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马俊,江苏省邗江中学教师,高级教师,扬州市特级班主任,扬州市中小学班主任名师工作室指导教师,扬州市优秀班主任。先后主持参与"普通高中学生政治素质现状与培养""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生成长共同体建设研究"等省级  相似文献   

2.
<正>梅纪萍江苏省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先进个人江苏省科研工作先进个人才扬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魅力德育工作室"成立于2012年,2015年获批为江苏省首批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工作室成立以来,依托学校德育特色校的品牌优势,围绕"魅力德育"建设,在德育课程建设、德育教学改革、德育资源建设、德育团队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3.
<正>韩佩玲南京市英语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英语特级教师首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名师第三届全国优秀外语教师园丁奖获得者韩佩玲英语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12年9月,是南京市鼓楼区名师工作室之一。工作室由7名市、区级英语教学骨干教师组成,其中南京市学科带头人1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3人,鼓楼区学科带头人3人,它是一个热爱英语教学、有着共同专业  相似文献   

4.
<正>江苏省常州市金月昌名班主任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是常州市唯一的一个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室。工作室以发展教师为根本,借助项目研究平台引领团队专业成长,实现班主任从经验管理走向研究探索、从知识关怀走向精神关怀、从教育叙事走向项目研究的三个转变。工作室以活动为抓手,推动工作室发展和团队成员成长。一是实施项目研究。各成员根据学校、专业、班级情况建立研究子  相似文献   

5.
<正>吴伟红小学心理教育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17年5月,是苏州市吴江区首个挂牌的心理名师工作室,2018年1月提升为"苏州市中小学心理教育名师工作室"。工作室由江苏省心理特级教师吴伟红主持,10名成员为吴江区各小学的骨干心理健康教师。工作室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发展"为宗旨,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积极承担市、区心育任务和培训  相似文献   

6.
<正>邢奇志名优班主任工作室成立于2013年11月,是江苏省苏州市首批成立的名优班主任工作室之一。工作室聚集了苏州市德育学科带头人、十佳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德育骨干教师及热爱班主任工作的教师30人。工作室聚焦"微活动"体验式德育,聚力"微活动"系列课程开发,形成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正>黄黎敏江苏省美术特级教师江苏省艺术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小学组专家委员《江苏省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制定组核心成员全国优秀中小学美术教师教育部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黄黎敏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09年,是南京市鼓楼区首批成立的名师工作室之一,由来自全区的12位骨干教师组成。多年来,工作室搭建"引领带"框架、深入"学习力"研究、打造"本土化"模式,围绕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中心工作开展实践活动,引领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8.
《化学教与学》2010,(5):F0004-F0004
为期两天的江苏省化学特级教师论坛暨深化课程改革研讨会于2010年4月21日至22日在扬州市新华中学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和江苏省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扬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扬州市新华中学、扬州市中学化学名师工作室承办。来自全省各市的化学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大市化学教研员等近八十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9.
<正>阎伦亮初中班主任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6月,由20位基层骨干班主任组成,是一支扎根基层,具有活力的团队。工作室坚持"孵化个体、服务基层"的理念,以"做影响力班主任"为目标,通过集中教研、区域研修、网络沙龙、现场体验等方式,全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专业强的班主任研究队伍。工作室以课题研究为抓手,通过对"影响力班主任成长途径的实践研究",提升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情感与技能,辐射带动成  相似文献   

10.
<正>徐梦吟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课教师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镇江市十佳教师2010年,乘着江苏省丹阳市教育局"努力建设教育强市,打造教育品牌"的东风,"徐梦吟名师工作室"扬帆起航了。导师徐梦吟是长期担任班主任和从事一线语文教学的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均来自教学一线,这是典型的草根名师工作室。"没有花香,没有树高",但他们有坚实的课堂土壤,有"孩子第一"的教  相似文献   

11.
《小学青年教师》2013,(12):F0003-F0003
江苏省盐城市“陈永平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11年,以导师陈永平先生的名字命名。陈永平,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委,现任江苏省大丰市中小学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  相似文献   

