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中国网民在“自杀”、“就业”、“增长”、“代表”等词前加上“被”字:“被自杀”、“被增长”、“被代表”、“被自愿”、“被就业”……这样一个“被时代”究竟意指什么?它的背后隐匿着什么?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     
贪官到底被什么“放倒”? 按时下很流行的说法,贪官因腐败事发而被查处,即所谓被“放倒”。揭露贪官的新闻本来就是百姓关注的焦点,可惜大部分只能让俺越看越犯迷糊。现将手头上的几十条此类新闻的标题分了分类:掉进钱眼贪污受贿谓之被“钱”放倒,包养情妇谓之被“女人”放倒,为走私贩毒黑社会提供保护伞谓之被“哥们儿”放倒……这些标题仿佛都挺有道理,也挺符合“人为财死”、  相似文献   

3.
时下,“老板”一词相当流行。不光非公有制企业的经营者被人称为“老板”,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甚至一些党政干部,也被恭维成“老板”。由此还派生出一系列的“老板”用品:写字台被称为“老板桌”;一些商品被冠之以“老板”牌;日常生活中大到穿靴着衣,小到  相似文献   

4.
“望其项背”“望其项背”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的意思。但在实际应用中,它往往被当做“够不着、达不到、难以做到”的意思被误用。如“他真行!简直让我们每个人望其项背。”“屡试不爽”“屡试不爽”是表示“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的意思。但在实际应用中,它却被当做“屡试屡败,始终不成功”的意思被误用,如:“打假活动在一些地方为什么屡试不爽,收  相似文献   

5.
少年儿童出版社和其他出版社一样,是遭受“四人帮”严重破坏的重灾区。人被打倒了,书被否定了,摊子被打烂了,班子被拆散了,社会主义的小百花园成了一片“废墟”“四人帮”怎样摧残儿童读物,他们究竟采取了那些手段呢? 首先看看“四人帮”对儿童文学读物的破坏。臭名昭著的“三突出”模式要求,作为“第一号英雄人物”  相似文献   

6.
李卉 《青年记者》2009,(16):91-93
近年来,网络流行语不断涌现,从“俯卧撑”到“打酱油”,从“躲猫猫”到“70码”,从“被自杀”到“被就业”,从“裸油价”到“压力差”……可以说,每一个网络流行语背后都对应着一个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7.
网络流行语“被”系列始于2008年末,2009年“被家族”人丁兴旺,“被字辈”兄弟姐妹好戏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闹腾最凶的要数足球。  相似文献   

8.
度过了1960年代中后期的喧嚣,整个70年代,中国进入一个相对郁闷的年代。折腾了五六年后,“文化大革命”虽然没有按照毛泽东的意思“搞两三年”就及时刹车,但“文革”初期热情或不热情的投入者,开始被政府有意识地发配各地:那些在党和国家身居高位的人因林彪的“一号令”被遣散外地一文化界的“牛鬼蛇神”被发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而十七八岁的最热情的投入者,则被一场“上山下乡”  相似文献   

9.
抗战爆发后,日军攻占上海、南京、杭州、苏州、镇江等地,以“接收”为名掠夺江南地区文献,重要文献被运到日本,而被日军视为所谓“违禁”书籍被销毁,部分文献“归还”汪伪政权。汪伪政权接收文献被“分让”给日伪机构。被掠去日本的江南文献,只有少部分战后归还中国。  相似文献   

10.
人民日报五月十九日刊载人大访日代表团写的《友谊花开更姣妍》,文中写道:“从中国传到日本的‘雅乐’,在中国已经失传,而在日本却被保存下来,从事这一音乐活动的乐师被当作‘无形文物’受到国家的尊重。”乐师居然被当作“文物”,而且是“无形”的,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从《世界知识》杂志一九七九年第十期上,看到赵朴初写的访日散记《樱花瓣瓣》,文中说:在日本“雅乐”被称为“无形国宝”。于是我恍然大悟:原来是“雅乐”被称为“无形国宝”,而不是乐师被当作“无形文物”。做新闻工作的人,如果多掌握些知识,多请  相似文献   

