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档案人员跳槽的是与非正方吴女士:档案人员改行,请不要用“跳槽”这个贬义词吧,改行是双向选择的一种方式,符合人事工作改革的大方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个单位要搞活搞好,实行人才流动是个重要的条件。有些干部经过档案部门的锻炼,又掌握一定的其他专业的...  相似文献   

2.
最近媒体人王以超又火了.去年一篇《“史上跳槽最频繁”媒体人王以超又跳槽了》曾刷遍很多媒体人的朋友圈.王以超以跳槽频繁闻名于媒体江湖,17年间跳了10家媒体——去年5月底跳槽时,甚至有人打赌,待不到一年肯定又会跳槽.果然,最近又跳了.  相似文献   

3.
《新闻世界》2008,(5):47
现在很多的职场人士都面临着工作的审美疲劳,一有时机便蠢蠢欲动寻找“跳槽”的机会。跳槽者的理由不外乎就是原有单位混得不如意,或者是薪水太低,或者是没有发展前途。但“跳槽”真的可以越跳越好吗?跳糟有什么利和弊呢?  相似文献   

4.
档案人员跳槽的是与非阿昆主持正方吴少雄:我认为档案人员跳槽十分正常,也十分必要,不该反对或限制。尽管跳槽是一种无序的人才流动,但它却是合理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崇尚实现个人价值的今天,每个人都希望找到一份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潜力的工作,在实现个...  相似文献   

5.
新闻作者署名中的种种不规范现象时有所见。一则短讯,署名好几个;有些署名,三四个人每人取一个字组成;还有些署名虽不是挂张带李,但不是真姓真名。这种现象的存在,说明不少同志对新闻作者的署名在新闻中的意义和作用并不完全了解,甚至有些同志只知道出名、得利。因此,对这个问题有统一认识的必要。新闻作者的署名,也是新闻事实的组成部分。未经报道的新闻和没有作者的报道,都是不可思议的。例如:“新华社×  相似文献   

6.
档案人员跳槽的是非反方荣先生:跳槽是什么,要我说:它就是爱岗敬业的对立面。要是连跳槽都值得提倡,那谁还去敬业爱岗?最近北京市档案局印发的《关于加强全市档案系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我市档案干部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闻界的人才流动开始“浮出水面”。报道别的行业人才“跳槽”的人自己也可能“跳槽”,谈论体育球员“转会”的新闻从业人员也渴望一试“转会”———当然,也有许多人对新闻界“大腕”的“跳槽”与“转会”持一种怀疑或否定的态度。更多的人则极目远方,想看看异国他邦的媒体是怎样因应这一变化的。在现代汉语中“跳槽”和“转会”是两个“新生代”词汇,前者被“有幸”收入《现代汉语新词词典》中,而后者则至今“名分未定”,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后者在语言交际中的频频亮相。明眼人一看便知,“转会”借自体育界,系…  相似文献   

8.
赵昱  王小娟 《视听界》2013,(2):72-73
近几年,随着新媒体的崛起,电视人跳槽到新媒体已不是新闻。从个人离职到团队跳槽,电视正面临人才流失的风险,给电视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行业"跳槽"者越来越多,特别是在企业改制中尤为突出.目前有为数不少的跳槽者忽视个人档案,有的甚至想舍弃档案,一走了之.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时代,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哈佛MBA对领导者合格与否的十大评判标准包括是否具有鼓舞和激励他人的能力.然而,在当今的组织个体中,人员"心力交瘁"和"跳槽离岗"现象比比皆是,令管理者苦恼不堪.作者试图以华北R电台为个案,运用相关的理论,探究激励运作中的成败所在,寻求激励管理人力资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收到《中国地市报人》杂志的两份用稿通知单,笔者感触颇多,无以言表,只有说“好”! 编者和作者本是同根生。作者尊重编辑,编辑尊重作者,相互尊重,才能促进报刊业的发展。然而,时下有些报刊社的编辑对作者的劳动往往不屑一顾。有些作者辛辛苦苦写个稿子,投往编辑部,编辑大笔一挥,稿子面目全非。更有甚者,草草一阅就投进纸篓。稿子用了,样报也不寄,更别说寄“用稿  相似文献   

