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地方高校视角探讨安全工程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如何主动适应新工科建设需要,并以专业课程“安全生产法规”为例,分析其课程改革背景及必要性,提出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基于案例教学的实践型研讨班以及推动课程考试由“知识考核型”向“知识+能力考核型”转变等方面开展专业课程改革,并介绍教学改革实践思路及具体措施。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及教学效果来看,相关课程改革措施能够促进地方高校与新工科人才培养新要求相适应,有助于学生工程应用思维培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新业态、新模式的"轮机新工科"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机遇期。该文着眼于轮机工程专业船舶电气类课程教育现存的弊端,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通过合理修订培养方案、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采用混合式实践教学等一系列举措,有效提升我国航海教育的整体水平,为国家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地方高校视角探讨安全工程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如何主动适应新工科建设需要,并以专业课程"安全生产法规"为例,分析其课程改革背景及必要性,提出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基于案例教学的实践型研讨班以及推动课程考试由"知识考核型"向"知识+能力考核型"转变等方面开展专业课程改革,并介绍教学改革实践思路及具体措施。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及教学效果来看,相关课程改革措施能够促进地方高校与新工科人才培养新要求相适应,有助于学生工程应用思维培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徐乃忠  余忠林 《科技风》2023,(5):136-138
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提出,以网络数字化为基础的个性化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高等教育的主流也逐渐演变为信息化混合式的教与学。基于OBE教育理念,结合交通工程专业“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背景和目标,构建了“三目标、三环节、十步骤”信息化混合式教学模式,给出了课程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方式,以平原微丘地区为例进行了教学设计,提出了以目标为导向的课堂学习效果评价及课程综合评价。研究结果可为工科院校信息化混合式教学设计、实施、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也将成为其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分析当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定位不清晰、创新能力培养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总结TRIZ理论的国际影响力以及在高校“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研究进展;提出将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为大学生工程实践教学典型案例,借助TRIZ理论建立了专业教育、双创教育、学科竞赛全面融合的桥梁,探讨“+TRIZ”混合式创新思维教学方法;指出机械类专业大学生提升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构建“理论-应用-实践”递进式课程体系,促进高校机械相关专业学生及教师在竞赛活动与科研成果等方面均取得较大突破,以期为同类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余  张荣建 《科技风》2023,(5):106-108
“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践行“1+X”证书制度,对课堂教学具体实践提出新的挑战。而在教育信息化视域下,运用混合式教学手段,优化“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教学模式的同时,也促进“1+X”证书制度的落实。对此,以“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为例,论述“1+X”证书制度与混合式教学的概述,分析对接“1+X”证书制度实施混合式教学的价值,并从构建“三能力”“四环节”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体化的教学流程、重视课程内容的丰富、创新课程实践方法、构建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的维度,提出对接“1+X”证书制度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新方法及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王梦觉  梁丽丽 《科技风》2023,(36):122-124
伴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企业对工程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企业更加注重学生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跨学科交叉融合能力等。高校要培养出满足时代要求的工程人才,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工程教育改革。本文深入地分析了“嵌入式系统”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积极探索实验教学的改革路径,提出教师应该从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设计实验内容、更新实验教学手段、采用“翻转课堂+问题驱动+案例实践”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健全实践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入手,落实实验教学改革,以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文提出了“嵌入式系统”实验教学过程的改革和优化方法,以期为其他新工科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崔红保 《科教文汇》2009,(29):89-89
铸造工程基础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铸造工程基础课程的教学是建立液态金属成型知识体系的重要阶段。本文在分析了普通高等院校铸造工程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后,就计算机在本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中有关高分子材料类课程相对薄弱的问题,本文结合非织造产业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构建一个以纤维材料加工及结构性能为核心,深度融合高分子材料相关知识的"前道+后道"课程体系,并设置相关教学内容,以培养既能满足当前产业发展需求,又能支撑和引领产业未来发展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新工科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新工科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新技术发展的现代化工程创新人才的教育内涵,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针对目前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分散性和融合性差、知识运用薄弱、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围绕“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的问题/案例式教学理念,对不同阶段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及组织实施方式进行系统的多维度改革,实现教学资源多元化、教学组织实施多样化、学习支持立体化、学生覆盖全面化,从而实现知识的高效传递,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李祖明 《科技风》2023,(22):97-99
本文针对“1+X”证书制度推行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以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从重构专业课程体系、重组专业课程内容、实践“3+N+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介绍了“1+X”证书与专业深度融合的具体做法和实施路径,对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实施基于“1+X”证书制度的专业改革并实现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21,(19)
在高校新工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与新工科教学需求之间产生了日益突出矛盾。以"互联网+虚拟仿真"技术为核心,以虚拟仿真技术为主实现对新工科实验课程体系里无法在现实环境中实现的教学内容进行仿真模拟,并依托互联网教育平台搭建在线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引入主动式学习的思想,并与线下理论课程相融合,构建混合式学习、动态式跟踪、智能化评价、数字化管理的新型教学模式,解决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不足。  相似文献   

13.
