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手是人身体上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也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的,手脑是相关联的,常说"心灵手巧",多动手可以促进人的智力发展。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更是需要多动手,这样有利于早期智力的开发。那么,我们幼儿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呢?本文将给出答案。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人们常说的"心灵手巧",就已经明确指出动手与动脑的辩证统一关系。科学实验证明,手的运动可以给人的视觉器官以智力支持,也可以对大脑的思维活动产生间接影响。让学生自主动手实践,使他们得到手、脑、眼的协调锻炼,是数学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讲究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人们常说的“心灵手巧”,就已经明确指出动手与动脑的辩证统一关系。科学实验证明,手的运动可以给人的视觉器官以智力支持,也可以对大脑的思维活动产生间接影响。让学生自主动手实践,使他们得到手、脑、眼的协调锻炼,是数学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讲究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人们常说"心灵手巧",这句话明确指出了动手与动脑的辩证统一关系。科学实验证明,手的运动可以给人的视觉器官以智力支持,也可以对大脑的思维活动产生间接影响。让学生自主地动手实践,使他们得  相似文献   

5.
常言说:幼儿的智慧在手指尖上."听会忘记,看会记住,做才学会".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心理学研究证明,手的动作和思维活动有直接关系,人在动手时有关信息从手到大脑,又有大脑传到手,动手是动脑的外观,动手又能支持脑的积极活动,手巧心灵,心灵手巧,在玩玩做做中幼儿智力得到了开发.  相似文献   

6.
动手能力和游戏动手做事是孩子成长的基础,也是开发孩子智力的前提条件。人们常说“心灵手巧”,这说明大脑与手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科学研究证明:手的活动与精细的动作可以刺激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  相似文献   

7.
“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在漫长的岁月里,劳动发展了手,手的发展又促进了大脑的发育。幼儿手部肌肉活动越丰富,越精细,就越能开发幼儿大脑的潜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幼儿经常动手,就能促进他们的身体、智力、能力,以及性格、情绪等方面的发展。但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幼儿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中,动手操作的机会缺乏,做事的依赖性比较强。因此,对幼儿进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手是思想的镜子,是智力才能发展的刺激物,是意识的伟大培养者,是指挥的创造者。"这突出了培养幼儿动作能力的重要性。杨振宁教授也曾指出:"中国的小孩在动手的兴趣和能力方面明显不如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小孩,主要是没有动手的机会。"找到其根源,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给予幼儿更多的动手机会呢?结合我园的课题基于"快乐动手"的幼儿生活实践活动内容与形式的研究,我们从生活实践活动着手,从幼儿喜欢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学具操作?很多人只从表面的词义去理解,认为学具操作仅仅是让学生进行简单地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量一量,认为学具操作仅仅是动手活动。实质上,学习意义上的学具操作既是一种动手活动,更是一个动脑的智力思维过程,是手脑结合、互相协调、互相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在培智学校进行手工艺制作教学,手脑并用培养智障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发展学生智力、丰富学生想象力的极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李绍霞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172+174-172,174
剪纸是一项协调眼、手、脑并用的活动,手的机能训练对小学生尤为重要。剪纸可促进小肌肉群的协调与发展,培养学生敏捷的形象思维、丰富的想象力、灵活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心灵手巧。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以剪纸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一直是我们探索与实践的重点。经验表明,剪纸教学不仅是对民族艺术的弘扬,还对促进学生智力、才能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阅读理解文章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认为,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最应培养的是一种观察与感悟的能力,在语言的感悟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一、手脑并用感悟文章的语段动手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根据加里宁的智力形成理论,动脑与动手是紧密联系的。他认为形象思维只有通过操作才能转化为产品,一个产品在操作过程中,要经过多次反馈、校对才能形成。一方面,脑的活动纠正手的操作;另一方面手的操作也往往修正脑的活动,从而使成品越来越精细,人也变得心灵手巧。通过手脑并用,学生在操作中由遇到问题到解决问题,处…  相似文献   

13.
培养动手能力对开发青少年的智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里不仅有从外部接受信息的贮存区,而且还有评价信息的判断区和组合构成新信息的想象区。当双手从事一些精细的、灵巧的动作时,就能把判断区和想象区的活力激发起来,使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有利于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俗话说“手是脑的老师”,“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就是这个道理。动手和动脑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相互促进的。动手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是建立在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品质基础之上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迁移到学习科学知识上来,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美国教育理事会调查证明,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青少年,由于经常动手动脑,手脑并用,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都比较强。在“科学人才寻求  相似文献   

14.
薛华 《双语学习》2007,(9M):101-101
教育学家苏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特别是培养幼儿手的精细动作能力,是加强幼儿脑功能锻炼,发展幼儿智力的极为有效的手段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让儿童在动手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我们知道动手即动脑,手的动作越精细、复杂.越能开阔智力、聪慧头脑,所以说手工活动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要使手工活动达到较好的效果。还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6.
手与大脑是密不可分的,手巧促使心灵,心灵导致手巧,而剪纸正是一项手脑并用、共促发展的工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以剪纸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探索与实践的重点.剪纸教学不仅是对民族艺术的弘扬,还对促进学生智力、才能的发展,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我市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我们发现,小学语文教学比较注重学生“动口”、“动脑”,“动手”仅局限于学生动手写。心理学的研究则表明,手脑并用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而且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些知识与小学生的生活实践,与小学生的认识与心理水平有一定距离,而小学生的思维仍以形  相似文献   

18.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动手操作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实践活动,动手操作会使学生变得越来越心灵手巧。人在动手操作时信息从手传到大脑,又由大脑传到手,动手能支持脑的积极活动,手的动作又和思维活动直接联系着,促进和作用着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19.
操作是手与脑协同活动对客观规律的感知过程,又是脑与手密切沟通把外部动作系列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这是学生学习与认知的重要手段。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通过摸、剪、拼、量、画等手段,调动手、脑、耳、眼等感官来参与探究,让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从而有效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在操作中再现知识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20.
吕秋兰 《成才之路》2012,(10):82-83
正剪纸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艺术,它需要手、眼、脑同时并用。通过幼儿折、剪等动作,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有利于智力的开发,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表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同时对幼儿心理素质及性格的培养也大有益处。我们在幼儿园大班,随机选取了30名幼儿进行了测查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