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研究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作要"力求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提出"学生作文也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这些都表明作文是以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为题材的,是写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  相似文献   

2.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学生作文也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体验式作文教学"这一理念的提出,无疑开辟了作文教学的一条新路径,也为职业学校的作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周雪莉 《辽宁教育》2012,(15):71-72
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学生运用失真的语言,来表现着对失真生活的"感受"和对失真情感的体验。《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对学生习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自己想说的话","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凸现一个"真"字!可见,学生认"真"习作,"反映新思维、新体验","面向生活,自由表达",是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正>【设计思想】记叙文写作是初中作文教学和作文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初中学生考场作文的首选文体。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难度大,对教师素质、能力的要求较高。而教师教学随意性大,学生学习的随意性也很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写作时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些都对学生写作的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标准》中还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本文就指导瑶族学生写有瑶乡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课标对初中生的写作提出明确要求,即"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不仅如此,各地中考作文的要求中也大多会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言为心声,文贵情真。中考作文只有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提高作文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新的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为真情实感是文学作品的血肉和生命。本文从充分利用课本教材,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力;要帮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搜集习作素材,培养农村孩子初步的写作兴趣;要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体验人文风尚,发现美好的乡村风光三方面探讨了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人生、社会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自己的"就是个性的,就是创新的。本文就语文的核心素养与个性化作文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提出"学生作文也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由此可见,体验是写作的基础,体验是写作的前提,丰富而深刻的体验是学生写出自己真实而独特感受的保证。体验式作文教学,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围绕某一主题,通过观察、体验、阅读、讨论等形式,使其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等的认识和感悟,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写作指导,使学生将自己的认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对中学生写作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新课标对写作的实质就是学生写"个性作文".  相似文献   

11.
何海琴 《语文天地》2012,(10):39-40
新课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培养学生"写作情结",扬起学生写作的风帆,让学生勤于写作,爱上作文,无疑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但目前的作文教学中,学生的生命没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梁琳 《现代语文》2014,(4):125-127
新课标对学生写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此,让写作成为学生自我生命的表述形式应是当前作文教学的一个迫切任务。而要完成这个任务,关键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坚持开放原则:除了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思考人生之外,要引导学生大胆表达心声,让“人”融入“文”,让“文”包蕴“人”。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强调习作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中学时代是人生旅途中一个新的时期。情感的丰富,心智的成熟,认知能力的提高,都会给学生的生活增添光彩和活力。但是,当前作文教学仍存在着程式化、虚假编造、难写难作等现象。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以其全新的教育理念,对学生习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自己想说的话","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相似文献   

16.
吴云新 《教师》2016,(4):19-2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提出"学生作文也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这些都表明作文是以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为题材的,是写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作文是生活的反映,要开启学生的作文思路,就必须让作文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指导学生写出有独特体验的文章。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尝试着进行了体验式作文教学,致力于创造现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中精彩的片段,写出趣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2002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提出"学生作文也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体验式作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并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创新与发展。所谓体验式作  相似文献   

18.
新的课程标准对个性作文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而目前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往往无视学生的个性特点:老师忙于传授布置,学生疲于接纳应付。学生写出的文章缺少灵气,即使偶有一些佼佼者的"佳作",有时也免不了给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的感觉。老师评改学生的作文,习惯于凭自己主观的感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在写作方面的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尤其是考场作文,"有自己的真实体验"几乎成了所有考场作文不可或缺的具体要求。而众所周知日记本身就是叙真事,说真话,抒  相似文献   

20.
2011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作文教学写到"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从上述作文要求不难看出,新课标特别强调,作文要写真话,抒真情;写出的文章要有个性,有独特的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