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元培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他为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从蔡元培与青年这一角度,阐述了蔡元培教育青年、爱护青年、扶植青年的言论和实践。希望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为今天我们如何教育、培养青年学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2.
蔡元培先生提出的以培养完全人格为目标的近代美育观,不仅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为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启示。当前,审美教育在中国高等院校中没有得到应有重视,这不利于高校学生审美人格的形成。根据蔡元培美育理念,高等教育应重视审美教育,通过组织美的教学、建设美的文化、营造美的环境等方式塑造美的学生,切实提高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刘黎明 《教育史研究》2007,(2):52-54,74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在整顿、改造和建设北京大学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而新颖的研究导向的学习观,涉及教师对学生研究学问的启发和指导、自由听课、自学与研究所研究结合等。他的研究学习观,对培养研究性人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高等教育家,他在整顿、改造和建设北京大学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而新颖的研究性教学观,涉及了研究性教学观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方法.研究和借鉴他的研究性教学观,对培养研究性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华 《教师博览》2014,(10):53-54
中国近代社会需要具有独立人格和做事能力的青年。各个领域的杰出人士都愿意聚集在教育的天空下为培养这样的青年贡献力量。公民教育、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人格教育、平民教育、世界观教育,等等,近代中国的教育界由此而思潮鼎沸。蔡元培和经亨颐、黄炎培、郭秉文等人正是这些思潮的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6.
论蔡元培的研究型教师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高等教育家。他在整顿、改造和建设北京大学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研究型教师观。研究和借鉴他的研究型教师观,对于加速研究型大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蔡元培科学教育思想的内涵及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元培作为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前驱,他的教育思想及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乃至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蔡元培的科学教育思想,对于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蔡元培(1868—1940)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正是他提出“教育文化为一国立国之根本 ,而科学研究尤其是事业之基础”的重要思想 ,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重视教育、重视科学研究之先河。蔡元培先生又是近代教育史上提倡美育、将美育理论与美育实践合二为一的第一人。今天重温20世纪初蔡元培先生的美育理论与实践 ,对于我们当前开展素质教育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20世纪初的北京大学及进步刊物《新青年》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基地与喉舌 ,在宣传近代进步思想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对此蔡元培先生功不可没 ,这不…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艺术教育思想以梁启超注重艺术教育的社会功能的热情开创为起点,经历王国维具有近代意义的学术发展,赋予其在教育中应有的地位为中介,至蔡元培而达到理论的建树和实践的关注,在艺术教育思想的逻辑发懈过程中,后一阶段教吸收、包纳、蕴含了前一阶段,以思想的逐步有序展开和深化对艺术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当今艺术教育理论建设和实践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曹红 《教师》2010,(35):112-113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他在北京大学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非凡的功绩,其教育思想成为了人类宝贵的遗产。本文浅析了蔡元培的大学教育目的观,其注重促进大学生“完全人格”教育和强调把学生培养成研究者的教育目的,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结合时代要求和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青年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习近平青年观。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是其时代境遇,培养青年、怎样培养青年、为何培养青年为其实践指向。习近平青年观对党的青年工作擘画了根本方向、为青年成人成才指明了根本遵循、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根本保障,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2.
曹红 《教师》2010,(32)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他在北京大学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非凡的功绩,其教育思想成为了人类宝贵的遗产.本文浅析了蔡元培的大学教育目的观,其注重促进大学生"完全人格"教育和强调把学生培养成研究者的教育目的,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徐小叶 《考试周刊》2010,(39):195-196
循环经济的出现和循环经济观的产生是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循环经济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摸索一套培养学生树立循环经济观的理论策略、技能策略、观念策略、应用策略,培养学生树立循环经济观。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曾言 :“时代的性格就是青年的性格。”青年学生是社会中最富活力的群体。竞争的社会和全新的时代为当代青年提供了全面发展的时空境遇 ,但层出不穷的热点问题也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崭新的课题。故而 ,采取有效的方法对青年学生进行热点教育已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认为 ,热点教育应当结合当代青年学生心理发展的微观面和社会发展动态 ,把握四个着力点 :事实穿透、理念揭示、情感激励和行为砥砺。一、事实穿透所谓热点 ,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 ,由一定的社会思潮引发的人们共同关注、讨论的焦点问题 ,或在青年学生中普遍流行的…  相似文献   

15.
蔡元培的大学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蔡元培所秉持的大学师资理念与其在师资管理方面的制度实践这两个互为表里的角度,探讨其大学师资观中的三大关系——大学理想与教授治校的关系、"兼容并包"与教师聘任的关系、"中西交通"与教师培养的关系,从而使我们有可能加以继承、借鉴其中的合理部分,为现今中国大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6.
重视对青年学生的成才观教育,实施正确的人才成长导向,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对青年学生的成才观教育应按照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在教育活动中注重成才导向、确定主要目标、培养创新素质、倡导主体意识、强化实践要求,不断促进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青年是人生从少年走向成年的人类个体组成的社会群体,这一社会群体有它的特殊性。如何认识青年,怎样对待青年,是一个人的青年观的基本内容。邓小平同志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实践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业过程中提出了许多独到的、闪烁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光辉的青年和青年工作思想,构成了他的青年观。邓小平的青年观是其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指导我国青年和青年运动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邓小平的青年观的形成 1.邓小平的青年观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革命与建设相结合,同中国青年和青年运动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逐…  相似文献   

18.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道德教育的积极提倡者和主要实践者,在近代学校教育中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各级学校开展“道德”教育,尤其是先生提倡的德育主张促进了我国近代道德教育的开创与发展.应该说,德育思想在蔡元培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拟进一步发掘蔡元培先生“德育实为人格之本”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理论、具体实践和现实意义,以便发挥其对当前高校德育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是近代中国社会一个非常活跃的非政府组织。为了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它进行了广泛而卓有成效的社会服务工作,学生义工服务即一种重要方式。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学生义工服务是宗教性与社团性的结合,其主体为青年学生,通过会员直接参与和招募的方式多渠道、多形式进行服务,服务范围广、领域宽、贯通中外,具备很大的社会动员力和实际效力。义工服务最终起到了缓和中西文化冲突、推进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向近代转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社会形态发生重大变化,进而引发文化的转型。出生于20世纪初的杨东莼,正是成长在中西文化激烈冲突碰撞的大背景下,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逐渐认识到青年开始成为革命的主力。为引领青年走上革命道路,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教育经验,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青年教育观。他主张以培养革命青年为教育的根本目的,以政治教育为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