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收藏》2017,(5)
正张仃家客厅里一直挂着齐白石画给他的《樱桃》,而在张仃床头挂着的一幅很小的画,是黄宾虹晚年的典型山水画。众所周知,李可染是齐白石和黄宾虹的弟子,但鲜为人知的是,经李可染介绍,张仃也向齐白石和黄宾虹拜过师,只不过因为张仃是共产党的领导干部,限于组织纪律而没有行传统的拜师礼。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7,(5)
正"张仃老先生跟当院长那时候判若两人,现在就是个菩萨。"很多原中央工艺美院的老学生都跟王鲁湘感慨过张仃先生中年时期的严厉,那时候所有学生和老师都惧怕他,而这与王鲁湘印象中的张仃先生确实相差甚远。张仃印象年轻的时候,张仃桀骜不驯,特立独行。尤其是在南京、上海时期,张仃恃才傲物,佩服  相似文献   

3.
(一) 比赛在“天堂”进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四五月的苏州,景色格外秀丽。站在这座古城西北的虎丘山上俯首环望,园林名胜,星罗棋布。园林之间,近代化的工厂林立,大烟囱笔直朝天。马路两旁嫩绿挺拔的  相似文献   

4.
苏州是座有味道的城市。语文课本里《苏州园林》里美美的文字,对清砖淡瓦的心仪,对门洞芭蕉的向往,吴侬软语,浅浅淡淡的昆曲,构成了大家对苏州的迷恋。2010年上海世博会,既是上海近邻又有着"天堂"美称的苏州,是参观上海世博会的朋友们必到之处,尤其是集邮爱好者,实地游览、考察一下早已熟知的苏州题材邮票的各个景点,岂不妙哉!  相似文献   

5.
《收藏》2017,(5)
正1954年之前,张仃创作与山水画无关。1954~1956年,张仃有一段短暂的中国画探索经历。到1974年,张仃已年近花甲,此时开始尝试焦墨山水画。这其中的曲折,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遭时代裹挟,不改水墨初心王鲁湘认为,1954年之前,虽然张仃不是国画家,但他有中国画的底子。张仃从小接触中国画较多,20世纪30年代初在私立北平美  相似文献   

6.
夏娃 《乒乓世界》2014,(2):70-72
全世界打乒乓球的人基本上都认识“红双喜”(DHS),但估计很少有人知道,每年有近一亿只红双喜乒乓球是在江苏省苏州昊江区一个叫平望的小镇产销出去的。平望镇位于苏、浙、皖、沪三省一市的中心,东距上海95公里,北距苏州35公里,有“苏杭天堂走廊上的一颗明珠”之称,坐落在这里的上海红双喜体育用品苏州有限公司,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乒乓球器材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7.
天堂城市苏州,有一北宋时代就筑成的名胜园林沧浪亭,其东一里路之遥便是这次三体会象棋大赛运动员下榻、餐饮、廖战之所——沧浪宾馆。5月21日至5月28 日,群英荟萃,各展才华, 且容在下细细道来。  相似文献   

8.
展讯     
《收藏》2017,(4)
正它山之石——张仃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展2017年2月23日至3月5日中国美术馆今年是张仃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此展是为缅怀张仃先生。张仃先生在漫画、壁画及工艺美术设计领域,做出了诸多重要贡献,而中国画创作在其整个艺术生涯中或有间断,但从未放弃过。本展粹选了馆藏张仃先生的中国画作品30余件,并将以时间为序,期望通过对张仃先生中国画创作历程的  相似文献   

9.
张仃     
张仃,一位辽宁黑山之子,一位焦墨绘画大家,他的生命与绘画冥冥之中的契合,恰似神来撮合,自然之象。他跨越了漫画、设计、装饰、壁画、中国画、美术教育等诸多艺术门类,且样样出类拔萃、卓有成就。这是一个奇迹、一个传奇,张仃正是这个奇迹的创造者,这个传奇的主人公。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17,(5)
张仃先生从艺70余年,跨越漫画、实用美术、艺术设计、展示设计、舞台美术、动画电影、装饰绘画、壁画、中国画、书法、艺术批评、美术教育等诸多门类,其丰富性在艺术家中是非常罕见的,被称为20世纪中国美术的"立交桥"。其中,在山水画探索方面,张仃先生将焦墨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门类。是目前关于张仃先生焦墨艺术的研究比较少,也不够深入,其在国画界的学术地位仍未被充分重视和发掘。由此,本刊特别采访了张仃先生的研究者王鲁湘先生和李兆忠先生,他们追随了张仃先生20余年……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17,(5)
正焦墨画法是一种非常小众的绘画技法,曲高和寡,张仃先生能耐得住寂寞,在这条路上默默探索几十年,单这份纯粹就足以令人钦佩。而焦墨作品不仅技法难度较大,鉴赏时同样需要较高的鉴赏力,所以,在评价张仃先生的焦墨山水时,也存在一些争议,需要客观看待。《收藏》:张仃在《阐旧邦而辅新命》中说,中西问题纠缠了他几十年,需要解决好写生和  相似文献   

