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国家开放大学作为最具影响力的在线教育类新型高校,在转型发展之际,实施《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提出提质创优的重要举措。在分析同类相关文献和结合实践调研的基础上,从六个维度提取20个开放教育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通过社会科学统计软件优化分析最终选取14个关键影响因素,建立了基于邻接矩阵和可达矩阵的层级递归解释结构模型,进一步厘清开放教育影响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为提高开放教育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分析提供了更符合实际的精准依据。对模型继续深入分析和研究发现:自我效能、学业情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学生与学习资源的互动等5个因素是在线学习满意度的直接影响因素,而教学能力和课程性质则是根源性的影响因素。因此,从提高开放大学办学质量、提高师资队伍建设和完善开放教育在线学习平台设计三个方面出发,设计出更为实用和全面的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实质及其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实质是什么?它们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三种学习方式的实现有没有现实的可能?这是关系到把三者作为课程改革建设目标的大问题。系统梳理资料可知,这三种学习方式的概念是我国学者根据国际上最新学习研究进展,并与我国传统教育观相结合而提出的。关于三种学习方式的实质,则可从特征、构成要素和作用三个方面加以把握。研究发现,自主学习的核心特征为自主性,它包括监管动因、监管机制和监管评价三方面的构成要素;合作学习具有合作精神、社会互动和人际交往的特征,包括相互依赖、个体责任、面对面促进性交互、合作技巧的恰当使用等构成要素;探究性学习具有问题性、开放性和批判性的特征,包括激发兴趣、鼓励探索、引导思维、提出问题、识别资源、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整合信息、交流观点、评估成果等要素。当今时代,人们对学习的实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学习应该是社会交互的、具有情境性的、强调自我主动体验的过程。据此,自主、合作、探究这三种学习方式之间就必然地具有了高度的同一性,这是它们可以统一起来的内在根据。而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知识建构共同体是把三种学习进行有机结合的很好的范例。今后,还应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对象的变化,探索出更多实现三者有机结合的学校应用模型。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高职院校学生的随机抽样调查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线学习投入对在线学习倦怠和在线学习满意有较大正向影响,在线学习倦怠对在线学习满意有较小的负向影响;学习动机和学习专注对在线学习满意有较大正向影响,学习精力对在线学习满意有很大的正向影响;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对在线学习满意有很大的负向影响,低成就感对在线学习满意有较大正向影响。基于研究结果,从课程系统性改革、强化技能训练、参与技能大赛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黄庆双 《教育技术导刊》2021,19(12):247-251
为全面系统分析在线学习投入度影响因素,提升学习者在线学习质量,从学习生态观视角出发,使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学习者在线学习投入度影响因素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教学环境、社会交互环境、情感心理环境对学习者在线学习投入影响较强,物理环境和制度规范环境影响较弱。进一步分析表明,教学活动设计、与教师交互和情感体验是影响在线学习投入的高杠杆因素。从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优化教学环境;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构造多边良性循环的社会交互环境;增强学习者情感体验,构建各子系统协同共建的情感心理环境等方面着手,致力于提升学习者在线学习质量,能促进在线学习系统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社会性和探究社区理论框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数据分析方法,本文探索了社会性、临场感与在线学习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机制。研究发现,在线教学的社会性能够促进学生的教学临场感、社会临场感和认知临场感,而这三大临场感又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在线学习满意度;社会性与在线学习满意度之间存在链式中介效应,即社会性能通过促进教学临场感,进而促进学生的社会临场感,而社会临场感又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临场感,最终促进学生的在线学习满意度。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社会性学习环境对在线教学效果的影响机制,有助于广大教师开展更高质量的在线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6.
探究在线学习体验影响因素及其构成关系,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在线学习效果.本研究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以Blackboard远程教学平台实用英语在线课程为例,采用调查问卷、解释结构模型及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确定了影响学习者在线学习体验的6个关键因素(师生互动、同伴交互协作、课程任务、教师教学能力、在线资源特性、课程活动设计)...  相似文献   

7.
成人学习者有学习需求,但学习动力不足,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事实。在线教学中,课程导师和学习者必须形成一对合力,预期一致,相互配合才可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课程导师有必要借助商品服务环节的对照分析,厘清影响在线辅导策略选择的因素,基于服务理念的指引,掌握在线辅导的策略和技能,综合运用推送、激励、观察、提问和反馈等在线辅导策略,持续激发和维护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和热情,促使学习者的在线学习行为真实有效发生。  相似文献   

