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长     
曾经,在摇曳的扶桑树下,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女孩,整天聚在一起,因为某个话题,争辩得天昏地暗,炫弄着一知半解的“学问”。  相似文献   

2.
成长     
戴连红 《教书育人》2006,(10):49-49
刚从师范大门走出来会儿,我天天想着自己能带给学生些什么,能改变他们些什么,能传授他们些什么……可教了8年书之后,我回头思索,竞发现这些年来,我没带给学生多少东西,相反的是,我的学生却常常在不经意间教给了我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3.
成长     
杨冰 《学语文》2008,(3):41-41
小时候总向往长大后的样子。 看着邻居家的大哥、大姐们可以成群结队去爬山,去摘野果,去游泳,便不由地产生向往之情,因而经常坐在自己家门前的大板凳上幻想自己长大后的“英姿”。此时,幼稚的我,便以为成长就是自由,不受束缚……  相似文献   

4.
成长     
和晶 《中文自修》2001,(5):22-22
我读中学时,在新疆石河子。那时,算是班里的好孩子,不和老师顶嘴,不和同学搞帮派,年年三好生,排名也不下前十名,还是文艺委员和学生会干部。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好形象因为一次动手打人,在一年里被一撸到底,还写了检查。那年,我刚读高一。  相似文献   

5.
成长     
是的,成长的过程中有甜蜜也有烦恼,需要我们勇敢而理智地去面对。小标题式的写法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内心世界的真情流露也定会让众多同龄人感动。如果文中的事例再详细一些,会更好。  相似文献   

6.
成长     
成长,就这样不期而至了:看连环画被父亲说成“童心未泯”;公园坐秋千遭孩子“围观”;对小学毕业了的兄弟说“你总归是太小”,惊讶于口气里的老气横秋;一照镜子,仍然是两道飞扬跋扈的眉毛;在大雨里顶着油纸飞跑,我行我素,少年轻狂;在闹市区高谈阔论,延伸到目空家里,竟把知识渊博的父亲驳得哑口无言。四分年轻调皮,四分半勇往直前,一分半稳重老到,莫非这就是成长的面目?有时候对着报纸慷慨激昂,听到拐角的车铃声,又不禁一副顽童相跑下楼,用十几年如一日的姿势去探父亲的公文包。往回走的时候顾自微笑起来,背靠着里弄的石…  相似文献   

7.
成长     
杨慧 《天津教育》2008,(11):7-8
张伟是我班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聪明、有主见,很有人缘。当我问他是否愿意当班干部时,他表现得很漠然。他说:当班干部没什么意思,自己好好学习就够了,对班里的事情没什么兴趣。我看着他那若无其事的样子,起初只是觉得失望。转而再想:这样的想法在学生中还是很有代表性的,有这样想法的人多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可就要散了。我要帮他转变,还要让他带动其他学生。  相似文献   

8.
开学第一周的班会课上,教室里静悄悄的,学生在等着“暴风雨的来临”。因为上午第三节课间休息时,张同学为争一个乒乓球,将另一位小个子同学打伤了。  相似文献   

9.
成长     
小孩拿起一个苹果,上面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洞,显得有些另类。小孩正准备张嘴要咬,一条小虫从里面缓缓探出头来。小孩吓得一把将苹果甩得老远,随即大哭起来,从此以后,小孩再也不吃这样的苹果。  相似文献   

10.
成长     
年少时的那场单恋,真的好苦。 他和我父亲在一个单位上班,是新分来的大学生,休暇时喜欢和父亲在一起下棋,那一年我十八岁,在市里一所专科学校就读。  相似文献   

11.
成长     
前年,女儿还在求学,和两名新加坡同窗合住于大学附近的公寓内。我去探望她时,被屋子里那种凌乱和邋遢吓坏了。大厅里,报纸杂志东一堆西一叠地散放着;卧房像入了窃贼,衣服和杂物满地都是,那种乱,不堪入目;  相似文献   