12.
<正>戴耀中●江苏省特级教师●淮安市计算机学科带头人●淮安市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带头人●淮安市"533英才工程"学术技术拔尖人才●淮安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戴耀中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09年,是淮安市首批名师工作室、江苏省职业学校"爬山虎"名师工作室联盟成员、江苏省首批中等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室。工作室以"围绕一个主题,服务两大阵营,彰显三大特色"为宗旨,践行"专业引领、团队铸造,示范辐射,成果转化"的工作思路,引领职教理念前沿,努力使名师工  相似文献   

13.
<正>南亲江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工程测量专业带头人南亲江名师工作室创建于2008年,其前身是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工程测量专业教学团队。学校通过名师工作室建设,建立促进名师持续发展的机制,创造催生名师竞相成长的环境,明确目标、自定方向、优势互补、集体奋进,使工作室成员在  相似文献   

14.
<正>江苏省溧阳市苏瑜名师成长工作室是由特级教师苏瑜领衔的研修团队。苏瑜,江苏省溧阳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国培专家组成员、江苏省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常州市优秀教师、常州市教科研先进工作者、常州市"831"中青年科学技术人才、溧阳市第五批拔尖技术专业人才、溧阳市首批名师成长工作室领衔人;曾获得江苏省数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溧阳市优秀工作室奖;近5年有30多篇文章分别在《上海教育科研》《中小学管理》《小学数学  相似文献   

15.
<正>范丽芳名优班主任工作室成立于2013年10月,是江苏省苏州市首批成立的名优班主任工作室之一。工作室有核心成员11人,其中苏州市德育带头人、十佳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5人,张家港市德育骨干6人。工作室还有一批来自张家港市各小学的一群爱读书、勤实践、重研究、善反思的优秀班主任。工作室秉持"专注、专心、专业"的"三专"理念,在区域内积极开展班主任工作交流学习、专题研究和公益实践活动。工作室定  相似文献   

16.
<正>钱和生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泰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泰州市职业教育先进个人泰兴市名教师江苏省泰兴中等专业学校钱和生语文名师工作室创建于2010年3月。工作室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反思与提升相结合"为建设理念,坚守"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师生的益友"的建设宗旨,以完善的制度、具体的工作规划和扎实的工作措施为保障,全体成员锐意进取,团结奋进,努力将工作室打造成一支在省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职教师资优秀团队。  相似文献   

17.
<正>陈士才数学名师工作室萌发于2006年,始建于2007年,2013年升格为扬州市小学数学名师工作二室。工作室领衔教师陈士才系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小学校长,扬州市教育学会小学数学理事会理事长。工作室现有成员20人,其中江苏省特级教师2名,扬州市特级教师2名,扬州市学科带头人10名。工作室以省级课题"小学数学'学导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为引领,始终不渝地围绕"预学"深度挖掘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在提升中反思,在反思中推进,逐步提炼形成如今的"学导课堂"范  相似文献   

18.
<正>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心理名师工作室以课题实验研究为工作重点,以打造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师生的益友,促进名师自身专业素质提升,全面推动区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建设目标。工作室注重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成长,每月定期组织工作室成员阅读心理学专业图书,轮流进行读书交流汇报;为成员创造外出学习、研讨和考察的机会;创新考核评价内容、要求及标准,对工作室成员的学习和工作进行跟踪评价。同时,工作室加强与其他优秀名师工作室的  相似文献   

19.
<正>程林特级教师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江苏省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句容中等专业学校程林农林名师工作室创建于2009年,现有校内外成员12人。工作室确立了"以名师带队,促专业发展;借地方山水,绘锦绣图卷"的建设理念,旨在"培养一批农林职教名师、带出一支优秀教学团队、产生一批教学科研成果、形成一张推广辐射网络"。工作室建设的关键点在于激发全体成员的内  相似文献   

20.
<正>刘炜杰:江苏省职教领军人才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专家无锡市名教师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刘炜杰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05年,201 3年获"无锡市中小学名师工作室"称号。工作室坚持在模仿中转换,在转换中改变,在改变中创新,将学习规律、考证要求、实际条件和企业项目要素紧密结合。工作室重视专业课程的开发研究,以特色专业课程开发促进工作室的纵深发展。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中,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