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回顾母亲节     
刘一芹 《教育文汇》2003,(11):31-31
“同学们,我想大家现在最想知道的就是今天班会的主题,大家也不要再猜了。先请大家来回答一个问题,知道昨天是什么节日的同学请举手。”“母亲节”!随着大声的同答,大多数同学都举起了手。“哪些同学给妈妈买了礼物或者问候妈妈了?”这时,教室里一下子静了下来,大家都在左顾右盼,只有八个同学举着手,有些同学已经低垂着头了。“下面我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你们一定和我一样喜欢做游戏吧?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我做做,你猜猜。 周老师开始宣布游戏规则了。请一位同学上来表演,下面的同学就猜刚才那位同学所表演的动作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特殊一课     
上课铃响了,我走进教室。“同学们,请拿出昨天发下去的试卷,今天我们来共同分析讨论一下。”我话音刚落,教室里立时响起一阵窸窣声,继而又是哗啦啦乱响,有的同学更是“低头哈腰”,忙得不亦乐乎。你猜怎么着?都在找试卷呢!我猛然间意识到一个经常被我忽视的问题。学生的书桌上一  相似文献   

4.
物理老师请病假,同学们都在猜谁来代课。来了位非常英俊的男老师,某同学故意说:“老师,我们可不可以不上课,玩一些刺激的游戏呢?”  相似文献   

5.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我比画,你描述。说说我比的是哪个面积单位? (师比画,生描述) 师:面积单位有什么作用呢?  相似文献   

6.
他改变了我     
我曾经是一个讨厌数学的男孩,但是,他改变了我。这天,新调来的数学老师站在讲台上说:“昨天的家庭作业全班只有一个100分。”于是,同学们晃着脑袋,叽叽喳喳地猜开了。“要我猜啊,这个100分肯定是班长的。”“不对,应该是学习委员的,他的数学最好。”同学们有的说是张三,有的说是李四,可老师只是一个劲地摇头。“老师,是谁呀?您快说吧!”顿时,教室里热闹起来,大家都等不及似的,急于知道谜底。老师微笑着对我说:“袁一鸣同学,这个100分会不会是你的呢?”还没等我回答,教室里再次议论开了“:老师,这不可能。”“对,老师,怎么可能是他呢,这不是…  相似文献   

7.
挫折是人生的正常现象,教师要帮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学会正确面对人生中的艰难困苦.在一次六年级队会上,我辅导队员正确认识挫折,勇于挑战困难,从而形成正确的挫折观. 一、热身游戏,引出挫折 开场白: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小游戏,游戏的名字是——蜕变. 游戏规则:全体同学先蹲下作为鸡蛋,而后相互找同学进行猜拳(用“剪刀、石头、布”的形式).赢者进化为小鸟,而后猜赢者找同是小鸟的同学再猜拳,猜赢者进化为凤凰,猜输者降级为小鸟、鸡蛋,以此类推.  相似文献   

8.
(授课班级:深圳市新洲小学三(3)班)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百宝箱,同学们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板书:猜。老师捧起箱子摇了两下,里面发出了响声。)生:我猜是石头。生:羽毛球。生:铅笔。生:巧克力。生:我猜是书。师:……猜要有根据,下面我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摸一摸,再猜。谁来摸?(同学们积极举手。老师板书:摸)(一学生大约摸了半分钟。)师:说一说,你摸到的东西是什么样的?(板书:说)生:这一个尖尖的,还有纸包着。师:再换一个摸一摸。生:这一个滑滑的,是正方形的,又有点儿像长方形。师:再抓一把感觉一下。生:好像形状是各种各样的。师:同学们有…  相似文献   

9.
“妈妈,这本书真有意思。我要把它带到学校去,借给同学们看。”“爸爸,我邀请了同学来咱家查资料,他家不能上网。”“妈妈,把这几只满月的小金丝熊送给同学们养吧。”“爸爸,我们班有个同学总不完成作业,我想请他来咱家和我一起写作业。”每当听到孩子这些话语,我们总是感到很欣慰,孩子乐于帮助别人了。  相似文献   

10.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我比画,你描述.说说我比的是哪个面积单位? (师比画,生描述) 师:面积单位有什么作用呢? 生:可以用来测量面积.  相似文献   

11.
不知不觉又到了今年的教师节,已有17年教龄的我还是喜欢追求温馨浪漫,每天业余时间都会叠一颗幸运星送给自己。这天我看着办公桌上装满幸运星的许愿瓶,不禁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教师节前夕,我告诉同学们,今年老师准备问每位同学要一件特别的礼物,让他们猜猜是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说:一束花、一幅画、一张贺卡……我摇摇头笑着说:“这些礼物都很好,却不是老师最想要的。”“老师,您到底想要什么呀?”同学们问。我说:“老师出个谜语,你们好好猜一猜。你有我有他也有,白天没有夜里有。岁末桥边两依依(梦),夕照归隐梅林后(梦)。”学生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可谁也没有猜出来。同学们嚷着说:“老师,别故弄玄虚了,告诉我们吧。”我打趣地说:“那就降低难度,打个字谜:林子多一半,别当森字猜。”班里小军师坤大喊道:“是梦。”班里同学也恍然大悟。我在黑板上写了大大的梦字,引导孩子们猜老师刚刚说的谜语。一个学生说:“梦醒一场空,老师您就要个空呀!”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相似文献   