张莉 《科教文汇》2023,(17):63-65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背景下,广告学专业课程的传统教学实践面临现实困境,主要问题有:分组作业如何均衡配置成员;团队实践如何规避“搭便车”行为;混合式教学如何高效分配教学时间;教学互动如何有效跨越“最近发展区”。以“广告调查与分析”课程专题教学实践为例,探索BOPPPS模型在广告学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中的融合应用,以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促进学生高阶思维技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郭淑婷  池慧  徐晓鸣  李晓宁 《科技风》2023,(13):101-103
为适应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对工业工程专业“运筹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考核方法等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结合专业建设定位和培养方案,确定了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构建课程群,优化教学内容,使运筹学各分支的内容、层次在专业课程间有机衔接和融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育人为本”,遵行“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驱动、任务驱动、情景式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结合以上改革,优化了课程考核方法。以上措施为工业工程专业学生达成培养目标和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护理专业群以“一老一小”为重点,整合护理、老年保健与管理、助产专业的专业资源,通过构建“双主体、三阶梯、四步骤、五心五育+X”人才培养模式、“课证融通、共享开放”专业课程体系、“双师型”教学团队、产教融合虚拟仿真育人平台等,加强内涵建设,培养兼具母婴照护、临床护理、老年保健、健康促进等多学科知识技能融合的复合型护理人才,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五心天使”。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新发展格局对涉外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的现实需求,从新工科与新文科融合的视角出发,以“专业+”为总纲,融入中国化、柔性化、灵性化、商务化元素,构建“一专四化”涉外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以CZ工学院为例,通过其实践成果验证“一专四化”涉外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可行性,能够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赖德鹏  陈忠恺 《大众科技》2021,23(9):132-134
在"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中的混合式教学应用而生.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新形态、混合式学习教学理念、混合式教学模式优势为依据,以高职《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课程为例,构建了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框架,探究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群混合式教学的实施与效果,以促进"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8.
陈桂娟  谭秀娟  孙丽丽  李巧珍 《内江科技》2023,(12):147-148+139
<正>近年教育部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东北石油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作为地方行业院校传统主干专业,紧紧围绕一流本科的专业建设特点,实现专业优势与实践应用的深度契合,切实开展“大庆精神育人”思政教学体系建设,工程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改革,产教融合新工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一流师资队伍素质提升,以及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等专业综合改革举措,专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成功获批黑龙江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相似文献   

19.
靳双 《科技风》2023,(21):121-123+163
在新工科背景下,针对“物联网信息安全”课程教学面临的教学与科研严重脱节这一问题,通过分析课程特点,并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成果融入教学的全过程中,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主要环节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进行了深入探索,提出了科教融合的课程教学模式,为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1,(6)
《型材成型设备(校企)》课程是洛阳理工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属于校企合作课程。在专任教师和企业导师的共同努力下,在课堂上采取案例式教学,并且充分利用线上资源、混合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超星学习通软件分析及期末考核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实现了本课程在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中的要求,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