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隋朝飞 《考试周刊》2013,(62):126-127
衡水学院公体教学中选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教学,对照组按照原始教学计划和进度进行教学。实验前,对两组的学生进行一次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及心肺功能各方面指标的测试,实验后,对两种教学结果进行第二次测试,根据两次测试成绩进行对比检验。研究结果为:参加运动处方实验后,男女生的身体素质出现较显著差异,对照组男女生身体素质有了一定提高,实验组男女生的身体素质均有明显提高,尤其是耐力方面提高较明显;实施运动处方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P<0.05,对于男女生运动成绩的提高都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2.
河西学院2007、2008级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及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河西学院2007、2 008级大学生5968名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西学院2007、2008级男、女大学生平均身高均高于全国同龄大学生;在身体机能方面除男大学生肺活量以外的各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身体素质方面,立定跳远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但男大学生握力,女大学生坐位体前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对于我院公体教学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探讨趣味田径课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的影响,结果显示:(1)实验后两组实验后两组除了T型跑之外其它测试指标均无显著性性变化。(2)实验后实验组除50米和耐力跑测试之外,其它测试成绩实验后均显著高于实验前;对照组实验后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和闭眼单脚站立测试成绩显著高于实验前测试成绩。(3)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肺活量测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实验前测试成绩,但从两组实验前后的增长值来看,实验组的增长值高于对照组。结论与建议:趣味田径教学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方面的影响优于传统的田径教学。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3,(61):104-105
通过用靶心率制定健身运动处方,有利于提高大学公体体育教学效率。本文从衡水学院公体学生中选取了30名学生进行运动处方教学实验,结果显示依据心率的测量监控负荷强度的安排,将使大学生的运动训练更科学化,运动前后实验组学生的安静心率下降明显P<0.05,1000米和50米的成绩和对照组比较提高明显P<0.05,肺活量也较实验前提高P<0.05,达到了显著的效果。由此可见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应以靶心率检测运动处方中的运动强度,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5.
运用实验研究、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我们对女大学生体育教学伤害风险的安全教育干预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各项评价指标无显著性差异;试验后,实验组女大学生的运动安全知识得分与体质水平有显著性提高,运动伤害发生率有显著性降低,而对照组女大学生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运用实验研究、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我们对女大学生体育教学伤害风险的安全教育干预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各项评价指标无显著性差异;试验后,实验组女大学生的运动安全知识得分与体质水平有显著性提高,运动伤害发生率有显著性降低,而对照组女大学生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快推动高校体育课教学内容和模式改革,提高广大本科学生身体素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终身体育"和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引入虚拟仿真技术并成立教学与实验中心,并将虚拟仿真技术用于体育课教学。通过对4个体育项目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一系列实验,考察了虚拟仿真技术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体能和技能3个维度多项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实验前无差异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后所有考察指标均为显著性差异,其中理论知识维度的男生实验组、人体平均功率项目的实验组和篮球项目实验组均与对照组为极其显著性差异。因而虚拟仿真技术对高校体育课改革、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和综合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说明了中心建设具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实验对比法、德尔菲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湖州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成绩评定体系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大学生的一般运动能力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的教学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评价成绩均成正分布态。说明新构建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对提高大学生的一般运动能力和综合评价成绩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谭贡霞  张允蚌 《考试周刊》2014,(86):114-115
本文从适应体育相关概念的界定、运动弱势群体教学现状的弊端着手,对影响运动弱势群体教学实施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从理论上分析了加快该类群体学生适应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以期引起有关学者主动探究运动弱势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长效机制,构建符合运动弱势大学生实际的体育行为干预教学模式,激发该类群体学生的隐形体育行为,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网球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和多球教学方式对普通男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方法:以在校一年级男子普通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网球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和多球教学方式进行网球教学,测定身体素质,测定指标主要包括简单反应时(ms)、综合反应时(ms)、10 m×4折返跑(s)、1 000 m(s)、左右手握力(kg)。两种网球教学方式均可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且多球教学模式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程度优于传统网球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宜宾学院学报》2016,(6):119-121
