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篮球》1999,(17)
●中国队第一次参加亚锦赛是在1975年的第八届,中国队九战全胜,第一次获得冠军。 ●在中国没有参赛的前七届比赛中,菲律宾4次夺魁,日本和韩国分获两次和1次冠军。在中国队参赛之后,菲律宾和韩国在第十三届和第十九届时各获得了一次冠军。 ●中国队在参加过的12届亚锦赛中,共出战93场,取得了胜88场、负5场的战绩。其中在第八届至第十三届期间曾连胜  相似文献   

2.
随着伊拉克主裁判一声终场哨响,中国队在主场与小组赛中最强对手塔吉克斯坦队零比零战平,这一刻也就意味着中国队已经从小组出线,最后一场迎战越南,以中国队的实力和状态,取胜不在话下,难怪范志毅激动地跪在草坪上,而戚务生也露出了笑容。毫无疑问,他们想到的不会是这一次摆脱了上一次小组没出线的命运,而是“金秋十月”那一次决定命运的大搏杀。对范志毅、彭伟国、郝海东和区楚良来说,他们没有时间和理由等待下一次;  相似文献   

3.
中国足球就要在韩国展开新的一页了。毫无疑问,所有人都希望第一次亮相世界杯的中国队能够带给我们惊喜。然而客观地说,世界杯殿堂不同于中国队曾经参加的任何一次大赛。实力决定,中国队只能以防守的姿态出现在光州、西归浦和汉城。  相似文献   

4.
《校园足球》2011,(1):44-45
【正】一胜一平一负,几乎是上届亚洲杯赛的翻版,中国队连续第二次无缘八强。四年的等待,人们盼望着中国队能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但成绩和表现却告诉球迷们:中国足球仍在原地踏步。23人的困局这是一支让人难以捉摸的中国队,可以被卡塔尔队压制,输得窝囊;也可以和乌兹别克斯坦队打起对攻,几乎赢球。亚洲杯3场比赛,中国队23名队员中共...  相似文献   

5.
世界杯大败归来,仍然有执迷不悟者认为,韩日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让中国队碰上还不定谁赢谁输,这让人禁不住有些喷饭。且说一日中午,坐在办公桌旁的我迷糊间就到了X届世界杯看球,这一次中国队所在D组的三个对手是波兰、美国和葡萄牙,呵,这不正好是上回韩国队的对手吗,怎么全和咱中国队打上了。正好,咱中国队也来个二胜一平,扫扫上回和冠军、季军分到C组的晦气。  相似文献   

6.
返本还原     
(1) 中国队在亚运会上从未取得过一次冠军,成绩最好的一次是在1994年的广岛亚运会上,决赛中中国队2比4不敌中亚“神秘之师”乌兹别克斯坦队,获得了亚军,此外中国队取得过两次第三名的成绩。 中国队在亚运会上主要的对手依然是韩国、日本和伊朗队,按照现在亚训足球实力对比来看,中国队像1990年在家门口输给泰国队那样的可能性不大。当然不存在弱队不会爆冷的可能,要知道中国青年队在缅甸之旅可谓是真正地丢足了颜面,况且伊朗队也好不了多少,遇弱不强是该队“优良”的历史传统。但以这支国奥队的整体实力来看,进入四强应该不算是超乎现实的目标。 随着朝鲜队的加入,亚运会足球变得更加难以预测,谁都无法保证,朝鲜是否能上演8年前乌兹别克的奇迹。此外多数强队包括中国队在内,本次亚运会的主要目标是以练兵为主,而更重要的目标将会是明年的奥运会预选赛,届时我们会看到更激烈的厮杀。  相似文献   

7.
中国足球队又一次在世界杯预选赛上失利,八年前在即将乘上开往西班牙的班车时被他人出卖,从而被新西兰取代,拒之于门外。现在却在有望跨入罗马城门的时候,由于自己不小心绊倒在门槛上,眼睁睁地看着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捷足先登。是命运对中国队太苛刻?还是中国队自己的努力不够?是国人的企望太高?还是中国队员的目标太低?当中国队与卡塔尔队的比赛结束之后,  相似文献   

8.
十六强泡沫     
这是中国队的处女作,这是亿万中国球迷期待的时刻,这是小组赛中国队唯一可以展现自我的机会,这也是世界足坛真正了解中国足球的一次机会。我们把它浪费掉了,也许就在这场比赛之后,中国足球在世界足坛真的被盖棺定论了。其实第一次参加世界杯,而且还是首场比赛,我们本不该对稚嫩的中国队寄于太多的期望,但是看完了比赛,我仍然难以平复心中失望的心情。  相似文献   

9.
又一次,中国队栽倒在了打平即可出线的魔咒下,打平即可出线等于永远出不了线的轮回仍然在继续。而这个轮回的继续,换来的是一场0:3的惨败和一次未能出线的悲剧。从1980到2007,27年间,中国队始终未能打破打平即可出线的怪圈。  相似文献   

