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的代表作《道连·格雷的画像》既是一部小说,也是一部关于艺术和人生的寓言。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巧妙地反映出世俗生活与艺术之间的激烈对抗,主人公道连悲剧性的结局则寓意艺术的胜利。在王尔德"艺术至上"的前提下,这部作品所反映出的唯美主义并非无视道德。相反,《画像》一书正是通过艺术的手法完成了它的道德诉求。  相似文献   

2.
唯美主义一直以来因其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而受人诟病,这种矛盾根深于其理论,发展于其实践。而归根结底,这种矛盾不是由于作者思想缺乏逻辑,而是其对所处时代变迁的不自觉的反映。《道连·格雷的画像》是奥斯卡·王尔德一部表现唯美理念的小说,书中三个人物皆为唯美主义不同层面、不同程度的象征和体现,王尔德通过这三者的关系纠葛展现出他自身对这种矛盾的无意识的焦虑。  相似文献   

3.
唯美主义大师奥斯卡·王尔德与美丽少男道格拉斯之间的古希腊式爱情一直被评论家浅尝辄止。试图立足文本,从王尔德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入手,分析他对古希腊式爱情的认同与追求,并找出小说与王尔德生活实践的关系,以从另一方面说明王尔德对其唯美主义美学思想的执着追求。  相似文献   

4.
李昕白 《文教资料》2009,(33):12-14
王尔德是十九世纪末英国唯美主义的杰出代表。一百多年来,这个“臭名昭著的牛津圣奥斯卡、诗人、殉道者”一直是文坛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很多人认为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是颓废主义.究其实质是一种逃避主义,是不可取的。他创造的唯美主义代表作品《道连·葛雷的画像》一问世.便被英国社会批判为一本不道德的书。本文从小说构思和主要人物与王尔德相关性分析入手,指出王尔德本人和他的这部代表作都是对当时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社会的反抗.并进一步指出他的关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5.
奥斯卡·王尔德的代表作<道连·格雷的画像>刻画了一群典型的纨绔子弟,他们对美和享乐的追求正体现了纨绔主义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态度.本文立足于文本,详细阐释了纨绔主义"生活模仿艺术"的审美特点,与社会现实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及其所反映的王尔德唯美主义的审美现代性.  相似文献   

6.
毛琬鑫  翟莉 《文教资料》2012,(22):19-21
本文从唯美主义角度解析《道连·格雷的画像》中女主人公西碧尔与其在希腊神话中的对应人物珂莉媞儿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探讨西碧尔身上的矛盾性、艺术与生活的二元对立,提出西碧尔悲剧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她脱离艺术,背叛艺术,从西碧尔的死亡悲剧中探讨王尔德唯美主义思想的内涵,艺术的目的不是简单的真实,而是复杂的美,为艺术而艺术是一切形式的最高主宰。  相似文献   

7.
英国19世纪著名作家王尔德是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一生以丰富多样的创作实践大力倡导"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思想。本文从人物、语言、结局三方面对王尔德童话代表作《夜莺与玫瑰》进行分析,以解读这位唯美主义才子在这部童话中所表达的唯美主义思想,以及他对世纪末无序文学创作所表现出来的唯美主义超脱意识。  相似文献   

8.
王尔德一生追求唯美主义,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集中体现了他对唯美主义的追求,唯美主义追求感官的享受,反对功利主义,关心事物之间的关联感应,善于运用象征手法,王尔德认为艺术应该是永恒的、纯粹的,为艺术而艺术。小说中人物的设置、情节的安排和景物的描写深度诠释了王尔德唯美主义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正>唯美主义运动是于19世纪后期出现在英国艺术和文学领域中的一场组织松散的反社会的运动,大致从1868年延续至1901年,通常学术界认为唯美主义运动的结束以奥斯卡.王尔德被捕为标志。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济慈、雪莱、戈蒂埃、王尔德、比亚兹莱等,其中灵魂人物是王尔德。王尔德认为,艺术应该超脱现实,游离人生。唯美主义运动的主要特征包括:追求建议性而非陈述性,追求感观享受,大量运用象征手法,追求事物之间的关联感应——即探求语汇、色彩和音乐之间内在的联系。唯美主义运动中的作家和艺术家认  相似文献   