尝试在国内以及国外有关小群体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足球教学实践特点,对参加"小群体"足球教学模式实验研究的大学生进行身体素质和足球技能实验前后测试.实验发现:"小群体"足球教学模式对学生五项身体素质水平影响不同,对立定跳远、肺活量和坐位体前屈身体素质水平影响效果不明显,而对1 000米和50米身体素质水平有明显效果.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足球"小群体"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发现体育专业学生力量、情绪生物周节律变化规律和其影响因素,及其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象与方法:随机选取某学院09级体育专业羽毛球训练年限均在两年左右的学生,其中男、女生各15名,年龄为21~24岁。力量测试部位包括握力、背力,情绪量表采用大学生情绪量表。结果:一周内体育专业学生每天的力量、情绪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握力和背力之间存在正相关(r=0.72;P<0.01)。一周内体育专业男生或女生每天的力量、情绪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男生握力和背力之间存在正相关(r=0.373;P<0.01),女生握力和背力也存在正相关(r=0.531;P<0.01)。结论:(1)体育专业学生力量、情绪不存在生物周节律。(2)性别、年龄对体育专业学生情绪、力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研究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成都师范学院近三年的大学生体能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发现近三年的大学生除身体形态指标均值波动幅度不大外,生理机能指标和身体素质指标均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低于全国同龄大学生水平,且呈显著性差异.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创新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与运行方式,对参与俱乐部的大学生的体质进行干预.在为期一年的实验后发现,参与实验的课外俱乐部会员在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身体形态等方面均有良好的改善,部分指标还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这种运动处方式课外体育俱乐部运行模式能够对大学生的体质进行有效的干预.  相似文献   

15.
运动处方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班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健康状况制定的针对性很强的教学方法。经过一个学期的体育课教学,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学生。试验表明,运动处方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可以切实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试验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探讨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成分与有氧、无氧运动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男生,除水分百分比外的各项身体成分指标均同有氧、无氧运动能力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P<0.01);水分百分比同有氧运动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同无氧运动能力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体育专业大学女生,除体重和脂肪总量外的身体成分总量均同有氧运动能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同无氧运动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体重同有氧、无氧运动能力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脂肪总量同有氧运动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同无氧运动能力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各项身体成分百分比均同有氧、无氧运动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男生无氧运动锻炼频率高,非常缺乏有氧运动;女生锻炼程度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7.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12):240-244
为提高广大本科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具有"终身体育"意识的优秀人才,针对本科生增开"健康体适能"公选课和建设"健康体适能"社团,以上课的形式讲授测试理论、技巧及运动处方实验的实施计划,通过对4个年级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运动干预实验,研究了改革内容对学生身体形态、机能、耐力、爆发力和力量等多项指标的影响。实验前无差异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后所有考察指标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尹念龙 《考试周刊》2012,(25):95-96
本文利用文献法、实验法等就实施体育"选项"教学对高中学生体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实验后男女生的身体素质各项指标的值同实验前比较均有变化,变化均具有显著性,说明实施体育"选项"教学促进了高中学生体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测试法、调查法、比较法、数理统计法对太原科技大学文、理科男生的50米、1000米、引体向上、立定跳远、握力五项身体素质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理科男生好于文科男生,且在50米成绩、立定跳远、握力三项指标中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滁州学院学报》2016,(5):85-89
目的:分析安徽省高校近5年大学生体质的变化特征,为高校体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对象与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抽取2010年安徽省大学生年龄组数据,实验法抽样测量2015年安徽省高校学生体质。结果:1)形态学,2010、2015年,城乡男性大部分指标差异显著,女性基本无差异。与2010年比,2015年安徽省城乡大学生体重、BMI、维尔维克指数、腹部皮褶厚度、皮褶厚度之和显著升高,城市和乡村男、女变化趋势保持高度一致性。2)生理功能,2010年和2015年,乡村男女大学生均显著低于城市(肺活量)。与2010年比,2015年显著下降(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指数)。3)身体素质,2010年,乡村大学生耐力指标好于城市;力量指标城市男性大学生弱于乡村,女性相反。2015年,坐位体前屈和握力无差异,其它指标均出现显著差异。与2010年比,50米、800/1000米、立定跳远(城市男女)、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全面下降,握力和坐位体前屈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