10.
于沐 《体育博览》2008,(1):32-32
2002年世界杯.中国队一球未进、一分未得净吞9蛋.死于小组赛中;2006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最后一轮.在香港队大放水的情况下中国队小组赛安乐死;2007年亚洲杯小组赛,中国队虎头蛇尾,再一次死在小组里。小组赛.已经成了中国队的梦魇,特别是在2010年世界杯亚洲区20强赛小组赛的抽签结果出来之后,这支屡次在小组赛中折戟沉沙的球队似乎又要在死亡之组中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11.
6月4日,是中国足球历史上第一次在世界杯上亮相的日子。中国队与哥斯达黎加队之战,国内上万名球迷赴韩现场助威。中国队以0比2失利后,记者见到一位球迷,他有点担心地说:“听说中国队在西归浦的驻地有好几家赌场,希望他们不会因为一场失利而去借赌浇愁。”  相似文献   

12.
世界杯预选赛开赛在即,作为中国足球的忠实球迷自是极其关注中国队的命运。 中国足球数次冲击世界杯未果,已使球迷等得越来越焦急,给球员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亚洲杯的失利更使国人感到了失败的阴影,各方舆论纷至沓来,认为本届杯赛中国队又将充当一次陪客,只能做壁上观。 其实一场比赛有实力、态度、运气这三者的因素。中国队在亚洲不能说没有实力,亚洲杯赛与沙特队、乌兹别克队的交锋足以说明这一点,中国队关键弱点在于心理状态上,典型的是,  相似文献   

13.
中国足球三思杨云峰,伏瑛中国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再一次失利,四年的梦想再一次落空,街头巷尾只是一片责骂之声,一片叹息之声。人们责怪老天爷,你为什么这么不公,你为什么不能给中国队一次机会呢?!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队连续五次冲击世界杯,不是倒在西班牙的门槛上,...  相似文献   

14.
薛凌  陈裕 《精武》2012,(25):23-24,77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录像观察、对比分析等方法对第26届男篮亚锦赛决赛阶段中国对阵约旦的比赛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反映攻防两方面能力指标上上两队互有优劣,中国队并未占有绝对优势:中国队得分过于集中,一半得分由"郅联组合"所得,其余首发球员及替补队员得分较少,替补队员未能为球队提供有力支援,易建联个人能力突出,在攻防两端作出不小贡献。尽管约旦队在2分球及3分球指标上超出中国队7分,但中国队在罚球指标上比多对手多8分从而实现反超对手1分的局面。中国队的进攻篮板数及球员个人被侵犯次数总数比约旦队高,但助攻次数比对手低。在防守指标上中国队防守篮板数比对手少5个,抢断次比对手少4个,失误次数比对手多6次,犯规次数比对手少7次。  相似文献   

15.
四年一度的亚洲杯在澳大利亚拉开了战幕,国足又一次成为全民网络狂欢的中心话题,在一位新主帅带领下.年轻的中国队本届亚洲杯究竟能够取得怎样的成绩?能否在十多年来第一次打进淘汰赛? 从历史来看,中国队亚洲杯上的表现其实并不差,从1 976年首次参赛至今,中国队10次参赛曾两次进入决赛,夺得过亚军、季军和殿军各两次.虽然从未夺得过冠军,但还是给中国球迷留下了不少经典的回忆.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1984年打入决赛,0∶2惜败给沙特阿拉伯,1988年和1992年分别夺得殿军和季军.  相似文献   

16.
姚昆 《网球天地》2011,(4):58-59
自从戴维斯杯采取现行赛制以来,中国队仅在1990年参与过一次世界组附加赛争夺,客场以0:5不敌以色列队。若想再次摸到世界组门槛,以下5支劲旅如今是中国队在亚大区最强大的对手。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男篮第16届世锦赛掩护运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掩护战术在比赛中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4支欧洲强队系统掩护总次数20次,中国队系统掩护次数1次,说明中国队与世界强队在系统掩护上存在差距。同时中国队基础配合不熟练,场上跑位意识不强。从掩护的第2动作拆的方面来看,各队在直接突破、直接投篮、传球给挡的同伴3项指标方面无明显差异值;但在传球给第3名同伴方面,中国队传给弱侧是2.6次,不仅显著低于本队传给强侧,也明显低于其他3支队伍传给弱侧的次数。  相似文献   

18.
五里河:沈阳的胜利河 有个资深的沈阳记者对我说,你注意到没有?全国的江河都是从西往东流,只有沈阳的浑河是从东往西流,怎么说呢,东水西流,叫东风压倒西风。为什么沈阳是中国队的福地?为什么中国足球惟一一次进军奥运会和惟一一次获得亚俱杯都在沈阳?因为只有在沈阳才能战胜西亚球队。这位神秘的风水先生最后断言:中国队在沈阳必将获得世界杯的出线权,因为沈阳的河,是东风压倒西风,是西方不亮东方亮,何况中国队的主场也是五里“河”呢。 范志毅的女儿预测比分 范志毅是中国队“老大”,自从英国呆了几年后,更有了“老大”的沉稳和气质,善于面对新闻记者,而  相似文献   

19.
封零     
5月17日,2009苏迪曼杯决赛,蔡赟/付海峰战胜国选手李龙大/郑在成,为中国队获得制胜一分,在5场比赛中,中国队未让对手获胜一盘、第七次捧起苏杯。  相似文献   

20.
2004年世界杯女排赛以中国队的夺冠而圆满落幕,中国队快速、多变、灵活的技战术发挥的淋漓尽致,欧美强队也在向快速多变打法方向发展,亚、美、欧之间的差距又一次缩小,但中国队毕竟在亚洲一枝独秀,只有深刻研究世界女子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才能重振亚洲女排的雄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