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英汉否定表达法的比较与翻译李文革英语和汉语的否定表达法都是很丰富的,但英语在表达否定概念上,从词汇到表达方式都和汉语有很多不同之外。就词汇说,英语中表示否定的词比汉语多;按词类分,有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等;按意义分,有全部否定、...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文化移情是跨文化交际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忠实"和"通顺"是翻译的一般标准。在翻译过程中,适当的文化移情能有效地提高翻译质量。汉英翻译中的文化移情涉及译者对汉语作者的移情和对英语读者的移情,因此,要培养译者在汉英翻译中的文化移情能力,就要重视汉语文化,培养文化认知;学习英语文化,认识文化差异;学会换位思考,坚持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确保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汉语新词在英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未将汉语新词中的"隐合成分"表达出来就落笔翻译;二是不能摆脱中文字面的束缚,中式英语层出不穷;三是不能把中西文化融会贯通,忽略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提出了汉语新词翻译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4.
英语新闻翻译不仅涉及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形式转化,还涉及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两种文化信息转换,在英语新闻翻译中译者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中西方语言习惯、思维方式、表达方式、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问题。因此,在英语新闻翻译中,译者应树立跨文化翻译意识,并从英语新闻语言表达及中西方文化差异出发,选择合适的英语新闻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英汉倍数表达法比较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关于倍数表达法的比较与分析,结合一些辞书及翻译资料中英语倍数译文不统一的现象,对几种常用且易译错的英语倍数表达法的汉译,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6.
八十年代以来,汉语吸纳了越来越多的英语外来词。本文从文化视角剖析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翻译,包括翻译原则与翻译方法,得出汉语中英语外来词常用的翻译方法有异化法、归化法及归化与异化结合法,以期对跨文化交流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汉英比较研究的角度,分析了笔者在翻译《兰亭集序》中运用的译法及其原因。现代英语属于综合—分析语,而汉语则是典型的分析语,在对汉语四字格的翻译中很难用英语来表达出相似的节奏性。从英汉语言的句法特点来看,英语注重形合而汉语注重意合,在翻译过程中采取形合法,通过对原文中的排比、对偶、对照句式的处理,在汉译英中添加介词,以及使用英语中其他常用的连接手段,做到语言转换的顺利衔接。  相似文献   

8.
中国典籍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要符合"信、达、雅"的原则,准确翻译并非易事。本文以《论语.学而》篇的英译为例,从语言差异的角度,提出在典籍翻译中应注意"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一显著特点,并强调翻译要保留典籍原文的语言特色和风格;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提出弄清原文本中存在的"核心词"概念。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汉语已经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而汉语文化与国外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如何将汉语与英语准确恰当的转换变得至关重要。本文以特色词语和一些典型例子,从翻译五大特性——社会性、文化性、符号转换性、创造性、历史性的几个视域出发,结合"去字梏,重组句,建空间"三原则,探讨汉语文化特色词的使用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从而使翻译能够更好的将汉语与英语进行确切的传递内涵。  相似文献   

10.
翻译中随处可见的“翻译腔”,往往是由不了解译入语的特点造成的。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形式上有许多各自不同的特点,如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汉语呈链接式,英语呈散射式;汉语主题句多,英语主谓句多;汉语有语气助词系统,英语没有;英语常用无生命词施动,汉语则少用等等。只有对译入语的特点有理性的认识,才能在翻译实践中,有意识地体现这些特点,避免翻译腔。  相似文献   

11.
英语习语翻译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习语在英语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样,成语、谚语、俚语等汉语习语在汉语语言中也充当着重要角色。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因此通过比较英汉文化差异,研究英语习语的翻译方法与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在各自的文化领域中各领风骚 ,然而由于中、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有所差异 ,使得英、汉成语在互译时带有一定难度。在翻译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很有趣的现象 ,我们从中可以进一步窥探汉语、英语两种语言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3.
翻译是一种信息的传播或交际活动,即communication,是一种跨文化跨语际的信息传播和交际活动。汉语与英语分别属于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y)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Family),语系的不同使汉语与英语在语言表达方面既有共性又有差异,这种差异往往给翻译活动造成很大的障碍。同时差异性也决定着翻译方法的使用。本文在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差异的基础上介绍英译汉中常用的几种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4.
大多数英语修辞格基本都能在汉语中找到对应的或者接近的汉语修辞格。英语中的ANTITHESIS与汉语中的对照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些许不同。笔者就《我们的尴尬》这篇文章及其译文所用的修辞进行比较,从而使外语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英汉两种语言并提高他们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文化移情能力是翻译能力系统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已经成为影响翻译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分析了文化移情的内涵,探讨了译者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对英语文本作者和汉语读者的两次文化移情过程,提出加强母语文化教育、掌握英汉文化差异、克服民族文化偏见、提高换位思考能力等是提高大学生英汉翻译中的文化移情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国学生在英汉语词语翻译时常常会犯下这样或那样的理解错误,导致误入翻译陷阱。如何正确理解这些词语并在翻译过程中使其更贴近或符合不同文化的习惯表达,是许多英语学习者深感头疼的难题。在英语教学中,作者通过搜集和诠释最易引起中国人误解的英语词语,分析"母语干扰"因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实际的英语教学当中,笔者总会让学生做一些翻译或写作练习。由于长期生活在汉语语言的环境中,学生在写作和翻译时难免会产生中式英语。本文就学生翻译或写作作业中出现的中式英语进行了分析归类,并提出了一些避免中式英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英语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文化内涵的差异,英语词语在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有趣现象。研究这些现象,会促使我们进一步做好英汉词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19.
法律汉语的"应当"和英语的shall作为英汉法律语言中体现法律创制者主观意愿的关键用语,所起的作用、发挥的功能,任何其他词语都无法替代。在英汉法律语言的翻译中,shall和"应当"的互译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原语法律文本的表达效力。观察发现,英汉现行法律翻译中,shall和"应当"时有滥用或误译的现象,从一个方面也折射出目前法律翻译的质量令人堪忧。深入考查两者在英汉法律语言中的使用和互译,是提高法律翻译质量的重要方面之一。  相似文献   

20.
汉语与英语属于不同语言类型的事实决定了这两种语言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汉英语中的主语(英语中形式主语除外)都是天然的话题(主位).英语的主语只有名词或名词性的词语才能担当,而汉语除了名词外,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主谓结构(小句)都能做主语,这就在翻译的时候产生了转换的问题.而汉语无主句的存在又直接导致了翻译时需要运用补充的手段来弥补主语的缺失.因此,翻译的前提应该是对源语和目的语的特点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得到符合目的语规范的译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