12.
成长     
付雁 《学前教育》2005,(1):42-42
如果我不说,你能相信这些充满童趣和想像力的美丽诗句是一群普通大班孩子创编的作品吗?它们朴素但却鲜活,以迥异于成人的眼光捕捉到事物最本质的特征,用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来刻画无影无形的风,仅寥寥数语便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3.
成长     
问题:树上有十只鸟,猎人向其中一只开了一枪,还剩几只鸟?两岁半时:“还剩十只。因为那个猎人是个‘臭手’,一只小鸟也没打中!”幼儿园时:“嗯……还剩九只!老师讲过,10-1=9。”上小学时:“一只也没有了!因为小鸟全吓跑了!”上初中时:“确切地说,还剩一只。因为其余的九只都吓飞了,剩下一只死鸟!”上高中时:“这个问题需要分类讨论。从大的方面讲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打中,一种是打中了。而后者,又可以分好几种情况。因为猎人有可能打中一只,也有可能一枪打中好几只,所以综上所述,答案是大于等于零且小于等于十…  相似文献   

14.
成长     
《家庭教育》2005,(3B):55-55
4岁的女儿一到了陌生的地方.就特别容易焦虑。上班带她去一个朋友家里,一去就嚷着要走,寸步不离我,我说了她几句,她就大哭.弄得我很尴尬,该怎样帮她克服这个毛病?  相似文献   

15.
成长     
《学语文》2005,(11):31-32
[题目设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过程,在成长中,有喜悦,也有烦恼;有欢笑,也有寂寞与痛苦……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6.
成长     
记得小时候的我,看到电视中的同龄人,拉着那把小提琴,优美乐曲从此飘出.我多么想也成为这样一个孩子;有时候,觉得自己玩的玩具很有趣,又幻想长大后要设计些更神秘的东西……人,渐渐地长大,还不明白那是自己的幻想还是梦想,却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的野心也越来越大.可是,在这人才林立的社会,我不能不扪心自问:我在演怎样的角色?好比一朵汪洋大海中普通的小浪,根本确定不了自己的立足点.虽然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上进心,还有一些的自信.但始终还带着莫名的恐惧:烈日当空,自己会被蒸发吗?翻几次大风浪,自己还能顶住?心…  相似文献   

17.
成长     
成长唐燕和每一个20岁的同龄人一样都憧憬过美好的大学生活,渴望着成为社会的宠儿。曾经有过那样一段时间被沉重的失落和自卑感压抑的不能自拔。是自学考试重新唤起了我的斗志,让我又一次昂起头信心百倍的去面对生活。比起众多的自学者来说,我只是一个曾通的考生,但...  相似文献   

18.
成长     
《广西教育》2004,(7C):80-80
世上真有神童和天才吗?也许有。但是这本书要告诉你:不是神童也一样可以成长为天才。畅销书作家凌志军为我们讲述了一群普通的孩子成长为天才和大师的故事。微软亚洲研究院聚集着计算机领域许多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他们每一个人都被称为天才,但是他们都不认为自己是天才——确确实实,他们都曾经很普通,在学习上甚至都没有得过第一,然而他们的父母、老师与他们自己共同选择了一条智慧之路。  相似文献   

19.
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激发学生生命的创造力,越来越被广大教育者所重视。课堂教学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历程,那么,如何呵护生命、完善生命、激发生命的活力,笔者提出以下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2000年,我园迁址扩园,班级从原来的8个班扩大到16个班,因此,引进了一大批新教师。如何使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工作?如何使他们学习理解、贯彻实施《纲要》的新教育理念?如何加快他们的专业化成长?是我园追在眉睫的首要任务。对新教师的培训工作,成为了我园的工作重点。为了了解新教师在成长道路上的感受、收获及需求,为了总结和改进我园在加快新教师成长路径中采取的策略,我们与新教师摆“龙门阵”,交流述说自己的教育教学成长故事,回顾反思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