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数学,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自主学习,以这样来确立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灵响 《科教文汇》2008,(16):83-83
在“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和模拟生活情景,把数学知识和问题还原到生活原型、活动情景中,体现数学问题生活化;积累生活中有利于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材料。把数学问题实际化。促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和解决问题,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把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现象与数学知识的实质和数学规律联系起来,增加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使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3.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由此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数学学习中多让小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进行数学抽象,在生活问题的数学化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思想,在数学问题的生活化过程中认识生活实际、参与社会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汪小琴 《科教文汇》2012,(33):117-117,127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努力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要求我们数学教学必须与生活联系起来,将生活元素注入数学课堂教学,让数学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亲身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夏冬平 《科教文汇》2009,(36):120-120
无处不在的数学生活提供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生活化的数学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真正让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成为实践教学模式的主线。  相似文献   

8.
黄秋兰 《知识窗》2014,(14):14-14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结合起来,使数学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9.
教师在教学中要足够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新课程理念强调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呈现出明显的生活化趋向。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要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必须悉心寻求小学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课堂上,把枯燥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实际问题,以生活中的事例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体验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奇妙之处,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实现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经验数学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生活成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催化剂,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数学生活化与生活数学化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课程改革重视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有用。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进行教学,有利于唤起学生原有的经验,学生也会觉得亲切、易懂。在教学中,有的结合新课内容介绍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的复习课也已不只停留在“查漏补缺,知识系统化”上,开始着力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相似文献   

12.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和实际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它能营造一个使学生勇于探究和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沈莎莎 《科教文汇》2011,(12):99-99,142
随着生活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小学课本也在不断地更新,数学新课程标准相对于原标准,它更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数学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切实运用各种手段,更加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4.
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在于用数学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数学与生活"零距离"。首先应为其创造条件,其次,加强学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将数学回归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5.
数学在当代社会中有许多出人意料的应用,在许多场合.它已经不在是单纯的辅助性工具,它已经成为解决许多问题的关键性的思想方法.在对学生的数学教育中,数学知识本身是非常重要的,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真正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长期起作用并使其终生受益的是数学思想方法.在处理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方面有两种基本思路:第一,主要通过纯数学的学习逐步使学生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特别是一些具体的、技巧性较强的方法,如换元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等;第二,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掌握所要求的数学内容的同时,形成那些对人的素质有促进作用的基本思想方法,如建模思想、公理化思想、逻辑推理、猜测—实验等.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的课程设置不是为了让小学生能够背诵一段数学定义,也不是为了提升学生解决算术等数学问题的准确性,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锻炼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小学数学课本内容的设置与生活产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亲切感,更加易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并且向学生传达出一个思想,便是"数学不能脱离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应该顺应课本的趋势,实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学习和多年数学实践以及对数学素质内涵的理解。在实施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数学这一基础学科在技校教学中的真正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数学作业是学习数学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使学生领悟"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有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自己喜欢做作业。具体做法是:引导学生观察、捕捉生活中的有价值的数学现象,写数学生活日记,编制数学生活报。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教学新大纲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文主要论述如何把学生的生活实际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重视人本教育中体现数学的实用价值,从而达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应用数学思考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文从分析初中数学教育目的要求入手,指出数学学习过程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课堂教堂中,加强开放性思维训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开放的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