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邢长远 《传媒》2018,(3):76-77
媒介生态学视角下,微博系统中形成了由生产、传播、消费、反馈的信息流,其中微博语录是最强大的信息流.微博舆论的形成、传播和演变有其一定的规律,做好微博舆论引导,就要把握这些规律,并据此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舆论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2.
简小军 《新闻世界》2014,(8):110-111
近两年来,网民利用微博积极反映社会热点,使微博舆论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本文分析了微博及其传播模式,微博舆论的形成特点,并就微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3.
政务微博分为党政机构微博和公务人员微博两大类,官员微博是公务人员微博中的一个重要类别,不仅影响官场,更震动民间.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官员微博在网络社会形成的海潮效应、权威效应、空椅子效应、金鱼缸效应、南风效应等,论述了官员正视微博、善用微博、管好微博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两会微博为例谈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琰 《新闻爱好者》2011,(20):88-89
微博上自由交互的网络空间为公共领域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平台,本文以两会微博为例,分析了微博如何形成网络公共领域及其不足之处,希望为微博如何成为理想的网络公共领域的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井忠勇 《今传媒》2013,(4):31-33
微博成为热点新闻事件的前沿阵地。本文针对微博热点事件进行研究,考察舆论概念的流变,结合对微博自身特性的分析,并剖析了其构成要素和特征,分析微博舆论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以具体事例中微博舆论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为切入点,考察微博舆论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形态分布和生成模式。  相似文献   

6.
微博上自由交互的网络空间为公共领域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平台,本文以两会微博为例,分析了微博如何形成网络公共领域及其不足之处,希望为微博如何成为理想的网络公共领域的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微博评论作为自由表达意见的方式,在微博舆论场的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分析微博评论本体特征、主体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微博评论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针对明星微博上的粉丝群体进行分析,考察微博粉丝区别于传统粉丝呈现的新特征。同时,针对互联网时代资讯覆盖率极高的情况下,微博粉丝仍形成新一轮追星热潮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主要从"积累非官方资本"、建构"伪社会互动关系"和寻找"自我认同"三个方面阐述了微博粉丝群体形成的缘由。  相似文献   

9.
李越 《新闻前哨》2011,(9):16-19
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针对明星微博上的粉丝群体进行分析,考察微博粉丝区别于传统粉丝呈现的新特征。同时,针对互联网时代资讯覆盖率极高的情况,微博粉丝仍形成新一轮追星热潮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主要从"累积非官方资本"、建构"伪社会互动关系"和寻找"自我认同"三个方面阐述了微博粉丝群体形成的缘由。  相似文献   

10.
自2009年微博普及以来,其已经迅速成为网络舆情爆发的重要源头,微博舆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受众的情绪,受众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观点,而受众的观点又反过来作用于微博,不断改变微博舆论的走向,由此形成微博与受众情绪的共振,此种共振产生的后果之一就是舆论干涉司法,形成了"舆论审判"。本文主要通过案例分析法和比较法来研究,提出如何使微博与受众情绪达到最佳的共振。  相似文献   

11.
欧阳菲 《出版广角》2014,(15):52-54
正出版社构建以官方微博为核心的微博群,能够使图书品牌、分支机构、职能部门的认证微博和个人微博为官方微博提供丰富的营销内容,官方微博则通过活动和转发为上述细分微博提高曝光率和粉丝关注度,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微博赋予了公众更多的话语权,拓展了公众话语空间。随着其影响力的日益显著,微博成为公众参与民主政治的新途径,在2010年、2011年两会期间微博问政渐成风潮,成为两会新热点。本文着眼于微博的传播特性探究微博公共领域的形成及其条件,针对微博传播及两会微博问政现状作一些反思,由此展望微博未来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3.
微博语境下的言语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语交际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不同的交际语境形成不同的言语风格。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交际平台,实现了精英与草根的话语权平等,其交际主题更多的是娱乐话题,具有即时性、互动性、个人化、多媒体的传播特点,这些构成了微博的交际语境。在微博语境制约下,形成了微博碎片化的表达结构,适应娱乐化的词语、句式和修辞,从而表现出亦庄亦谐的整体风格。  相似文献   

14.
微博作为一种社会化网络媒介,在我国获得跨越式发展,并形成了新浪微博一枝独秀的局面。各大平面媒体也纷纷入驻新浪,搭建微博,由此带来了平面媒体的微博如何选、如何改、如何发等问题,作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历,将对此一一解答。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图书馆微博信息生态链的形成机理,主要从驱动力和信息流转路径两个方面展开分析,接着论述了图书馆微博信息生态链的优化策略,并对图书馆微博信息生态链的形成机理和优化策略进行了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6.
对上海图书馆和杭州图书馆微博概况、微博信息内容、信息发布规律、微博推广效果进行统计比较,发现杭州图书馆的微博形式以综合性的品牌微博为主,上海图书馆的微博形式多样,以服务微博和部门微博为主,两馆在推广理念、方法和策略方面有所差异,且具有互补性。公共图书馆既需要建立综合性的品牌微博推广理念、培育用户,也需要利用多种微博形式,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宣传推广,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微博推广体系。  相似文献   

17.
人们使用微博的形式多种多样,微博问政、微博购物相继出现,微博舆论监督作为微博使用的形式之一,其内容已经成为了微博传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与带来的影响也对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何为微博舆论监督?笔者认为,微博舆论监督是微博使用者通过微博信息的发布、接收与分享等活动对个体和组织形成舆论压力,从而最终达到监督功效的活动.与传统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相比,微博舆论监督的主体与监督对象更加多样,微博舆论监督的过程与结果更难预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18.
微博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微博的火爆,微博营销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有的企业把微博当成一个新的广告发布媒体,有的把微博当成一个新的直销渠道,有的看到了微博的沟通与互动属性,在微博中开始了口碑营销,无论怎样,现在的微博营销仍然处在一个起步阶段,本文根据微博营销的现状,分析了微博的特点,提出了微博的定位,粉丝积累技巧,并预测了微博营销发展的趋势,这些趋势一旦形成,微博将成为除搜索引擎外,一个新的购物入口。  相似文献   

19.
徐福林  梁芷铭  周玫 《视听》2016,(6):122-124
政务微博的精神诉求存在于政务微博主体、受众、内容与功能、效果与预期效果之间,受主体与受众的互动影响至深。精神交往在政务微博不断展开,并形成了新的结构,为政务微博带来新景象,为政务机构治理提供了契机,推动着政务微博功能的全面实现,适应着政务微博在不同时间和事件上的诉求。政务微博的诉求是多元的,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精神交往。  相似文献   

20.
张晗 《新闻世界》2011,(4):85-86
自2006年Twitter诞生以来,微博在全世界迅速蔓延发展。中国也逐渐形成了一批出色的微博网站,如新浪、腾讯、网易等。至此,人们进入了一个微博时代,网络舆论传播也因此进入了微博时代。本文将以唐骏学历"造假门"事件为例,对微博时代网络舆论生成特点及传播规律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