11.
拍摄人物、风景照时,照相机的镜头和被拍摄景物相连成的直线与被拍摄景物的平面要取一个合适的角度,谓之摄影角度。不唯摄影如此,文字等新闻作品的采写者在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也很讲究“切入点”、“出发点”、“着眼点”,这也就是新闻采写的“角度”,简称为新闻角度。角度不好,“窈窕淑女”会被拍成“半老徐娘”,“奶油小生”会被拍成“半百老头”.新闻采写角度不好,“金光闪闪”的新闻事实会为“沙土”掩没。相反,新闻角度好了,可以小见大,收到事半功倍、滴水见太阳的奇妙效果。但凡事总有个“度”,过犹不及。如果把“新闻角度”强调过了它应有的“角度”,或者使“新闻角度”扭曲了它应在的“角度”,那就不是“新闻角  相似文献   

12.
宫颈糜烂向来被看作一种常见的妇科病。然而,这个“病”不仅已经在美国教科书里被删除,而且它是一种“癌前病变”的说法也被否定。尽管如此,在国内医疗市场上,这个“病”却被普遍过度医疗。  相似文献   

13.
《百度百科词条被恶搞“专家”被解释为“脑残”》只是一篇小文章,上网之后,却被数以百计的网站迅速转载。这一点也不奇怪。面对已经变味的“专家”,网民们早就忍无可忍,现在是向他们“拍砖”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4.
最近读到科学网转载的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科研领域,“70后”将成被“抛弃”一代?》,文章提出:“60后”年富力强,“80后”后生可畏,“70后”遭遇前后夹击,因此“70后”将成被“抛弃”的一代。这篇文章提出的“70后”问题值得有关部门和人员关注,但是“70后”将被“抛弃”的提法显然是错误的论调,是一种误导。我们不希望在已经很浮躁的大环境下,再去人为地制造新的浮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任石峰投身兰台24年,被湘潭市委办树立为“身边的榜样”,被市委表彰为“优秀的共产党员”,被评为湘潭市“十佳档案工作者”。有人认为兰台人生平淡无奇,任石峰却演绎了绚丽多彩的人生,成为我们湘潭档案系统的“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激烈竞争的滚滚浪潮中,汩罗支行在不到三年时间里异军突起,名耀三湘——2004年被岳阳市政府授予“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先进集体”,2004-2006年被汩罗市政府授予“三个文明建设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被汩罗市消费者委员会授予“十佳诚信经营单位”、支行营业间被省、市分行评为“先进集体”2006年初被湖南省分行授予湖南省工行系统“十强县支行”称号。  相似文献   

17.
戏剧与编剧     
剧作家是尊称,平时被称为编剧。在老戏班子里,编剧被叫做“打本子的”,和服装、化妆、道具一样都是为“角儿”服务的。看戏的人从来不问编剧,只问“谁的戏呀”?这是问“谁演的戏”。被问的人明白,回答的人也明白:“梅先生的”,或答“陈先生的。”没有人说某某编剧的,说了别人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18.
新闻观察     
2008年,记者被抓事件频频发生,而“受贿罪”成为记者被抓时反复出现的罪名。记者频因涉嫌受贿被拘说明了什么?是否有必要立法禁止记者收取好处?请看“面对面”《“受贿罪”阴影下的记者被抓现象》。  相似文献   

19.
李莲莲 《青年记者》2016,(24):41-42
“女博士”“女司机”“女企业家”“女作家”“女医生”“女继承人”“女强人”等词汇常常出现在媒体中,成为大众谈论和闲聊的焦点,甚至被媒体标签化地赋予了刻板印象.这些词汇顺理成章成了被标记过的语言单位,被大众区分开来,与原本的“博士”“司机”“企业家”“作家”“医生”“继承人”“强人”等词汇构成不对称的语言现象.对这个现象的发展演变,可结合认知语言学的标记理论和传播学的性别刻板印象理论来分析.  相似文献   

20.
“重点”不仅仅是“重”一点 1993年,山西省计划统计学校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部级重点中专学校”,1994年又被国家教委命名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沉甸甸的牌子桂了起来,“重点”的名誉却压在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心头。“重点”不仅仅是“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