12.
同学们已学过很多数学定理,一定有不少同学想过:这些定理是怎样发现的?如果你去问数学家,他们会告诉你:大多数定理都是先猜出来的。“猜出来的?”是的,不过,不是猜拳的猜,也不是猜扑克牌的猜,这些“猜”全靠运气。数学中的猜,主要是靠实验、观察、归纳,靠推理、直觉,是有一定依据的猜。当然,猜想的结论必须经过严格的  相似文献   

13.
一天上午的课间,一大帮学生围着我在说说笑笑。突然,罗斌同学笑嘻嘻地跑来报告:“老师,谭峰刚刚问我和姜笑天两个人长大后谁娶张玲做老婆。”面对同学们的哄笑,部分调皮的同学更来劲儿了,逼着我来回答这个看来想甩也甩不开的没准的问题了。我想,对付这帮精灵,只有他鬼我也鬼,他笑我也笑。大家笑够了,我说:“依我看,他俩谁都娶不到张玲同学,除非……”同学们急了:“除非什么?”我说:“除非,除非……他俩还是娶不到。”“唉。”同学们一片唏嘘。上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飞快跑向教室,身后却留下一串耐人寻味的笑声。又一天晚…  相似文献   

14.
谈“外号”     
学校里,同学们总喜欢给人取“外号”。我呢,也包括在内。这个同学的脸太白了,我就说:“小白脸。”那个同学经常流鼻涕,我说:“鼻涕大王。”这个同学姓朱,我就说:“一头猪。”总之一句话,我给同学们取的外号数不胜数。我给同学们取“外号”,同学们也给我取“外号”。因为我姓翁,同学们就给我取了“小蜜蜂”、“白头翁”、“不倒翁”三个外号。可我一点儿也不生气。这是为什么呢?我是这样想的:“小蜜蜂”十分勤劳,对人无所求,却把用生命换来的蜂蜜毫不保留地献给人类。同学们叫我小蜜蜂不是在夸我吗?“白头翁”是一种鸟,它自由自在,不受约束。有多少同学想摆脱父母的约  相似文献   

15.
思品课上我向同学们宣布:“这节课我们进行一次考试。” 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 “思品课也要考试,这可还是第一次。” “你猜,老师会出些什么题目呢?” “题目难不难?” 短暂的喧闹之后,教室里恢复了安静,许多同学都拿出了纸和笔。看着他们忙碌的样子,我说:“请大家先把纸和笔收起来,跟老师到外面去走一圈。” 同学们可高兴了,跟着我来到校园里,快活得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鸟。 二十分钟后,大家随我回到了  相似文献   

16.
一、说一说,猜一猜我们班里的同学1.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用课件揭示课题)生:我猜,我猜,我猜猜猜2.边听边看两段描写人物的文字,猜猜他(她)是我们班的哪位同学?猜中后,要说说是怎么猜到的。(课件先出示一段话,被猜中后,再出示人物的漫画。)3.师:现在请你选择班里的任何一名同学,想想他(她)的外表、性格、特长、爱好等各方面的特点,抓住最明显的特点来描述他(她),让其他同学猜一猜,如果能被其他同学猜中,说明你描述得很成功,可以得到奖励。二、说一说,猜一猜神话故…  相似文献   

17.
他____了     
包老师:同学们,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苦辣酸甜。今天,我们就来写一篇关于心情的作文:他____了(见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写作之前,我们先来玩个小游戏——我做你猜。老师这儿有三个信封,请三位同学上台来抽取信封,根据你抽到的题目来表演,其他同学猜猜他表演的是何种心情。  相似文献   

18.
今天下午,老师提了个包走进教 室,神秘兮兮地对我们说:“大家猜猜, 我给你们带来的是什么?” “吃的,是好吃的吧?”一个馋猫 舔了舔嘴唇说。 “真是吃的呢!”老师笑眯眯地做 了个手势,“你们猜是什么?”“是油炸 臭干吗?”“是巧克力糖?”……老师 摇摇头。 “往哪方面猜呢?老师给个提示 吧!” 老师说:“这是从千里之外带回来 的,往地方特产方面猜。”“山东红 枣。”“北京烤鸭。”……同学们争先恐 后,七嘴八舌地猜测,说得我的口水都 快流出来了。  相似文献   

19.
随着《可爱的动物》美妙欢畅的乐曲声,一年二班的小同学快活地走进音乐教室。孩子们手舞足蹈,有的学鸟飞,有的学兔蹦,有的学鸡鸣。抓住时机我向他们发问:“爱不爱小动物!”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爱”。琴声响起,我以猜迷的语调向同学们唱着问道:“谁唱歌叽叽,谁唱歌哦哦,  相似文献   

20.
杨金昌 《考试》2004,(12):28-29
近几年的高考阅读理解题越来越重视对考生的猜词悟义能力的考查,一般有三个小题是直接考查猜词义,再加上阅读过程中碰到的生僻词汇,使得许多同学对阅读理解产生畏惧心理。其实,阅读理解中的许多“生词”都是我们平时常见的熟词通过合成、加词缀、转化而成的,同学们可灵活运用猜词技巧,联系上下文猜出其意思。本文介绍一些常用的猜词技巧,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