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地下水是我国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水资源储量,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开始对地下水的实际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对地下水资源进行监督管理可以避免出现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以及海水入侵等问题,同时,动态的地下水管理可以保证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在当前我国的建设中,实现地下水检测管理目的的措施是监理监测站网。本文介绍了我国当前地下水监测管理工作的进行现状,结合实际问题,分析了站网建设情况,并就如何提升地下水监测管理工作进行质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重点海岸带地下水资源问题与海水入侵防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海岸带地理、地质条件的特殊性,我国重点海岸地下水资源环境承载力脆弱。近年来,围海造陆等海岸工程加快,海岸带环境水文地质问题频发,生态环境恶化,已经严重制约我国海岸带的生态建设。文章分析了我国海岸带环境水文地质特征,研究海岸带地下水需求现状和不合理开采地下水所产生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指出水资源短缺、海(咸)水入侵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退化问题将严重制约我国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科学促进地下水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海岸带综合管理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3.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替代的物质资源,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是我国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了解水的动态变化规律对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目前,我国有关部门对地表水资源的时空变化规律有了充分的了解和研究,而对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还不成熟。本文以邦腊掌地震观测站的泉水观测资料为基础,通过时空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分析探讨区域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淡水资源中地下水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水资源总量中地下水资源占据30%左右。铝土矿露天开采对开采区植被的清除、剥离地表以及废弃物的堆存排放,生产所需大量用水等都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生态环境,对地下水资源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如何恢复生态,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从根本上避免地下水受到污染,是目前面临的较大问题。本文就某露天铝矿开采为主要例子,对铝土矿露天采矿影响地下水的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出主要影响因子。同时探讨如何保护地下水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在供水中占主导地位,开发和修建地下水库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现阐述地下水库内涵,提出修建地下水库的几个关键因子,如水源、生态环境水位、库容及地下水库管理等,并阐述地下水库建设的潜力与发展趋势,旨在对地下水库的生态规则,设计,施工及其生态进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生阐述了定西市水资源基本状况,分析讨论了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联作用,对定西市资源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提出战略性举措。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支撑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地下水资源又是重要的环境要素,直接影响和改变生态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资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地下水保护与污染防治也是我国水环境保护和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我国地下水资源现状及其污染、恶化的原因进地割析,提出了保护地下资源的措施和建议,以供读者参考借鉴之用。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支撑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地下水资源又是重要的环境要素,直接影响和改变生态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10.
关中平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方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王顺久  杨志峰  丁晶 《资源科学》2004,26(6):104-110
针对受多指标影响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问题,作者引入投影降维的思想,建立了关中平原地下水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依据评价指标数据的自身结构特征将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转化为单指标评价问题.该模型不但可以对地下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而且还能计算各评价指标的贡献率,进而分析影响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指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思路.关中平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表明,西安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为Ⅲ级,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接近其饱和值,开采潜力较小.咸阳和渭南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为Ⅱ级,水资源开发利用仍具有一定潜力.宝鸡情况最为乐观,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为Ⅰ级,地下水资源开发潜力相对较大.对于整个关中平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为Ⅱ级,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有相当规模,但仍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指标贡献率分析表明,为了提高关中平原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保障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应采取合理控制人口发展规模、注重地下水以外的"开源"工程建设、提高地下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以及保障生态环境用水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7,(22)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进步,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成为了社会上十分关注的话题。之所以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成为了热点话题,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水是万物之源,影响了人们生活中方方面面,所以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水资源进行保护,一方面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建设,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本文将要首先分析在现阶段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接下来再提出相对应的对策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7,(6)
随着霍林郭勒市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建设,加大了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地下水资源的可开采量却在逐年减少,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对霍林郭勒勒市地下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文章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在西北地区,还有很多居民因为没有丰富的水资源在生活上受到困扰。对于内陆荒漠区而言,区内高寒干旱,降水稀少,植被覆盖面积少,生态环境脆弱,可以加大开采地下水资源的力度。开采地下水资源需要选择最合适的探测方法,大地电测测深法很适用于荒漠地区的水资源开采,本文主要介绍了大地电测测深法,结合实际应用分析可控源音频大地测深法寻找地下水的优势,为其它类似找水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仅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4.