12.
邮资明信片和参观门票联姻。邮政与旅游携手。早已不是稀罕事,还有专门收集这种邮品的集邮爱好者呢。可是您见过能多次使用的邮资片门票吗?山西长治邮友日前赠我一枚“天堂苏州·东方水城”参观券。该券以《苏州市西园戒幢律寺》普通邮资明信片加印而成,图案面印有苏州风景。它是专供“2007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与会人员使用的,并非为某个景点印制。券两侧都有附券,  相似文献   

13.
杨毅 《钓鱼》2008,(23):18-21
我生活的地方是鲁西南的一个小城——济宁。她不大、但是被人们称做“江北苏州”“孔孟之乡”,有着7000年的久远历史。美丽的京杭运河穿城而过,诉说着小城几百年的航运文化的历史。这城市因为运河而兴盛一时,也因为运河航运的中断而日渐衰落过。小城南边依傍美丽的南四湖,河网密布,湖渠畅通,成就了众多钓鱼人的天堂仙境。经历了春花夏荷的钓鱼人,每逢10月,面临日渐寒冷的深秋初冬时,  相似文献   

14.
2010年2月21日,被誉为20世纪中国"大美术家"的张仃先生在北京逝世,张仃先生的艺术成就跨越国画、漫画、壁画、书法、工艺美术、邮票设计、美术教育、美术理论等诸多门  相似文献   

15.
我国美术家、教育家、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张仃先生于2010年2月21日在北京病逝。一代大师乘鹤西去,令人不胜痛惜思念。张仃在他近80年的艺术创作生涯中,涵盖了漫画、国画、舞台美术、  相似文献   

16.
2012末日审判     
基督教认为,在世界终结前,上帝和耶稣将要对古今所有世人进行审判,凡信仰上帝和耶稣基督并行善者可升入天堂,行恶为歹者不得救赎并下地狱受刑罚,这就是"末日审判"。而这一次,还未到世界末日,中国足球有史以来最震动的反赌扫黑的"末日审判"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17.
周武发 《收藏界》2013,(2):110-111
《收藏界》杂志社高社长约我为张仃先生画像,我欣然应约。因为张仃先生是中国美术界的前辈,也是我喜爱和敬重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18.
张仃素描     
《收藏界》2006,(12)
张仃,20世纪中国的“大美术”家,70余年艺术生涯,活跃于漫画、实用美术、艺术设计、展示设计、舞台美术、动画电影、装饰绘画、壁画、中国画、书法、艺术批评、美术教育等诸多领域,以其充沛的艺术激情与超常的艺术能量纵横捭阖于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学院与民间的语境之中,成为解读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一个经典文本。通过张仃这座20世纪中国美术的“立交桥”,可以通往珂弗罗皮斯、格罗斯、毕加索、马蒂斯、鲁奥、梵高,也可以通往程邃、石溪、王蒙、范宽;可以通往吴昌硕、黄宾虹、张光宇、林风眠、李可染,也可以通往民间剪纸、皮影、年画和宗教壁画。没有一个画家能够像张仃这样打开自我而包罗万象。他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总是跨越式地超越自我,在永不满足中与时俱进。孟子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张仃就是这样一个充实而有光辉的大美术家。  相似文献   

19.
“江南二月神鬼天”。早春的无锡,亦是阴雨绵绵。3月11日晨6时,电话铃声把我从梦中惊醒,原来是苏州钓友王正明约我去苏州钓鱼。他兴奋地说:“苏州天气预报今天雨止转阴,我联系了一个新开放的钓场,里面十几斤的青鱼很多,还有鲫鱼,你快点来虎丘塔,我们不见不散。”接完电话,我约上钓友周牛,冒着毛毛细雨和4级北风,骑着摩托,一前一后地向“天堂”苏州进发了。8时整,我们赶到虎丘塔下,老远就看见一辆载有钓箱的摩托停在路旁,老王已提前10分钟到达约定点。由他引路,几分钟后我们就来到了新益渔场。此处是一段树权状的大河道,水…  相似文献   

20.
正同为画坛巨擘,同姓,同年同月拜见毕加索,张仃与张大千却了无缘分。张仃不喜欢张大千的理由有很多,在他看来,张大千仿古,造假,炒作,巴结权贵名流,破坏敦煌文物……然而,张仃的朋友圈里,喜欢张大千的不乏其人,如黄苗子、叶浅予。因此,每逢谈到张大千,不免要抬扛,有时甚至脸红脖子粗。叶浅予对张大千的精湛画技五体投地,黄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