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手机的自述     
第七册习作五要求:用自述的形式来介绍小闹钟、小溪流,好像它们也有了生命,使读者感到生动,有趣。请看习作《小闹钟》和《小溪流》的片断(略)。请你也用××的自述形式,介绍一个你熟悉的事物,要写得具体,生动。  相似文献   

2.
蜻蜓的自述     
第七册习作五要求:用自述的形式来介绍小闹钟、小溪流,好像它们也有了生命,使读者感到生动、有趣。请看习作《小闹钟》和《小溪流的自述》中的片断(略)。请你也用"××的自述"形式,介绍一个你熟悉的事物,要写得具体、生动。我的名字叫蜻蜓,很小的时候生活在水里。一天晚上,我梦到自己长出了两对透明的翅膀。后来,我的梦想成真了,我可以自由地飞翔了。我在田间的荷叶中舞蹈,吮吸晶莹的露水;我在碧绿的草丛中嬉戏,寻找昨日的好梦……我有一个大家庭,兄弟姐妹数不清,大家穿的衣服各不相同。它们有的穿着绿色的大衣,有的穿着红色的长袍,还有的穿…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读懂例文《小闹钟》和《小溪流的自述》中的片段,学会用拟人手法介绍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方法,并领悟到这样写的好处。2.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采用"××的自述"的形式,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熟悉的事物,要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得具体、生动。  相似文献   

4.
《新作文》2007,(4)
尽管每节作文课我都对章法布局进行细心地指导,但临到写时,总有一部分学生愁眉不展,无从下笔。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是四年级习作5——阅读《小闹钟》《小溪流的自述》中的片断,请大家也用"××的自述"形式介绍一个你熟悉的事物,要写得具体、生动。  相似文献   

5.
正习作要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5":用自述的形式来介绍小闹钟、小溪流,好像它们也有了生命,使读者感到生动、有趣。请你用"××的自述"的形式,介绍一个你熟悉的事物,要写得具体、生动。拓展思路用自述的形式介绍一个事物,能写的内容可多啦!如爱不释手的发卡、滑板、电脑;天天接触的动物、植物、天象;涉及环保的地球、水、电……今天就请你做它们的形象代言人,向大家作介绍吧!习作提示  相似文献   

6.
【习作要求】用自述的形式来介绍小闹钟、小溪流等物品,好像它们也有了生命,要求写的生动、有趣。【创意一法】拟人化语言的魅力拟人化就是让被介绍的事物开口说话,自己介绍自己,也就是用自述的方法来介绍熟悉的事物,使文章生动、有趣。他们具备了人的某些特点,但仍然保留物的许多属性,既是人又是物。如课文《石榴》: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  相似文献   

7.
<正>四年级是由中段习作向高段习作过渡的重要时期,我认为这段时期的教学,应密切关注学生写作兴趣、观察能力的提高以及观察习惯的养成。要教会孩子做生活的有心人,有意识地学会搜集素材。习作5:"××的自述",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习作例文《小闹钟》和《小溪流的自述》片段的阅读提示。第二部分是学生的两篇习作片段。第三部分是习作要求,要点有二:一是用"××的自述"的形式介绍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二是要求写得具体生动。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5:“××的自述”,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习作例文《小闹钟》和《小溪流的自述》片断的阅读提示。第二部分是学生的两篇习作片断。第三部分是习作要求,要点有二:一是用“××的自述”的形式介绍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二是要求写得具体生动。  相似文献   

9.
第七册习作五要求:用自述的形式来介绍小闹钟,小溪流,好像它们也有了生命,使读者感到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5》。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小闹钟》和《小溪流的自述》中的片段,学习用拟人化手法介绍生活中常见事物的写作方法,并领悟到这样写的好处。  相似文献   

11.
情景:(苏教版七册习作五:用"××的自述"的形式,介绍一个你熟悉的事物。要写得具体、生动。)习作评改课上:1.老师出示评改依据:(1)采用"××的自述"形式用拟人手法来写熟悉的事物。(2)将事物写得具体、生动。  相似文献   

12.
[习作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5 [教学要求]1.读懂例文《小闹钟的自述》、《小溪流的自述》,了解它们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自我介绍的。  相似文献   

13.
[习作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5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小闹钟的自述>、<小溪流的自述>,了解它们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自我介绍的.  相似文献   

14.
请你用"××的自述"形式,介绍一个你熟悉的事物,要写得具体、生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的小作者采用自述形式,向我们介绍了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不仅描写了事物的形状和作用,还描写了事物的心理,并把事物写得具体且生动。怎样才能像小作者一样写好状物作文呢?  相似文献   

16.
情景:(苏教版七册习作五:用“XX的自述”的形式,介绍一个你熟悉的事物。要写得具体、生动。)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独特的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并把自己的所思、所感倾注于笔端,写出情真意切的文章来。现结合习作教学,谈谈我在习作中的几点做法。一、诱发观察动机,激起习作情感习作离不开观察,离开了观察,习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  相似文献   

18.
星期六上午,陶洪洪写完了习作《医药公司仓库失火了》,就想去玩,与表哥去郊外烧烤。但书桌上的小闹钟突然“丁零零——”地响个不停。陶洪洪觉得奇怪,拿起小闹钟来拍了一下说:“这下没到正点,你胡乱吵闹个什么!”没想到小闹钟又“丁零!丁零!”地传出话来:“陶洪洪,你已是高年级的学生了,写作文怎么还是老样子?”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 歌曲《时间像小马车》,欣赏《调皮的小闹钟》 教学目标: 1.感受体验音乐的"<渐强 >渐弱",并在音乐实践中学会运用. 2.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渐强渐弱的力度演唱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3.能听出《调皮的小闹钟》中表现闹钟铃声的乐器,并能表现音乐中的铃声.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于2011年新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学生习作目标第二款中这样说:"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明确而又简洁的要求让我们看到小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对于习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