境、抵制不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国际范围内反倾销案件的日益增多 ,中国遭受反倾销诉讼及倾销裁定率均居各国之首 ,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反倾销对象国。深入探索中国屡遭反倾销的原因并加强对策研究 ,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顺利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反倾销是WTO框架下新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之一。从WTO成立的1995年开始,中国一方面连续12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指控最多的国家,另一方面运用反倾销保护国内幼稚产业又明显不足。为此,应当加强对反倾销的研究。文章对反倾销的历史演变作了粗线条的勾勒,并对反倾销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以期人们客观地认识反倾销的性质和作用,科学地应对这种新贸易壁垒形成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来所遭受的反倾销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严重,甚至连发展中国家也对中国产品实行反倾销;不过,近来中国也敢于对国外产品包括一些知名品牌说不,改变了中国产品在国际贸易当中只能被动接受他国制裁的历史,标志着中国经济正在走向强大。面对反倾销这个困扰中国已久的老难题,我们应从观念上、市场拓展上、技术革新上进行全新的思考和应对。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势力进一步增强,反倾销成为当今国际贸易中的焦点问题之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主要贸易大国,正在成为国际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和最大受害国。如何抓住入世的机遇,采取适当的策略来减低因反倾销带来的损害,已成为中国企业的燃眉之急。  相似文献   

16.
替代国制度是一些国家在反倾销领域里,针对“非市场经济国家”产品确定正常价值的特别制度。有些国家在对华反倾销调查中滥用“替代国制度”,扭曲了中国出口产品的正常价值,导致对华反倾销调查案件数量的增加和较高倾销幅度的确定,使中国出口企业遭受重大损失。因此,深入研究反倾销替代国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世贸组织主张在全球逐步实现贸易自由化 ,因此提出禁止不正当竞争———倾销。一些国家在国际贸易关系中往往滥用倾销以设置贸易壁垒。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中国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活动中如何应对倾销和反倾销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将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法律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反倾销立法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此之前,中国遭遇国外产品倾销时没有相应的法律,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随着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活动越来越频繁,某些国外产品以倾销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的现象愈来愈严重,反倾销立法工作逐步提上日程。目前,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现行的反倾销法还很不成熟,同世界贸易组织《反倾销协议》还有相当的差距。同时现有的立法体例、实体性规则和程序性规则等方面存在许多缺陷,亟待根据世贸组织的反倾销规则进行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全方位的世界历史进程。经济全球化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影响,而且对中国政治发展也有影响。本文从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分析入手,客观剖析了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给中国政治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一直是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一个重要原因是欧美等国对我国实行“非市场经济国家“政策,这一政策在短时期内不会发生显著变化.我国企业应尽可能减少损失,充分利用世贸组织的规则,利用美国内部立法中对我国有利的规定,同时,我国出口企业也应加强自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