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线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在不断改变,亦即物体的运动状态在不断改变.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怎样确定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呢?  相似文献   

2.
圆周运动知识应用的内容包括圆周运动的动力学部分和物体做圆周运动的能量问题,其核心内容是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知识在圆周运动中的具体应用。只是在具体应用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圆周运动的特点:物体所受外力在沿半径指向圆心的合力才是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只有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沿半径指向圆心,物体才做匀速圆周运动。  相似文献   

3.
向心力来源     
向心力是按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力,它与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分子力、核力等不同,这些力是按照力的性质命名的。在分析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只能分析按力的性质命名的力,绝不能在分析场力、弹力、摩擦力的同时,再考虑向心力。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是它所受的外力的合力。做非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向心力不一定是它所受的合外力,而是由合外力沿半径方向的分力(或所有外力沿半径方向的矢量和)提供向心力,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合外力沿轨道切线方向的分力,使物体产生切向加速度。现就常见的向心力来源归类如下:  相似文献   

4.
闵喜珍 《湖北教育》2023,(11):75-76
<正>教师以生活情境承载的物理学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以高中物理“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习题教学为例,做具体阐释。一、明确运动条件,建立物理观念本环节,笔者借助学生熟悉的游戏中的圆周运动实例,引导学生明确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向心力,体会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理观念。  相似文献   

5.
<正>当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变速圆周运动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随时间变化,合外力的方向也不指向圆心。其中合外力沿半径方向的分力提供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改变速度的方向;合外力沿圆周切向方向的分力,使物体产生切向加速度,改变速度的大小。涉及这一内容的问题往往注重考查物体在通过圆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情况,求解时需要根据圆  相似文献   

6.
一、选择题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因为只有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  相似文献   

7.
物体做圆周运动时,如所受到的力突然改变,或物体的速度大小突然改变,物体将如何运动,很多学生对此类问题模糊不清,下面谈谈笔者对这个问题的一点看法。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如果将物体实际受到的合外力(即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得到的力)称为提供的力F提,  相似文献   

8.
一,物体的平衡 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平衡状态.共点力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合=0  相似文献   

9.
解决复合场问题要清楚;带电粒子所受合外力为零时所处运动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合力只充当向心力时运动状态(匀速圆周运动)带电粒子所受合外力变化,且和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的运动状态(粒子的曲线运动),把运动模型建立起来之后,再把复杂运动进行分解,就使得一个难题变简单了.  相似文献   

10.
<正>在高中阶段我们接触的竖直平面内的变速圆周运动问题,往往因为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和大小都随时间变化而显得复杂多变,所以基于高中生的实际认知需要而只研究物体通过圆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情况。求解此类问题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基本受力条件,即合外力沿半径方向的分力提供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改变速度的方向;合外力沿圆周切向方向的分力,使物体产生切向加速度,改变速度的大小。解题思路:(1)选定与研究对象相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