8.
Student satisfaction is used as one of the key elements to evaluate online courses, while perceived learning is considered as an indicator of learning.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how online learning self-efficacy (OLSE), learner–content interaction (LCI), learner–instructor interaction (LII), and learner–learner interaction (LLI) can predict student satisfaction and perceived learning. A total of 167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Regression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overall model with all four predictor variables (OLSE, LCI, LII, and LLI) was significantly predictive of satisfaction and perceived learning. The study found that LCI was the strongest and most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student satisfaction, while OLSE was the strongest and most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perceived learning. However, LLI was not predictive of student satisfaction and perceived learning.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instructors employ strategies that enhance students’ OLSE, LCI, and LII. Research is needed to understand how LLI fosters student learning and satisfaction.  相似文献   

9.
饶爱京  万昆 《教育科学》2020,36(2):31-38
在线学习投入是保证"停课不停学"期间在线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对大学生开展调查,运用描述统计和回归分析法对疫情期间大学生在线学习准备度的现状、大学生在线学习投入度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线学习准备度对大学生在线学习投入度的影响以及在线学习自我效能感、感知教师支持、在线学习平台体验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大学生在线学习准备不足;大学生在线学习投入整体不高;大学生在线学习准备度对大学生在线学习投入度具有显著影响;在线学习自我效能感、感知教师支持、在线学习平台体验在在线学习准备度和在线学习投入度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因此,可以从技术支持维度、在线学习资源设计维度、教师支持维度着手提升学生的在线学习投入度。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高校教师在线教学行为及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从学生角度来看,对操作类或实验类的资源、网络速度以及教师提供的客观教学条件等体验较差,认为在线教学效果比现场教学效果差。从教师角度来看,在教学评价与指导行为上受到一定限制,表现在示范艺体、实验等操作技能,论文写作训练等专业方面。突出表现在:在线教学缺乏充足的教学硬件条件保障,操作及实验类教辅资源紧缺,“新瓶装旧酒”的在线教学效果不好。为此,应加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条件;鼓励优质虚拟实验教学资源与平台的共建与共享;对混合式学习进行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1.
英语移动学习资源信息收集功能与移动学习协作活动的设计是远程英语移动协作学习实践项目的第一关键所在。根据远程英语移动学习协作活动,针对英语移动学习资源信息收集功能、经常上网收集的移动学习资源、项目实践的效果等方面展开调查,对协作活动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充分证实移动协作可以发挥移动设备在课堂内外的强大潜力,为解决传统协作学习的不足提供便利,促进、加快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和协作。  相似文献   