12.
新闻校对出错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作者方面的原因.有些作者因为缺乏责任心或是笔误,稿件错误百出,尤其是专业性较强的稿件差错隐蔽性较强,极易造成见报差错.  相似文献   

13.
用人单位:让引进人才无后顾之忧在人才市场,笔者找到了发布“因调动被单位除名或辞退的高层次人才,一经录用,可恢复原有身份,并连续计算工龄”广告的招聘单位。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介绍,这一政策是针对因跳槽而被原单位卡住的教学人才而定的一项优惠条件。在当地人事部门的支持下,该校曾经为两名跳槽来校的博士生重建了档案,内容包括学历、工龄、职称和获奖情况等,跳槽人才十分满意。据了解,对一些高层次人才的跳槽,原单位大多不愿意放行,对这些人才卡住不放的“抓手”就是人事档案。而科研、教学人才评职称、出国政审、…  相似文献   

14.
“跳槽”潮中话存档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王尚哲“跳槽”在持续“高温”的形势下,今年又掀起一阵不小的高潮。新年伊始,新闻媒介几乎隔不了几天就会发布一条招聘会的消息。据统计,1一4月份各种类型的招聘会达20余场,参会人数近40万人次。”跳槽”热带动了人才流动...  相似文献   

15.
关于有些报刊社对作者支付稿酬问题,笔者与许多作者一样,多有微词。因为遇到过不少“困惑”和“烦恼”。个中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时间过长(或三四月、或一年半载);二是漏发(有时去信或几次去信查询才补寄来);三是不发(多次致函催问如石沉大海)。对此,时下有些报刊也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传统纸质图书的运作流程大致分如下几个步骤:作者来稿、接受选题(有些图书是出版社主动向作者约稿的)、编辑加工、三审三校、排版印刷、发行销售.这是出版社对作者提供的内容资源的首度开发.  相似文献   

17.
对于市场经济的骤然走来,我们许多新闻工作者无论从思想还是从理论上都准备不足,有时被纷纭复杂的经济现象搞得眼花缭乱、无所措手足。有些新闻传媒市场热什么,就跟着热什么。一时间,股票热、房地产热、开发区热、下海热、跳槽热、集资热、期货热、第二职业热、高消费热,热浪逼人,充塞视听。调子基本趋同,肯定、喝彩、赞扬,甚至盲目拔高、吹捧。报道股票,有的就一味大谈股票的  相似文献   

18.
书架     
《出版广角》2013,(22):92-93
《寻找大师》作者:卞毓方著版本:作家出版社2013年10月版定价:39.80元提要:寻找,是一种过程。找的本身,往往比结论更有意义。为什么要寻找大师呢?作者说因为"大师是一种社会坐标,天地元气。作者在寻找大师的过程中,选出了饶宗颐、南怀瑾、吴冠中等大家。这些大家们有些国学根基深厚,儒佛化通,有些诗书画艺集一身,最重要的是,卞毓方通过他们传奇的学术人生,书写了名家大师的风骨人生。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央视名嘴频繁跳槽,他们涉及央视多个部门:新闻中心、综艺频道、体育频道、戏曲频道等等,而跳槽的出路也各不相同:赴高校任教、加盟地方卫视、拥抱视频门户网站、创办自媒体甚至跨界成为天使投资人……这已成为业内人士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现实课题。本文以央视主持人跳槽反映出广电体制改革走向深水区为切入点,对如何稳定“主持人”这支广电行业所独有的特殊人才队伍这一课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湖南株洲市新闻图片报今年初设立了“新闻风险基金”,为采写批评报道而且报道属实的作者提供打官司的基金。这件事受到广泛的好评,这是自然的;但是,有些同志把它看成改革中一件意义重大的新事,对它在支持采写批评报道方面可能发挥的作用寄以厚望,我觉得实在有些天真。如果采写的批评报道属实,作者其实是不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