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默会知识,改进化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群英 《化学教学》2007,(10):18-20
默会知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内隐的知识;显性知识只是冰山一角,默会知识是隐藏在冰山底部的大部分;在化学教学中要加强化学实验、开展探究性学习,提升化学教师本身的默会认识能力,促进学生的知能发展.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现在的中职学校学生基础普遍较为薄弱,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方式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利用录音、幻灯、投影、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形象生动地表现许多教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内容,就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现代学校办学条件的不断提升,各中职学校在硬  相似文献   

3.
每一篇好的文章都是一个奥妙无穷的有机整体,许多时候,其中的奥妙往往又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作为教师,要把这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奥妙,寻找一个合适的切入口,展现在学生面前.切入口实际就是突破口,只有找准了这个突破口,才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窥一斑而见全豹",使学生凭借这把钥匙去探究整篇文章的奥秘.如何去寻找这个突破口?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了一点探索,现在简单地介绍一下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4.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录音、幻灯、投影、电脑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能够形象表现许多教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内容,其收效之大是教师的许多口头表达所不能企及的.  相似文献   

5.
一、创设情境,激发体验兴趣1.播放音乐,渲染情境。语言文字常常给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感觉,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体会文章中不可言传的细微之处,唤起学生的激情,使他们进入意境。音乐是最富有情感召唤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学术界普遍所持的"实践智慧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教师实践智慧具有可言传性,教师言传实践智慧的过程和实质是解释的循环,教师可以通过亲历教学现场、交流教学经验、开展教学叙事等途径言传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7.
缄默知识对高职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洁莹 《职教论坛》2004,(36):47-49
缄默知识指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缄默知识的特点决定了其对实践教学具有双重作用.笔者认为,为提高高职实践性教学质量,一要重新审视"实践性教学的价值";二要实现教师观、学生观的转变;三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缄默知识显性化;四要在教学评价中重视学生相关的缄默知识的评价.本文从缄默知识的理论出发,试图探讨提高高职实践教学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有关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问题,始终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好象有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许多学生在做题时,也总是胡蒙瞎撞,很多教师和学生从“是一个复杂事物还是一个矛盾”上去判断(教材上说“在认识复  相似文献   

9.
<正>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解题教学,但是解题教学往往会存在这样一个怪圈:教师把这道题目讲清楚了,学生也听明白了,但是换一道题目,学生又碰到了困难,继而教师再一次彻彻底底地把题目讲清楚.这种情况似乎在周而复始的经历着,学生觉得数学太难学,教师也觉得数学太难教,感觉有些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教师如何把数学教透教深,学生如何把数学学清学顺,答案不仅仅在于整个解题过程之中,更在于解题后的"风景".乔治·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指出解题的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朗读是学习语文、积累知识、积淀语感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学中,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抑扬顿挫的感情诵读中享受语言的韵律美,了解语言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意蕴,与作者形成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11.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面对作品患上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鉴赏失语症".本文对这种教学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四种切实可行的鉴赏方法,力图改变美术鉴赏教学的窘境,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综合评价能力.  相似文献   

12.
默会知识是相对于明确知识而言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本文探讨了默会知识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并从中分析了默会知识的教育学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默会知识理论对大学教学改革的三点启示:重视学生个体的默会知识;突出实践性教学的地位;重新认识师徒制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3.
稿源采珠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门值得研究的教学艺术,它既是学生思维的向导和路标,又是音乐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渠道。现在有的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似乎总是乐于制造一些不成“问题”的“问题”,作为教师,切不可被自己的“问题”捆住手脚,更不能捆住学生的手脚。比如:有些音乐教师在欣赏教学中聆听完一段音乐后,学生回答了听后的感觉,往往还会这样问:“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孰不知体会的过程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节作文训练课,教学目标定位于:在用心、用情、个性化地感受生活的基础上,训练学生运用"选取真实形象,融入个性情感"的方法,表达瞬间感受.针对学生写作中容易陷入的误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进行写作训练.  相似文献   

15.
"缄默知识"在教学中的作用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相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日常教学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缺失有深刻的历史背景.缄默知识在教学中长期处于边缘地位以致被人们所忽视,在一定程度上所谓"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与其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如何走出教学的这一怪圈,使"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在实践中教师要确实转变观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充分发挥缄默知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难题,从古诗词的文本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在整合信息技术与古诗词教学的基础上提出化抽象为直观,由静止到动画,举一而反三,声与色俱备的策略,从而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因为利用录音、幻灯、投影、电脑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能够形象表现许多教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内容,其收效之大是教师的许多口头表达所不能企及的.那么,现代教学手段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方面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相似文献   

18.
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注重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要学生能熟练地解题,就以为达到了教学目的,却忽视了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训练,最后导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思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者是语无伦次、毫无条理,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9.
利用录音、幻灯、投影、电脑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能够形象表现许多教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内容,其收效之大是教师的许多口头表达所不能企及的。那么,现代教学手段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方面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要讲究时机,当需要再现某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生活情景时,当数学活动的成本太高时,当传统教学工具有缺陷时,当需要减轻教师负担时,都可试着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开展教学活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要追求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