呼和浩特市地处我国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 ,干旱少雨 ,生态环境脆弱 ,水资源是这一地区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和最重要要素。 2 0 0 0年呼和浩特市委、政府制定了“加快现代化首府城市建设”,以及“建设生态市”的宏伟目标和战略规划 ,要努力改善生态环境 ,再造秀美山川。水是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面临的最大挑战 ,生态环境与水又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 ,呼和浩特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关键是要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放在最突出的位置 ,这就要求必须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水务统一管理体制 ,保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地下水污染问题的控制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优化,还有助于对水资源的控制调节,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我国地下水污染的现状进行简要的介绍,讨论了地下水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相关的措施来对其进行质量。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我国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支持社会经济发展和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地表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噬水之煤     
我国西北地区普遍干旱、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且近三十年来,煤炭开采等相关产业已经对环境和水资源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据绿色和平和中国科学院共同发布的《煤电基地开发与水资源研究》报告,“十二五”期间全国建设的16个大型煤电基地需水总量将达到99.75亿立方米/年,相当于黄河正常年份可供分配水量的四分之一。这种包括煤炭开采、燃煤火电和煤化工在内的煤炭工业西部扩张,耗水量惊人、“三废”污染严重,大量挤占农业和生态用水,加剧黄河等主要河流的缺水危机,严重威胁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安全和国家生态安全。
  环保组织绿色和平2013年3月至7月,先后共11次前往鄂尔多斯实地调研取证。在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噬水之煤--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项目超采地下水和违法排污调查报告》指出:大型央企神华集团位于鄂尔多斯的煤制油项目与民争水,从2006年至今累积抽取毛乌素沙地腹地地下水资源超过5000万吨,导致取水地鄂尔多斯浩勒报吉农牧区地下水位下降近百米,造成严重生态退化与民生问题;此外,该项目工厂还利用渗坑违法向沙地偷排超标污水,经地表直接向地下渗透。神华煤制油对外宣传中标榜‘水耗很低’、废水‘零排放’,但实地调查显示的真实情况令人震惊。神华八年来掠夺地下水资源的行为已经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和生态后果。取水地农牧区生态环境严重退化,5752名当地农牧民生活基础被剥夺。  相似文献   

18.
文琦  刘彦随  丁金梅  陈锋 《资源科学》2008,30(2):247-253
银川市地处银川平原腹地,属于北方干旱地区之一。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强约束力。用水资源压力指数、水资源供需平衡、生态系统健康3种方法对银川市水资源胁迫度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银川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526m^3/年,人均水资源压力属轻度缺水状态,当地地下水资源利用率为32.2%,水资源利用压力指数呈现中高压力状态,两者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是城市生活和工业使用地下水,农业使用黄河水的“二元”用水结构造成;城市水资源利用均超过了水资源的“安全线”,局部年份靠近“警戒线”,未来城市发展受水资源胁迫度较大,大幅度农业节水会影响地下水补给,进而对银川平原生态安全构成威胁;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为0.418,隶属于不健康水平,原因是组织能力(0.400)、发展能力(0.368)和生活质量(0.578)均呈不健康状态。最后,建议银川市应该以节约型和生态型理念为发展的主导思路,即在干旱区建设生态节水型城市。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7,(6)
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是重中之重。众所周知,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水资源严重不足,不仅如此,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水资源分布不均,更加剧了水资源的不平均性。同时,各地的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水利工程建设一项利国利民的措施,对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水源污染等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水利工程建设不仅解决了人们用水问题,同时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也有巨大作用。生态环境对我国社会建设以及经济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以及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促进作用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银川平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该文在对银川平原水资源分布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以区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依据,利用系统分析原理,建立了银川平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运用模型对区内工农业、生态环境用水以及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开发的合理配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不同水平年工农业及生态用水情况下,优化的地表水与地下水合理配水比例是:对盐渍化比较严重地区在实施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开发中,地下水开采所占比例大约在40%~55%之间;盐渍化中等地区,地下水开采占比例大约在35%~40%;盐渍化程度较弱地区地下水开采所占比例小于35%.这一结果有利于调控地下水位,体现了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开发的原则,节约了水资源,为区内水资源宏观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