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普通高校体育特长生与体育院校运动系学生训练意愿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文  王斌  王松 《体育学刊》2002,9(6):121-124
通过问卷时影响普通高校运动系学生训练意愿的因素做了调查与比较,用多因素分析法找出4个主成分(学校、个人、社会和家庭)因子;并在此基础上时高校体育特长生和运动系学生训练意愿的得分进行了t检验。结果表明运动系学生进校后运动成绩提高优于高校体育特长生,在影响训练意愿的4个主因中,个人主因时运动系学生的影响高于体育特长生;而在社会主因方面,体育特长生则明显高于运动系学生。  相似文献   

2.
体育特长生是一群在特定体育项目上有着较同龄人明显竞技优势的学生,对初中体育特长生的体能训练首先要遵循打造多元训练矩阵和强化特长项目优势的两个主要原则。其次初中体育特长生的体能训练要运用好耐力训练、平衡训练、力量训练和弹跳训练四种主要方法,针对体育特长生的身体素质和项目特长来组织体能训练,帮助体育特长生提高体能水平,助力体育特长生在竞技场上发挥出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廖平 《精武》2012,(8):69-69,71
主要以问卷调查、访谈的方法,从体育特长生文化学习的目的性、能否学好文化以及对学习文化的兴趣等三方面分析了学生的实际心理,同时对体育特长生对考试作弊的认识和对文化教师的要求进行了调查,证明了参加体育业余训练的学生,并不会产生厌学或不努力学文化的心理,从而消除家长、文化课教师对学生参加体育业余训练的顾虑。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体育事业中高中体育特长生是不可或缺的后备人才。并且在高中学校中体育特长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因此,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效果成为高中体育教师必须要密切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分析当前高中体育特长生的生活学习现状,总结管理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找到提高体育特长生训练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许多学校都招收一部分体育特长生.这些体育特长生在录取成绩和收费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照顾和优惠,吸引了不少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但是在这些特长生的招生管理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鱼目混珠,片面以成绩取人,舞弊行为以及招生后学生管理问题等:本校总结了多年来体育特长生的招生和管理经验,采用了投标法,效果显著,供大家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丁益萍 《当代体育科技》2020,(2):153-153,155
在当下的高中学校中,存在着数量不等的体育特长生,如何带好这些体育特长生是广大的高中体育教师反复思考和斟酌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学者如果希望体育特长生真正释放出自己的内在潜能,就应该由内而外地做好相应的工作,从而能够真正使得有特长的体育生成长为取得成绩的体育生。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篮球体育特长生视野特征的研究分析,旨在根据其项目特点和视野特点,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提高业余训练水平,提高体育特长生的篮球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在体育教学中,特长生犹如名厨手中的调味剂,能带动所在班级乃至全校的体育锻炼活动。特长生对体育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有灵活的头脑,容易领会教师的教学意图,能迅速掌握新动作;可以协助教师搞好班级体育教学,为学校阳光体育的开展营造  相似文献   

10.
黄晓东 《安徽体育科技》2010,31(3):69-71,77
对浙江省3所高校近3年就业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前和金融危机下体育特长生就业率均明显高于普通大学生,与体育特长生比较,金融危机对普通大学生就业率影响明显,乒乓球、羽毛球和篮球项目特长生就业优势明显;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的方式,对2009年普通大学生和体育特长生各100人初次就业搜寻时间、就业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体育特长生初次就业搜寻时间明显少于普通大学生,就业满意率明显高于普通大学生。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普兰店市高中体育特长生田径项目的训练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学生的身体素质好,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对技术的掌握不熟练;(2)在田径项目中跳跃类和短跨类项目的水平在大连地区处于领先水平,投掷类项目的水平处于中间水平,中长跑类项目处于前卫;(3)教练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4)学校组织体育特长生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输送人才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5)体育特长生训练的时间比较少;(6)体育特长生训练对文化课学习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高中体育特长生作为学校的一个特殊群体,肩负着学校赋予的双重任务,既代表学校参加各项体育竞赛,为校争光,同时也参加体育高考,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对他们的训练在技术、技能方面均会采取科学的有效的训练手段和方法,但很多教师或教练员恰恰忽视了在体育特长生的训练过程中的安全,其实在体育特长生的训练过程中,有很多安全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校体育特长生与体育院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文  王斌  王松 《体育学刊》2002,9(6):121-124
通过问卷对影响普通高校运动系学生训练意愿的因素做了调查与比较,用多因素分析法找出4个主成分(学校、个人、社会和家庭)因子;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体育特长生和运动系学生训练意愿的得分进行了t检验,结果表明运动系学生进校后运动成绩提高优于高校体育特长生,在影响训练意愿的4个主因中,个人主因对运动系学生的影响高于体育特长生;而在社会主因方面,体育特长生则明显高于运动系学生.  相似文献   

14.
研究发现,高等院校体育特长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处于中等程度,其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较低。外语学习观念和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在英语教学改革中教师应提高自身教学效能感水平,并担负起体育特长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的重任。教师还应帮助体育特长生形成正确的语言学习观念,增强其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学好英语的信心。  相似文献   

15.
朱彬 《中华武术》2018,(1):55-56
大部分的高中学校都是在高一学期结束进行体育高考特长生的选拔,在高二开学进行训练,训练时间1年半左右即体育高考,好的选材是成功的一半,怎样选出优质的体育高考生是关键。对体育高考特长生的选拔主要还是靠教练员的经验进行选拔,当然如何选拔出优秀的体育高考生也是基层体育教练员比较关心的话题。我校是一所完全高中,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在短跑训练中速度训练是核心,快速力量训练是基础.如果没有很好的快速力量作为训练和比赛的基础就很难取得较好成绩.高中体育特长生学习比较紧张、训练时间有限,所以教练员更要重视体育特长生的快速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17.
段乃征 《中华武术》2020,(3):79-79,72
高中生涉考田径项目的训练,相比于传统田径训练要更为系统。对于高中体育特长生而言,想要取得优异的成绩,则需要在考试之前做大量的集训工作。而田径项目的内容,成为这一群体关注的焦点,这就需要应对体育高考的要求,以兴趣为导向,建设田径项目训练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一、高中体育统考训练现状(一)参加体育统考训练的特长生类型1.初升高文化课成绩不高,很难通过文化课学习考取理想高校,但身体素质较好。2.文化课成绩属中等水平,身体素质一般。3.文化课成绩较高,对体育感兴趣,且身体素质较好。(二)影响体育特长生训练的因素分析1.参与训练的教练多数是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极少数教练参与过高水平的训练,训练方式靠自己的摸索和经验。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对青少年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重视,在高中阶段的体育课程也开始受到关注。相关教育部门开始大力提倡为高中生安排科学合理的运动时间,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且近年来各高校进行招生时,对于学生的体育成绩也是越来越看重,文体结合才能有效发挥出当代学生应有的水平和能力。本人作为县体育学科的带头人,连续十几年从事体育科目的教学及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本文以高中体育项目中的立定跳远为例,探讨高中生立定跳远的教学和训练方法,希望能够提高高中学生的体育水平,提升体育特长生的考试成绩。  相似文献   

20.
如何进行体育特长生的力量训练,直接影响到力量训练的效果,关系到运动成绩的提高程度。对于体育高考生来说,掌握好力量训练的“十性”,是快速提高运动成绩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