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崔伟 《体育学刊》2007,14(7):76-79
依据后现代主义思想和后现代课程观的基本主张,阐述了在后现代课程语境下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理念的转变:体育课程的目的应聚焦在全人发展上,体育课程内容应体现多元化取向,体育课程实施应注重创造性和重建性,体育课程评价应彰显多元与差异,体育课程决策和管理应走向权利分享。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体育课程改革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健身健美课程是我国高校近几年来新兴开展的体育课程之一,对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但该课程在开展中存在着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本文以山西省高校健身健美课程开展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分别在山西省不同区域的10所高校进行研究。结果:(1)大学生对健身健美运动兴趣较浓,参与动机良好,但认知水平较低;(2)大学生参与健身健美运动锻炼收效明显;(3)大学生对已开设的健身健美课程的评价不高;(4)场地设施匮乏、课时分配不合理等因素也制约着健身健美课程的开展。建议:(1)加强宣传,提高对健身健美课程的认知水平;(2)增扩健身房,场地设施有保障;(3)理论实践相结合,教学内容实用化;(4)教学方法多样化,组织形式人性化。  相似文献   

3.
论新体育课程的教师角色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作松  季浏 《福建体育科技》2003,22(5):25-27,36
新体育课程改革更新了传统的课程理论,促使了课程环境的变化。要求体育教师塑与新课程环境相适应的教师角色。与传统体育课程相比,新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师角色呈现以下五个特征:(1)实现课程标准的决策者;(2)学习过程的指导者;(3)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4)体育促进健康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者;(5)体育教育研究者。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认为后现代知识观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现代知识观的继承和发展;其产生有特定的境域性;其理念与生态知识观的理念一致。它对高等院校体育课程设置有以下启示:体育课程目标设置应是清晰性和模糊性的统一体;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应是多样性和多元化的融合体;体育课程教学方式设置应是疑问式、引导式和讨论式的结合体;体育课程教学评价设置应是发展性、综合性和多向性的立方体。  相似文献   

5.
郭平 《拳击与格斗》2020,(4):104-10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家教热视域下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问题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体育课程训练项目单一;(2)考核方式死板;(3)受制于体育中考。以上三点是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分析得出结论:(1)我国现行中小学体育课程扼杀了体育的育人功能;(2)忽视了学生的运动兴趣,也背离了体育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强调主动参与的精神。提出以下建议:(1)完善中考体育项目;(2)增加体育课程平时考核项目。以期丰富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理论,推动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6.
军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运用军事体育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学员进行价值引领的创新探索,是新时代军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的重要举措。本文立足于军校体育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育人的战略高度,通过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对军事体育课程思政设计进行研究,包括:(1)阐述了推进军校军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因;(2)概述了军事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3)说明了军校军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紧迫性和实践性;(4)军事体育课程思政设计的关键点分析、具体步骤等,旨在为相关教学工作所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后现代课程理论和体育课程论的基本理论,分析体育课程范式的后现代转换思想,阐释了课程范式的转换对我国当前的体育课程改革产生的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对三种典型的体育课程模式,即古希腊体育课程、新体育课程和运动教育课程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三种体育课程模式的时代特征。三种体育课程分别代表了体育课程发展历史上的三种不同范式,即前现代范式、现代范式和后现代范式。阐明人类体育课程正经历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范式转换。新的课程范式将更加强调体育课程的过程性、生成性和体验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梳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体育本科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共性经验。发现:这3个国家通常由专业协会主导核心课程设置、多元主体广泛参与;分模块构建体育专业核心知识,并基于核心知识研设核心课程;充分发挥高校在核心课程设置中的自主权;秉持结果导向的理念研制核心课程标准;构建多样的核心课程评价形式。对我国的启示:(1)以知识和能力结构模型为基础,反向研制核心课程标准;(2)基于体育实践问题需求,倡导跨学科核心课程设置;(3)响应国家需求,适度增加健康类相关课程;(4)基于产出导向,优化核心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为培养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硕士人才,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三峡大学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与实习情况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结合2022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教学需求进行综合分析,探索《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的优化路径。建议:(1)优化课程环节,打造实践平台;(2)对标课改需求,完善教学内容;(3)丰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能;(4)完善评价体系,提高教学绩效。  相似文献   

11.
关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课程论思考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程传银  鲍志宏 《体育与科学》2004,25(4):75-77,80
大学体育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上存在着与中小学雷同的问题,缺乏个性和层次上的递进关系,与学生主体意愿存在差距,使得大学体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危机。需要确立具有大学体育个性的课程目标,并选择符合大学生主体要求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大学体育教师队伍,再现大学体育活力。  相似文献   

12.
美国体育课程模式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美国体育课程动作教育模式、多种活动模式、户外冒险活动模式、运动教育模式、知识观念模式、体适能教育模式、社会发展模式、学习结果模式8种课程模式作了简单的介绍,得出给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若干启示: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应旗帜鲜明;借鉴美国经验,构筑多样性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汲取美国各课程模式精髓,丰富我国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方案的沿革及其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进行研究。同时就武术课程在新形式下如何进一步发展自身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并符合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培养目标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校本研修能力指的是教师从事教学实践中获得的与教育行业相关的能力范畴,它反映了教师履行职责的程度,是教师在从事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无形的能力。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指出,体育教师在进行校本研修的过程中,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比如,协同教学能力、优化课程的能力、决策方面的能力以及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学校课程的设置,关系到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是学校教学和改革的关键因素。课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课程从其形成到发展经历了不同阶段,文章回顾了课程理论历史发展,分析了体育院校课程改革的趋势系,以期对我国体育院校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健美操课程网络化教学平台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结合现代网络资源丰富多样、传播方式灵活的特点,针对目前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并设计一个基于ASP.NET技术的网络教学平台,希望为健美操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介绍日本高校、专门学校现在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毕业生在对校期间所学课程评价和我国教育部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要求的基础上,围绕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应该“扩大、牢固、延伸‘基础、基本’支撑”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以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与研究新课程目标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正负两面影响,研究认为:新课程目标体现了人体的"三维健康现",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促进了高校体育课程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也指出新课程目标与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不匹配;高校体育课程中"终身体育"教学目标并未实质性地得到落实;部分课程目标可操作性不强,很难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实施等负面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袁筱平 《体育科技》2014,(3):155-156
以部分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现行课程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和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10余所高师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提出了基本思路与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武术之乡沧州市散打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考察法研究方法,对沧州市散打队的训练课环节深入研究.分析影响散打训练课走向标准化建设途径中的阻碍因素,并提出相关改进对策,使散打运动更好的响应国家号召向着武术标准化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