12.
网上授课在全球各教育机构尤其是开放和远程学习机构呈迅猛发展的态势。网上学习为远程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他们分享感受,共同协作。通过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学习,网上学习较独立学习能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斯里兰卡开放大学教育系利用Moodle学习系统开设了“作为教育技术人员的教师教育者”网上课程。课程设计使用协作学习模式,为远程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学习者借助学习资源和教师的引导完成学习和评估任务,通过讨论会的方式进行协作学习并共同分享感受。本文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设计者、教师以及学生在网上学习环境中共同加强社区构建所实施的具体策略和技术进行了调查,并进一步探索了社区建设对远程学习者即网上学习的初学者的影响。本文同时讨论了建构网上学习社区的发展进程并强调了设计者、教师和学习者在成功创建网上学习社区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student interaction, satisfaction, and performance in accelerated online learning environments with the use of an online learning course-management system. The interactions assessed in this study included learner–learner interaction, learner–instructor interaction, and learner–content interaction. The participants were African American students from a university in the southeastern United States.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including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to examine the contribution of interaction predictors to student satisfaction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 satisfaction and student performance. In addition, Internet self-efficacy and its impact on interaction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earner–content interaction was the only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student satisfaction whereas interaction among students or with the instructor did not significantly predict student satisfaction. Internet self-efficacy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ree types of interaction. Student satisfaction was found to be related to student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4.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规模化在线学习是落实“停课不停学”的重要方式。与以往的在线学习相比,规模化在线学习在学习场所、学习任务、学习同伴、思维方式、评价方式等多个方面发生了转变。它是教育信息化实践的一次特殊尝试,同时,其也在重塑在线学习的价值,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生态。为了了解我国规模化在线学习的现状、准备度等情况,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全国3148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一是在线学习满意度较低,感知教师支持较高,在线学习准备度一般。其中,在线交互效能感最高,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准备不足;二是人口学因素对规模化在线学习准备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年级、所在区域、每天在线学习时长所带来的差异影响显著;三是在线学习态度、教师支持、计算机自我效能感、自我导向学习、学习动机、学习控制力、在线交互效能感等,正向影响学生的在线学习满意度。因此,要提高规模化在线学习效果,可以从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加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改善家校互动模式、增强教师支持、关注农村和留守儿童的在线学习等方面着手。在后疫情时期,还应进一步思考“教师如何迎接在线学习”“学生如何学习”“如何设计在线课程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在线学习如何与线下学习有机融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线学习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全国不少网络教育学院的网上教学检查表明,学生在线学习时间投入普遍偏低。已有研究表明,网络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等两个外部因素是影响学生在线学习投入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中央电大开放教育入门课程"开放教育学习指南"网络课程为例,以2010年春季学期江苏电大9369名新生学习该课程时所产生的登录数据、资源浏览数据和形成性考试数据为分析对象,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得出登录、资源浏览、作业、测试等在线学习行为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Two studies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Online Self‐Regulated Learning Inventory (OSRLI) were conducted. The OSRLI is a self‐report instrument assessing the human interaction dimension of online self‐regulated learning. It consists of an affect/motivation scale and an interaction strategies scale. In Study 1,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of an initial affect/motivation item pool yielded four factors: enjoyment of human interaction, self‐efficacy for interaction with instructors, concern for interaction with students, and self‐efficacy for contributing to the online community.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of an initial learning strategies item pool revealed three factors: writing strategies, responding strategies, and reflection strategies. In Study 2,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was conducted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stability of multidimensional factor structures. These exploratory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es showed the OSRLI to be statistically moderate in terms of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presents both 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online courses. Employing both the Community of Inquiry framework (CoI) and the Structure of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s (SOLO) taxonomy, two complete online courses were examined for the quality of both collaborative learning processes and learning outcomes. The study examines evidence beyond learner reported satisfaction and learning, instead measuring both learning inputs and outcomes. Analysis of input includes quant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of discussions using the CoI framework. Analysis of outcomes looks at both the quality of student learning artifacts such as case studies using the SOLO taxonomy as well as instructor‐assigned grades of specific related assignments. Results suggest that understanding of online instructional effort, processes, and learning outcomes can be improved through this more comprehensive, conceptually driven approach.  相似文献   

18.
在线教学中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在线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成效,而学生的在线自我调节学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从先赋性背景和后致性学校过程性因素的视角,基于“新冠疫情期间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体验调查”项目中某大学的数据,考查学生家庭背景和先前在校在线学习经历与在线自我调节学习的关系。研究发现:家庭背景和先前在校的在线学习经历都显著影响学生在线自我调节学习,且先前在线学习经历的影响独立于家庭背景。超过七成的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前有过在线学习经历,且主要是来源于本校的正式在线学分课。这一研究结果的实践启示是:高校可以通过提供正式在线学习的机会抵消学生家庭背景的负面作用来培养学生的在线自我调节学习,这将有助于他们应对紧急情况下大规模在线教学时可能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在线协作学习中集体责任和个体生成角色的发展动态,及其对知识建构过程的协同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线协作学习过程中,集体责任的三个特征(参与意识、协同交互、均衡发展)与个体生成角色(探究引申、知识促进、知识整合、探究管理)的分布形态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动态演进的复杂关系,且两者共同影响协作对话本质。探讨在线协作学习中集体责任与个体生成角色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创设在线协作学习环境,并为知识建构提供策略性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东明  冯锐 《教育技术导刊》2021,19(12):221-225
大学生使用MOOC平台开展在线学习,留存率与完成率低是当前在线教学中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基于期望确认模型和沉浸理论构建在线学习平台学习者持续使用意向影响因素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满意度和沉浸感对大学生持续使用在线学习平台意向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而期望确认度和感知有用性可通过影响满意度间接影响大学生持续使用在线学习平台的意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