10.
王尔德是唯美主义的倡导者,也是唯美主义的实践者。他的童话塑造了唯美的艺术形象,讲述着爱、美与艺术的故事,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进行着一定的道德阐释。笔者从分析王尔德童话的创作背景与唯美主义观点开始,通过三个侧重点,挖掘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观点在其童话中的具体体现,进而揭示唯美主义与现实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王尔德的戏剧《莎乐美》和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被认为是其唯美主义的代表作。这两部作品中人性与神性的紧张冲突与对立,折射出作家隐藏于写作背后的宗教信仰困惑与焦虑:一方面,作为唯美主义者,王尔德向往古希腊文化中肉体的崇拜与感官享受;另一方面,他又对基督文化中强大的宗教道德力量深感恐惧。而王尔德对这两部作品结局的处理则表明,他最终抛弃了对希腊多神教的信仰,转向了公正、悲悯、宽容的耶稣基督以寻求救赎。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一贯蔑视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传统,反对只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生活的创作方式,其代表作《道 林·格雷的画像》在19世纪90年代上半期曾风靡一时,标志着王尔德写作生涯的转折.该小说无论是从叙事还是从哲理等各方面都体现了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观念,融入了他对生活、艺术、道德的诸多看法,是王尔德的一次重要的美学实验.  相似文献   

13.
唯美主义是西方文学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笔.文章首先对唯美主义出现的历史背景进行了分析,接着通过对唯美主义代表人物奥斯卡·王尔德的思想及相关作品的具体剖析,来表现其作品中所蕴含着的唯美主义元素.王尔德对美、对艺术的极致追求,充分地反映在他的两部代表作<道林·格雷的画像>和<莎乐美>上.  相似文献   

14.
奥斯卡·王尔德曾以一系列故事集、诗歌、戏剧和随笔、连珠妙语和对唯美主义的亲身践行引来世界的关注。他那离经叛道的私生活让当时的英国主流社会震惊不已,与阿尔弗雷德.道格拉斯爵士的同性恋情更是导致其身陷囹圄以及天才早夭的直接原因,亦成为后来的王尔德研究中炙手可热的主题。采用弗洛伊德的理论视角,由里比多问题入手分析王尔德具有自传倾向的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中三个主要人物道连、画家贝泽尔和亨利爵士各不相同又相互纠缠的同性感情,旨在揭示作者自身性异常问题如何在小说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5.
王尔德是19世纪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也是英国文坛上一位颇具争议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长期以来,王尔德的两部童话集《快乐王子与其他故事集》和《石榴之家》一直被视为唯美主义的创作典范。通过此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王尔德通过其童话中反复出现的荣格原型,在文本中建构一个个失衡的外在世界及内心世界,从而传递其独特的现实观及对个体发展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末,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试图从消费和时尚文化的角度去考察王尔德及其唯美主义思想。受此影响,本文分析了19世纪末维多利亚时代崛起的商品消费文化,并且以王尔德的长篇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小说中的商品消费、享乐观以及时间体验。力图从文本和历史之间横亘的属于无意识层面的文化权力来证明文化作为一个意义系统是如何影响着王尔德的主要作品的。  相似文献   

17.
王尔德两部童话集无论从形式上还是风格上都堪称唯美主义的典范。作者从王尔德童话故事中的意象入手,从心、宗教、异域景象三个方面论述王尔德关于唯美主义独特的个人色彩和审美理念。其童话作品中体现出的唯美主义理念,对形式美的不懈追求无不对现代审美学、童话文学和现代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王尔德的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以其奇特的构思、机智的语言和巧妙的象征及隐喻表达了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追求.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都有明显的象征意义.亨利勋爵是当时维多利亚时期伪道德的解读者.主人公道连·格雷依据其诱导躬身实践他的教条,是现实生活的代表也是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丑的揭露.画像是艺术家贝泽尔关于美的理想即艺术,它曾被现实不断篡改,生活与艺术一度交换了位置,最终的"逆转"表达的是作者的美战胜丑、艺术战胜生活的理想.  相似文献   

19.
英国戏剧家奥斯卡.王尔德是十九世纪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因其天才的创作在英国戏剧史上声名显赫。历来很多批评家都被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妙语警句所吸引。他的著名戏剧《理想丈夫》反映了一种爱的纯真以及在尔虞我诈的英国政坛的压迫下爱的美丽绽放。这里的爱不只是爱情,还有朋友之间相互关心的爱。本文从剧中几位主要人物入手,对王尔德笔下爱的理念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20.
《道连·格雷的画像》是爱尔兰作家王尔德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其情节并不复杂,但却因为小说中几位性格迥然不同的人物之间的影响与牵制,以及充满着神秘诡谲色彩的"画像"而使这部小说对读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当我们用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来解读这部作品时,可以发现书中的人物与画像分别表现出了本我的觉醒和失控、超我的呼唤与拯救以及自我在二者的冲撞下艰难的平衡与复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